去花分期扣款了还是逾期,双十一买东西可以分期付款吗

时间:2022-11-15 10:28:12来源:法律常识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大促正在火热进行中,天猫、京东、拼多多、唯品会等头部电商平台不断创新,“猜价格赢免单”、“拍照分红包”、“盖喵楼”等新玩法层出不穷。直播电商领域内也是一片热闹,李佳琦,罗永浩,烈儿宝贝,陈洁kiki,瑜大公子、李宣卓、乃提、芳芳很挑食、董哲、董宇辉、雪宝、广东夫妇、辛巴,蛋蛋等主播卯足了劲卖货,花式营销一波接着一波。

“晚八人”蹲点抢购的商品已经陆续到货,因此,接下来商家及平台的售后服务则成为又一个关注重点。尤其是在“退款”火上热搜之后,消费者对于商品的退货退款问题更加重视。况且,在此阶段,仍有部分不法分子会假借包裹问题、退货流程等进行欺诈。

即使“双十一”已经进行到第二阶段,消费者仍不能放松警惕。日前,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双十一④号消费提示:超前消费需谨慎,真假短信要区分,网络欺诈要留神。

一、分期付款看似没花钱 实则比全款还贵。双11期间,为刺激消费者购物欲望,满足“心有余而力不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电商除了提供持续已久的“赊账服务”外,还推出分期付款享好礼等活动,鼓励消费者使用消费金融付款。实际上,大部分电商平台的消费金融服务都会收取手续费,看似每月只花了一点点,实则计算下来比当初全款金额还高出很多。

其实,随着使用分期电商的用户增多,其潜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了。据国内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315.100EC.CN)受理用户维权案例显示,信息泄露、霸王条款、客服问题、恶意罚款、网络欺诈、售后服务、商品质量、发货问题、网络售假、暴力催收、高额利息是2022上半年期间分期电商被投诉的主要问题。涉及的平台主要有分期乐、来分期、微薄利、奢分期、小象优品等。(详见电诉宝数字经济调查之分期电商乱象专题 http://www.100ec.cn/zt/dsbdcxdzfxds)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律师提醒广大消费者,分期付款可能暗含消费陷阱,一是通过将年利率折算成月利率或日利率的方式进行利息或手续费展示,表面看起来日利率或月利率并不高,但折算年利率后可能会出乎意料。二是仔细甄别手续费和利息。三是关于提前还款的约定,提前还款后,其利息是否继续计算等。消费者在分期付款时,应仔细阅读其分期规则,明确利率、期限,提前还款、逾期还款等约定,预防步入陷阱。

附典型案例:

“奢分期”平台下单不发货 继而单方面取消订单

湖北省的吴先生向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315.100EC.CN)投诉称:其于3月25日按规则完成自称腾讯系奢品分期购物商城的“奢分期”平台活动并按规则支付运费提交订单,然而许久不发货。期间吴先生两次催促客服,终于过了一个月整有了动态,而结果却是被取消订单。他去询问客服为何取消订单,客服却一直全程敷衍全程并且污蔑吴先生使用作弊方法。吴先生要求补足商品,赔偿损失并赔礼道歉。吴先生还表示一个多月不发货,而且还单方取消订单严重侵犯了他的合法权益。

二、保护个人信息 谨防各类欺诈“陷阱”。 双11期间,各类网点的营销电话及短信横行,消费者甚至不得安宁。此外,一些不法分子也会利用此阶段进行诈骗,他们会冒充客服,假借事主所购商品出现了卡单、快递丢失或产品质量等问题,称可以提供退款,诱导事主点链接,并输入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从而盗刷事主银行卡。此外,还会以“预购”“限时购”“预先降价”等为诱饵,通过及时通讯软件或手机短信发送包含木马的链接。如果点开了,木马病毒就会植入手机窃取用户信息。

对此,李旻律师表示,商家的营销短信和电话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宁权,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广告法》第四十三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当事人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住宅、交通工具等发送广告,也不得以电子信息方式向其发送广告。以电子信息方式发送广告的,应当明示发送者的真实身份和联系方式,并向接收者提供拒绝继续接收的方式。”上述规范载明,未经消费者允许的情况下,不得以短信方式发送广告。

“对此,消费者可采用的规避方法有:一是消费者收到该短信后及时退订,或可直接向商家反映情况;二是可直接向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三是开通智能手机短信骚扰拦截功能,有效拦截推送短信。”李旻补充道。

附典型案例:

“分期乐”疑似泄露用户个人信息 银行卡遭多次扣款

10月21日,天津市陈先生向“电诉宝”投诉称自己于2022年10月16日上午九点多,银行卡多次扣款,于是陈先生打电话咨询原因,说他注册“分期乐”账户逾期自动划账。陈先生称其从来没有注册过这种软件,让他反馈原因,跟客服说一直拖着不给处理,期间也打了好几次电话,陈先生怀疑自己个人信息被盗泄露,要求给予退款。

三、网络诈骗接踵而来 各类冒充层出不穷。电商大促期间无疑又成为了各类诈骗活跃期,各类诈骗如钓鱼木马、中奖诈骗、退款诈骗、货到付款诈骗、秒杀诈骗等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1)钓鱼木马链接诈骗:主要出现在QQ、旺旺等聊天工具、弹窗页面等,消费者一旦点击带有木马的有毒链接,就会一步步落入诈骗分子的陷阱;

2)中奖诈骗:一般为消费者下单后因信息泄露,诈骗分子发送中奖信息,消费者上当后落入诈骗分子陷阱;

3)退款诈骗:一般为消费者下单后因信息泄露,诈骗分子掌握消费者的重要信息,如姓名、电话、订单号、购买商品等,能轻松说出消费者的订单信息,后以订单出现问题为由要求消费者退货,消费者收到有毒链接,点击后落入陷阱;

4)快递货到付款诈骗:一般为消费者下单后因信息泄露,假冒快递员送空包裹,谎称需货到付款,消费者被骗运费等。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融孚律师事务所程亮律师表示,双十一期间,随着各种大促的到来,各种形式的网络诈骗也接踵而至,如冒充店铺或者平台客服、冒充快递人员,要求消费者提供相关资料、注册相关账户等;钓鱼网站、诈骗短信引诱消费者点击领取红包、付款,付款后就无法再次登录等等。因此,建议消费者们还是要进入正规的电商平台选择自己心仪的商品,相关的沟通等也都在平台内进行,不贪图小便宜,不点击来源不明的网络链接等。

附典型案例:

“淘购星选” 平台借中国移动名义发送虚假短信 用户下单后发现上当受骗

11月4日,江苏省的乔女士向“电诉宝”投诉称其于2022年11月2日收到一移动公司短信,称其积分即将过期,可以选择兑换产品,于是乔女士点击该该网站兑换了产品,不成想对方是一家淘购星选平台,涉嫌诱骗购物诈骗。乔女士下单后不能取消订单,不能退款,没有客服电话,投诉都是机器人回复。后来乔女士投诉中国移动客服10086,11月3日中国移动客服与她联系说没有和这家平台合作,移动公司联系该网站都没有得到任何信息。

另据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315.100EC.CN)历年用户投诉情况统计显示:“双11”电商大促期间容易出现消费者投诉“爆发式”增长情况,其问题集中表现为:先涨后降、虚假宣传、质量参差不齐、定金不退、发货迟缓、退换货受限、售后不佳、消费欺诈、快递延误等。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