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5 13:34:41来源:法律常识
他叫沈岩,他貌不惊人,他是分子遗传学家,也是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副主任,他还是一名博士生导师。说普通一点,他也是一名老师。
1969年,他在陕西延安县插队,做赤脚医生;1979年,他进了北京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做一名实验工;2001年,他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3年,他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他获得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7年,他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他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
他在两会中明确提出:建议取消职称评审。被网友戏称是“大义灭亲的典范”。
提到职称,已经得到的人,也许会洋洋自得;没有得到的人,可能会嗤之以鼻。但绝大多数人的心中,可能会闪过一系列的形容词。但我极少听过有老师会把一个美好的形容词加在职称身上,那就是公平。
围绕着职称二字,有太多的未解之谜,有太多的不可言说。不信,咱们就一起来看看缪老师的十三问。你也可以称之为“职称十三问”。
第一问:老师的职称有很多,教授是职称,讲师也是职称,正高是职称,一级也是职称。那么职称高就代表水平高吗?职称高就代表上课好吗?一般的老师不会给出肯定答案,但如果你不是老师,可能真的会这么认为。
第二问:老师教出的学生个个都说他好,学生们上他的课特别来劲,一座难求。事实证明,他的讲述生动活泼,让学生们记得牢固、用得顺手,这位老师的职称一定很高吗?很遗憾,并不是这样的。
第三问:对于职称评定,谁有资格参与,谁有资格审核呢?是不是绝大多数奋战在教育一线的教师呢?很遗憾,职称评选的权力其实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而且这些权力与教学能力似乎没有什么关联。
第四问:谁更有可能在职称晋升中获得机会呢?是在一线教学岗位上勤勤恳恳、默默耕耘的老师吗?很遗憾,其实管理层在职称晋升中的比例更高。通俗来说,你的行政标签要比你的教学标签重要得多。
第五问:评上了职称,是不是肩上的责任就更重了,需要为教育付出更多,要上更多的课了呢?很遗憾,职称这个东西,你评上了就是评上了,谁也抢不走,所以它很难给你提供教学的激情,甚至有些人评上了职称就减少了上课的量。
第六问:怎么样才能顺利获得职称晋升呢?是不是要努力教学,取得教学成果,或者努力钻研,争取教学创新呢?答案是不一定,你还需要成绩、人脉、资历,还有重要的一项:名额。
第七问:获得职称晋升,能有什么样的收益呢?是不是一年之内有更多的薪酬,三年之内有更多的补贴,五年之内有更高的课时费呢?事实上,一旦评上了职称,与之匹配的待遇就会伴随你的一生,退休之后你依然可以享受这些待遇。
第八问:评职称都需要什么,准备材料费不费劲?你想想嘛,这跟待遇挂钩的事,怎么可能不费劲呢?如果你不是教师,可以参考企事业单位的涨工资、房补、车补,也就得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如果把准备材料的时间,拿来教学,孩子们肯定是受益。
第九问:说起职称,肯定有人高有人低啦,谁高谁低呢?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低不低呢?一线兢兢业业的教师高不高呢?相信你心里是有答案的。
第十问:职称评审中有规定:不上课不能参与职称评定。但是你也知道,咱们汉语是博大精深的,来体会一下:“没上课”跟“没有上课记录”绝对不是一回事。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第十一问:职称体系对于教育来说是不是不可或缺的呢?在没有职称体系之前,教育不是一片空白,这是历史角度;有很多国家没有职称制度,教育水平也不低,这是世界角度,所以答案不是已经有了吗?
第十二问: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好的老师愿意琢磨教育、愿意研究教学、态度主动热情饱满,能站在家长和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论水平高实践更厉害。但以上这些能通过职称的高低体现出来吗?抱歉,很难。既然如此,那么职称与教育之间的必然逻辑关系成立吗?
第十三问:职称本身是不是有错?我个人认为职称本身不是错,当年建立职称制度的初衷是好的,可是在执行过程中,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
我的职称十三问,到这儿就结束了。下面是给你的两问,欢迎你来评论区发表意见:
一问:如果取消职称体系,那么已经有职称在手的老师,待遇是否应该保持不变?没了职称,你认为应该拿什么来衡量老师在实际工作当中的具体贡献呢?
二问:如果不取消职称制度,你认为职称的评定过程能否变得更加公开、透明、科学合理?如果要用考试来定职称,你觉得考试内容应该怎么来安排呢?
关注我,帮你带好家中神兽,助你规划锦绣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