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1 11:53:15来源:法律常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法律法规的完善,同时劳动者对于自身权益越来越重视,加班等一系列劳动争议也常常成为社会热点,但是社会大多数对于劳动争议的内容大多停留在自身的理解当中,导致不能更好的维护自己的权益,这里我们就对于劳动争议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做了一些基本的介绍。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在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或履行劳动合同中,就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的认定与实现所发生的争议。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利益冲突与失衡的具体表现。
相对于劳动争议,民事争议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区别:
1. 民事关系适用于民事法律,而劳动关系只适用于劳动相关法律。
2. 民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力义务关系,而劳动关系主体则不是完全平等的关系
3. 民事关系主要内容是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劳动关系内容主要是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权力义务关系。
4. 民事关系的保障措施具有财产性和补偿性。
劳动争议处理就是指按照法律规定,依据一定程序,对劳动争议以协商、调解、仲裁以及审判等一系列制度予以解决的过程。
在劳动争议中,劳动争议当事人主要为以下几种:
1. 双方当事人
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2. 共同当事人
1) 用人单位共同当事人:一般为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发包组织和承包单位
2) 劳动者当事人:劳动者10人以上且有共同诉求的群体
3. 劳动争议代表人
劳动者10人以上且有共同诉求的,3-5人作为争议代表
4. 劳动争议第三人
与劳动争议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
相较于民事纠纷,劳动争议主要受理的范围: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