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7 03:15:09来源:法律常识
第二十六章
风俗
世人有“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之说,可见风俗有它的区域性。民国之前,女人裹脚为荣,假如今天仍有人为之,必然会传为笑谈,可见风俗有它的时代性。风俗有良陋之别。良者,诸如遵纪守法、尊老爱幼、扶危济贫、见义勇为等:陋者,诸如违法乱纪、好逸恶劳、虐待老人、损人利己等。良好的风俗是社会主流,一定会发扬光大,世代传承。愚味落后的,不利于人民身心健康的习俗,随着社会发展,也必然为人们所摒弃。
第一节 婚嫁
提亲
男方叫寻(读xin)媳妇,找对象;女方叫寻婆的。有媒人到男女双方家提亲,一般说明对方的年龄、长相、职业及家庭等基本情况,如没有妨克(指属相马与牛、羊与鼠、蛇与虎、猪与猴、龙与兔、鸡与狗,谓大相不合),又都有心思,各自再通过亲戚朋友打听打听,核实情况后,安排见面。也有自由恋爱后,再通过介绍人者。
见面
分恍(晃)面、正式见面,实际上是相互了解的两个阶段。恍(晃)面主要是看相貌,有家里长辈领着到约定地点见面,简单说几句话。在双方都有意愿的基础上,再通过媒人约定时间,到城里串上几遭,进一步加深对对方性格、性情的了解。男方一般给女方买几件礼品。如女方接受,表示同意。正式见面是在约定的时间(双日)、地点(一般在女方家)男女两人单独谈话,男方给女方见面礼若干,男方母亲给耳坠一对,女方按男方给的钱数只留120元,其余的钱通过媒人,再回给男方,自此,双方恋爱关系建立。解放前,不兴见面,全由媒妁之言,父母包办。
自1965年始,兴在地头、路边,或地里的机井房内见面。见面礼是,男给女钢笔、笔记本一类,后来演变为钱,多为5元,后来渐至10元,女回小手绢块。近几年是1100元(谓千里挑一),但女只留120元,其余全退回。
寄婚帖
婚帖,也称小帖,是旧时订婚时男女双方相互交换写有姓名、生辰八字等内容的帖子,婚姻是否可以成就,双方都要请阴阳先生算一算,可则允之,不可则谢绝。所以说寄婚帖只是订婚中的一个最初程序。现时婚帖,就其内容、作用和原义大不相同,已演变成为确立婚姻关系的一种文字依据。寄婚帖一般在见面后的本月或下月的上半月进行,帖内压礼钱200元,由媒人送于女方,此时侯,男方付给媒人部分媒礼,自此,婚姻关系确立。以后女家过庙会、中秋节、春节,男方要带礼品、钱到女方家,谓串生亲戚。如遇男方家过庙会或村里有大的娱乐活动,也要把女方叫来,男方长辈要给女方一定数额的见面钱。
拿小字
在换书前的同月进行,实际是约定换书时间。小字内押小字礼若干,由媒人送到女方家,女方回礼若干。
换书
即互换婚书。换书本是婚姻关系正式确立的最后一项程序,现实中多是婚帖、小字、换书三项程序合一,一般在典礼之日的本月或前一月的上半月双日进行(1985年前啥日期另议,有数年后再典礼者)。因此,也具有确定典礼日期的作用,换书日一般通知直系亲戚和近门家族(有的家族全通知),来者都随礼(1982年前无,2000年后,同龄好友也开始随礼,邻居无)。男方红书内,放大葱2根(谓聪明伶俐),独头蒜2个(谓能打会算),花椒2包(谓笑11常开),大盐疙瘩2粒(谓对颜福),艾叶2包(谓恩恩爱爱),棉籽2包(谓生根发芽或放酵子锅饼2个,谓发家),红棉花掴节2个(谓荣华富贵),红鹅卵石2块(谓实实受受),红圆管线2把,针2裹,并从原裹内抽出2根,用2把红线的头分别穿在针眼内(谓千里如缘一线牵),共10件。其中两把红管线(不包),两裹针(不包),其他每样用红纸包成2包,共16包装到红书内。内带婚帖的,附礼若干(200元不等),押书礼若干(一般2000元,但抽出120元,谓掐子孙钱),全福若干份(双数)。用带线针尖向外别住红书口,不能针尖对针尖(谓尖对尖闹悬天)。另带被面10个,裤子面10个,枕头10对,枕巾10对,毛毯2条,床罩2个,太空被2个,夏凉被2个,毛巾被2个,红门帘2个,共10件。女方的衣裳4身(4块布)和桌面上的物品(梳妆品、化妆品、茶具等)折成现金(一般是5000元,1980年前,有趁此要彩礼的)。将以上所有东西用帘子和包红书的红包袱,包成4包。此时,给包书人包书礼50元,由包书人(应是“全完人”,即有儿有女,有公婆,有爹娘,不在孕期,不在孝期(丈夫健在一一补充)的媳妇。以下所谓全完人均此意)和媒人一同送到女家。女方将红书内的针和线留下,全福留下(及时给于各家),棉籽换成高粱(谓攀高),回押书礼若干(一般是880元),其他样数原封不动还装入女方红书,并再装若干份“全福”全部回回去。另给男方西服2身(本天暂不回裤子,以后可拿回)、衬衣2件、羊毛衫2件、领带2条、皮鞋2双、袜子2双、共12件,另皮箱2个。2000年以来,也有回手机、电脑、空调、电动车的。此时女方付媒人礼,一般是300元。中午前,返回男方家,男方付媒人礼(一般是660元,880元不等),设宴招待全体亲朋。
典礼前的准备
,,,,,。(待续)
(摘自于《河北铺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