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一下北镇闾阳镇交通肇事,过了山海关,有事找本山

时间:2023-06-04 10:59:41来源:法律常识

7月8日,记者在上肖村走了一圈,广泛询问村民对于长福的评价,发现了于长福好几个不同的称谓:“于老板”——他的油坊不仅在村里排第一,东北三省都有“号”。“于万能”——一旦遇上修桥、修路这样的大事,村里解决不了,就去找他,他肯定有办法。“大姑父”——年轻人喊他“大爷”、“大叔”、“大姑父”,谁家里遇上了难事都找他。“大泥板子”——当地人对“和事佬”的特殊叫法。邻里间,不管多大的纠纷,只要他出面,问题就能解决。所有这些称谓加在一起,就是朴实的上肖村村民对“乡贤”的定义。

■样本采集地 北镇市闾阳镇上肖村■乡贤档案 于长福,58岁 辽宁省北镇市闾阳镇上肖村村民

北镇市于记调味品厂董事长 北镇市政协委员

■乡贤标签 坐地户 见多识广 出钱出力出主意

镜头一

“于老板”的作用

于长福的家在上肖村,开办的于记调味品厂也在上肖村。

厂子连大门都没有,村民们想进就进。办公室里,虽然电脑、传真、复印机这些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应有尽有,可所有的摆设与一般农村富裕家庭也没有什么两样。老伴儿在车间里领着工人忙活着生产,儿媳妇出出进进地协调各种事,不像一般企业员工之间那么正式拘谨,倒像个大家庭过日子的方式。

整个看下来,记者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一个典型的靠挣辛苦钱发展起来的农村传统的家族式企业。

于长福做老板已经有快30年了。上世纪80年代,夫妻二人靠打工攒下的几千元钱开了一间香油坊。如今香油坊资产上千万,在东北三省打出了“于记”的品牌。开油坊是上肖村的传统,改革开放后,很多人家都把这个生意重新捡起来了,最多的时候,全村有100多家油坊。可多年下来,真正成气候的只剩下10多家。毫无疑问,能够把生意做大,靠的就是于长福所说的“踏踏实实地做买卖,注重质量和信誉”的生意经。

村主任符守义说起了一件事,前几年,村里有一家油坊遇上了困难,于长福带头,各家油坊都出钱资助,帮助这家油坊渡过难关。企业间互相照应,共同做大,这已经成了村里的一个惯例。除了买卖上的事,村里如果有困难,符守义也会把于长福这些企业家找来,“于老板总是带头支持村里的各项决定,大家也就都帮忙了。 ”

样本分析:把自己家的日子过好是本事,但光有钱,还不能让大家伙服气。只有那些德才两全的人,村民们才会高看一眼。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和一个人人敬重的乡贤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他不仅有让自己致富的本事,更愿意把这本事放在带动大伙致富上。

镜头二

“于万能”的本事

上肖村东西街长3里多,屯中间有一条穿心河自北向南将村庄一分为二。遇上下雨天,“车不能过,人不能走”,孩子上学就更危险。 “如果河上有座桥就好了”,2009年,村主任符守义找到了于长福,“你是政协委员,认识的人多,能不能去哪儿筹点资金呢? ”于长福费尽心机想办法,还真把钱筹到了。 “建桥的那些天,他在工地上搭了个小棚子,白天晚上在那里监督工程进展,真当成自己家的事办啊。 ”符守义领着记者来到那座“德营桥”边,“桥边的纪念碑文上没有一个字写着于长福,可人家不仅掏了钱,而且先期的启动资金30万也是他垫付的,这钱要是存银行,一年的利息也不少呢。 ”

接下来就是修方塘的事。上肖村十年九旱,因为没有水源,果树的收成大受影响。有些村民就提出来想在北边建个方塘,解决灌溉的问题。建方塘是水利项目,申请的手续很复杂。2012年,于长福开车拉着符守义,不知上北镇市、锦州市跑了多少趟,方塘终于建成了。

除了桥、方塘,村里的大工程还有不少呢,包括修柏油路的工程。每次都一样,于长福亲自去跑,垫付启动资金,监督工程进展。

样本分析:为家乡作贡献,很多人都有这个心。可有心还不行,还得有能力。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有限,只靠自己出钱出力能帮几个人?懂政策,有见识,知道如何调动资源、申请项目,这正是一个乡贤的能量所在。

镜头三

“和事佬”的价值

在村里,于长福管的事可太宽了。

去年,因为一点儿地头的事儿,两家村民大打出手,脑袋都打出了血,闹到了派出所。双方闹得很僵,一个在北镇住院,一个在沟帮子住院。谁都不吐口,都怕被讹上,派出所调解无效,找到了于长福。于长福把当事双方请到自己家里,晓以利害,直劝得没理的那一方赔钱了,两家的关系没再恶化下去。

村东街的一个老汉,年轻时跟媳妇离了婚,女儿判给对方,多少年没有往来了。现在岁数大了,特别想见女儿,可前妻还记着仇呢。老汉找于长福帮忙说和。于长福连着去了一个多月,每周一次,每次都碰一鼻子灰。五六趟下来,连给他开车的儿子于强都跑烦了。可凡事难挡笑脸人,这事还真叫于长福办成了。现在老汉的女儿每个星期都来帮他洗衣服、收拾屋子。

老伴儿有时候就调侃于长福是个“大泥板子”,于长福也笑着认可,“家长里短的事儿,可不就是和稀泥嘛”。跑腿还在其次,把事主叫到一块说和,还总得花钱吃个饭,于长福说:“大伙有事儿愿意找我,说明信得着我,我就愿意办。事办好了,两边都高兴,我花多少钱都值啊。 ”

样本分析:与城市相比,乡村仍然是熟人社会,解决矛盾,人们更愿意依靠可信任的村里人做和事佬。比起法律手段的严肃与刻板,乡贤更了解乡土人情,更懂得分寸的拿捏,也有更多的办法让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这正是和谐乡村建设中乡贤所承担的使命和他们存在的价值。

镜头四

好人的快乐

前几天,村里的老赵来找于长福,说家里的电话坏了,于长福一愣,“我也不会修电话啊。”老赵说,电话公司得好几天才能来修,你帮忙说一说,家里着急用。于长福帮着联系了电话公司,很快电话就修好了。

于长福厂里的打印机和传真机是免费给大伙儿用的,每年光A4纸就得花2000多元钱。近些年,村里的果树生产发展得很好,每年数千万斤水果下山销售,还有10多家油坊的产品要外销,于记门前的地磅,大伙随便用,不收费。

2010年,住在于家前院的莫志学遇到了难事,儿子莫全福驾车走在长春附近时肇事了,马上就得做手术。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啊,莫志学只好去找于长福。于长福当即从兜里掏出3000多元,“救孩子要紧,钱不用还了”。如今,35岁的莫全福虽然腿脚还有些不利索,但好歹命保住了,逢人就说:“是大姑父救了我的命,我都记在了心里,一辈子也不忘。 ”

于长福的家教极严,儿子已经当上副厂长了,管了一大摊子的事,可在家里从来都是规规矩矩的,不敢对父母有任何不敬的举动。于长福给家里人定了4条规矩,不许抽烟、喝酒、赌博,开车出村办事,遇上村里人必须捎上,不许空车走。儿媳妇杨阳说,当初答应这门亲事,不是冲着他家有钱,就是因为他家在村里有威望,人品好,村里人都高看一眼。

样本分析:乡贤首先是家贤。乡里人对一个人的评价,不仅看他个人,还要看他的父母、子女。家庭和睦,父慈子孝,村里人才会信他、服他。这个道理,从古至今,从没变过。□本报记者 张晓丽

这座穿心河上的小桥是于长福多方奔走募来善款修建的。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律师 交通事故 案件 劳动者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被告人 逃逸 用人单位 肇事罪 驾驶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当事人 赔偿 事故 交通肇事 房屋 土地 自诉 补偿费 被害人 刑事案件 法院 肇事 辩护 责任 事务所 公司 债务 交通 打官司 法律 车辆 民警 鉴定 离婚协议书 嫌疑人 债权人 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