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为什么要找律师,买车为什么要找律师呢

时间:2022-11-26 12:51:44来源:法律常识

导语:近日“理想汽车老车主维权事件”愈演愈烈,中国网记者也就该事件采访了知名律所北京市恒圣律师事务所冯红峰主任,他也就该事件给出了完整的律师建议。具体建议内容如下:

近年来,随着广大消费者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强,维权事件时有发生,“理想汽车老车主维权事件”中,极端一点的会拉横幅、穿统一印制的文化衫、大吵大闹地替自己维权,甚至会非法聚集、游行,打砸毁坏公共财物泄愤。这样不仅扰乱了社会秩序,稍有不慎还会突破法律红线,让个人可能承担行政乃至刑事责任。

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法律分析对消费者开展理性维权有所帮助和启迪,更希望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能提高维权意识,一旦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及时理性维权,向消费者协会投诉,通过媒体曝光,走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一、维权不违法,理性维权

要做到理性维权,消费者首先要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敢于对遭受的权益损害说“不”。消费者应当学习必要的、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知晓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清楚当遭遇消费者权益侵害时,应当通过哪些途径救济。

比如说,我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但是,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未依照法律规定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或者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又拒不服从解散命令,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可能触犯刑法,构成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其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可能面临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

当遭遇权益受到侵害时,消费者应当依法、有理、有节地与商家进行谈判协商,尽量通过和解解决纠纷。陷入维权纠纷,一定要把握好维权尺度,做到理性维权、合法维权,避免过激维权、非法维权。提高维权成功率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维护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不扰乱国家市场经济、金融秩序。当然,涉及复杂的消费维权纠纷最好还是聘请专业的律师帮助维权。

维权不违法,理性维权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保存好个人权益受损的证据,包括文字、图片、照片、视频等资料;二是要形成写明维权诉求的书面材料,避免因表述不清,词不达意造成无效维权;三是依法维权,这是关键问题,无论何时维权都不得心存侥幸,不得越过法律红线,法律对汽车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平等保护,在协调解决问题过程中,任何一方的违法行为都会受到行政甚至刑事处罚;四是守住法律底线,切不能因维权打砸公共财物、殴打工作人员、限制工作人员人身自由、非法聚集、扰乱公共秩序等,以上造成损毁公私财物、限制他人人身自由、干扰单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等的违法行为都将依法受到处罚。

二、保护民营创新企业不受诉累

我们在维权过程中,也希望双方都能够冷静克制、理性对待,和谐解决问题,保护民营企业中的创新领袖不受诉累。消费者应当给快速发展中的民营企业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机会。理想汽车公司更应该珍惜自己的羽翼,珍惜支持自己不断发展壮大的拥趸。民营企业只有在不断创新中坚持走合规之路,规范企业治理模式,规范企业风险管理与处置流程,才能在所在行业不断裹挟前进的洪流中成为中流砥柱,才能在创新发展过程中独占鳌头。

三、一旦涉嫌虚假宣传,法律途径解决

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这种行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违反公认的商业准则,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可根据情节处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发布虚假广告,进行虚假承诺,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的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欺诈行为。

理想汽车销售人员的销售行为,属于执行职务的行为。销售人员在履行销售汽车职责过程中的介绍、陈述,对客户而言属于决定是否购买的重大信息,应当秉承客观真实的诚信原则。如存在虚假、欺骗购车者、误导购车者,在理想汽车的直营模式下,理想汽车公司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有证据证实汽车销售人员确实有不实承诺,理想汽车公司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理想汽车公司的行为如果被认定为欺诈行为,将会面临“退一赔三”的惩罚性赔偿,退一是指无条件退款,赔三是指应当赔偿消费者三倍的损失。

近年来,相关监管部门也加大对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商品质量等方面问题的监管,严厉打击销售行为中存在的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意在落实经营者主体责任,建立起违法必究的稳定预期,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基于此,我们维权过程中更应该拿起法律武器,通过合法有效的法律途径,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争取到最大的权益。

理想汽车维权事件知名律师建议:一旦涉嫌虚假宣传,法律途径解决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刑事案件 拆迁人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