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老人找律师,为了老人找律师怎么办

时间:2022-11-28 21:00:19来源:法律常识


江苏省连云港市一七旬老太被认定种植4000余株罂粟判刑5年。老人说,她是听别人说罂粟花好看才种的,并不知道种植罂粟是犯罪。老人家属称,罂粟幼苗几厘米高时就被民警铲除了,社会危害不大,判处5年刑罚过重。而且,相关部门没有通知家属为老人聘请辩护律师,也没有通知家属参加庭审,最终错过了上诉期。连云港市海州区法院相关人员称,老太太最初确实提出上诉,之后又申请撤回上诉。

自称为看花,7旬老太种下两颗罂粟果实


7旬老太误种罂粟被判5年,家属:量刑太重,律师:庭审10多分钟结束有些草率,法院:老人上诉后又撤诉

李老太接受警方调查


7旬老太误种罂粟被判5年,家属:量刑太重,律师:庭审10多分钟结束有些草率,法院:老人上诉后又撤诉

公诉书


近日,网上一则“75岁奶奶被判刑5年”的帖子引发网友关注。11月25日上午,华商报记者联系上了发帖人小唐,小唐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奶奶因种植罂粟被判刑的前前后后。

“奶奶姓李,今年75岁,农民,文盲。”小唐介绍,她们是江苏省连云港市人。“我们户籍在连云港市东海县,爸爸妈妈在连云港市海州区农村养鸭子。爷爷奶奶年龄大了,平时在鸭厂帮爸爸妈妈照看。”小唐说,奶奶生于1946年1月,一直生活在农村,“平时出门都找不到回家的路”。

2018年秋天,老家一位邻居送给小唐奶奶两颗罂粟果实,说花很好看,老人就拿回家,种在了养鸭厂的一块空地上,面积约一平方米。2019年3月,当地民警接到报警后赶到鸭厂,现场铲除了只有几厘米高的罂粟幼苗。

“民警称,经过现场清点,奶奶种植的罂粟有三四千株,但我对这个数目有异议,因为罂粟种子是奶奶和其他蔬菜种子一起种的,被铲除的幼苗只有几厘米高,难保被认定为‘罂粟幼苗’的不是蔬菜幼苗。” 参与当天铲除幼苗的村副支书向华商报记者证实,当时被铲除的幼苗大概有香烟那么高,很难判断哪些是罂粟,哪些是蔬菜种子。

先是判3缓3,中院发回重审,改判5年


7旬老太误种罂粟被判5年,家属:量刑太重,律师:庭审10多分钟结束有些草率,法院:老人上诉后又撤诉

2020年1月8日庭审现场


小唐的母亲许女士告诉华商报记者,婆婆什么时候种的罂粟,她和家人一点都不知道,直到2019年3月8日民警来到鸭厂,一家人才知道此事。

当天,派出所为李老太作了笔录,随后,老人被取保候审。“期间,婆婆多次被派出所带走调查,我们想着老人年龄那么大了,也没有造成实际危害,应该不会有什么事,也就没有重视。”

2019年11月14日,连云港市公安局海州分局以李老太涉嫌种植毒品原植物罪,向连云港市海州区人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2019年12月11日,海州区人民检察院向海州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海州区人民检察院指控:2018年12月,李老太在连云港市海州区新坝镇儿子的家禽养殖厂空地上,种植两个罂粟果实种子,并于2019年3月8日11时许被海州警方查获,经现场铲除并清点,罂粟幼苗共计4104株。被告人李老太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并自愿认罪认罚。

海州区人民检察院认为,被告人李老太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其行为触犯了刑法,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被告人李老太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从轻处罚。

2020年1月8日,海州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并进行了网上直播。华商报记者从庭审直播看到,庭审现场,李老太没有辩护律师,也没有家属现场旁听。庭审现场,李老太表示认罪认罚,没有为自己辩护,也没有作最后陈述。检察院建议对李老太判处有期徒刑五到六年,并处罚金。庭审大约进行了8分多钟,法院宣布休庭,择期宣判。

2020年3月26日,海州区人民法院以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判处李老太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5000元;对被扣押在案的毒品原植物予以没收,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因本案系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一审判决后,海州区人民法院依法将案件报送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核准。连云港市中院认为,原判决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但被告人没有法定的减轻处罚情节,原判在法定刑以下量刑不当。2020年7月13日,连云港市中院将案件发回海州区法院重新审判。


7旬老太误种罂粟被判5年,家属:量刑太重,律师:庭审10多分钟结束有些草率,法院:老人上诉后又撤诉

2020年9月19日庭审现场


2020年9月19日,该案在海州区法院再次公开开庭审理,同时进行了网上直播。华商报记者从庭审直播中看到,此次庭审,检察院指控的犯罪事实与原来一致,李老太同样没有辩护人,家属亦未参加旁听。庭审现场,李老太对检察院指控的罂粟幼苗株数提出异议,称案发时清点的是3200余株。

举证阶段,出庭检察员称,李老太之前一称承认当时清点的株数是4104株,并现场宣读了李老太在侦查阶段的调查笔录:2018年秋种麦子时,我在儿子的养殖厂帮忙,当时还有一位养殖户姓唐,是我老家的邻居,她说罂粟开花很好看,问我种不种。我就问她要了2颗罂粟果实,种在了养殖厂的空地上,大概有一平方米,之后一直没有管它,直到今天被派出所抓到,才知道出了很多棵。我种的时候只用了两个罂粟果实,你们派出所在现场数后告诉我一共是4000多棵。我听说开花好看才种的,没有管理。

出席检察员称,送检样品经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鉴定,系罂粟幼苗。检察院建议以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追究李老太的刑事责任,建议判处期有期徒刑五到六年,并处罚金。

庭审陈述阶段,李老太同样没有作最后陈述。当天的庭审进行了11分多钟,法院宣布休庭,择期宣判。

“最终,李老太被处有期徒刑五年,并于当天被送到看守所。”李老太的辩护律师告诉华商报记者,家属找到他时,判决已经生效。老太太说她并不知道种植罂粟是犯罪行为,“我认为老人的行为是误种,目前的判罚偏重。”

律师:量刑偏重,应该通知家人为老人聘请律师

什么是种植毒品原植物罪,该罪如何量刑?李老太被判处5年徒刑是否偏重?家属申诉应注意哪些事项?

北京慕公律师事务所主任刘昌松介绍,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是指明知是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而非法种植且数量较大,或者经公安机关处理后又种植,或者抗拒铲除的行为。非法种植罂粟500株以上不满3000株属于数量较大,法定刑为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非法种植罂粟3000株以上属于数量巨大,法定刑幅度为5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刘昌松指出,若查明老人明知是罂粟果种子而播撒种植,数量也达到4000余株,没有自首、立功等表现,仅有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情节,一审判处有期徒刑5年,已经是在法定刑幅度内从最轻判处了。值得注意的是,一审法院可能考虑到本案被告人李老太毕竟年事已高,而且在罂粟还是小幼苗即被发现铲除,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认为在法定刑幅度内“从轻”判处最轻5年也感到太重,便适用刑法中特殊程序“减轻”判处的规定,拟在法定刑幅度以下,“减轻”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层报上级法院核准;没想到在报请核准过程中未被中级法院通过,故其“从轻”判处也只能从最轻判处有期徒刑5年。

刘昌松称,刑法对老年人犯罪是有从宽处罚规定的。刑法规定,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里的“已满75周岁”是指犯罪时而非审判时的年龄,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是故意犯罪,李老太2018年底种植罂粟时72周岁,到目前也不到75周岁,因而本条无法适用。

刘昌松强调,家属不服法院生效判决而提起申诉是家属的权利,家属的范围限于近亲属,包括当事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现家属称老人当时不知道种子是毒品罂粟,邻居给她就种了,若属实应是无罪而不是判轻了,因为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是故意犯罪,过失不构成,但这是需要证据证明的,老人是文盲不属于过硬的理由。家属又称老人本来上诉了,看守所未将上诉状递交上去,若查实,此案便未过上诉期,应移送连云港中院进行二审,而不按申诉案件处理,因为上诉权是被告人辩护权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刑诉法规定,“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

刘昌松最后说,从庭审直播画面上看,老人没有辩护人,而且耳朵也背,审判长那么大声音也听不到清。“法律规定,盲聋哑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法院应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另外,也没有见到有家属旁听,开庭是否通知家属,如果连这也未做到,那在保障被告人权利上就存在严重瑕疵——家属到场旁听不仅仅是见见被告人,更是对法庭审判活动包括保障被告人权利做得如何,是最重要的监督,因为近亲属最关心被告人的命运。本案不是适用认罪认罚从宽程序,庭审10多分钟即审完,确实太过草率。“老人听力自然退化,到一定程度,就属于生理性耳聋;被告人耳聋,法院必须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提供辩护;这在理论上称为强制辩护,即没有辩护人的参与,审判就是违法的”。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谌江涛律师认为,法院判决李老太5年有期徒刑量刑偏重。“量刑是一个严谨和科学的过程,非常考量法官的智慧。从本案查明的事实来看,认定被告人种植了4104株罂粟,按照法定量刑应判决5年以上有期徒刑,而被告人并没有法定的减轻处罚情节,因此判决5年有期徒刑似乎是法定刑的最低刑了,似乎量刑是正常的。但是,考虑到本案中被告人系72周岁的老人,文化程度系文盲,其种植罂粟的原因系听邻居说罂粟花好看,其邻居主动问其种不种。其种植的过程也是其向邻居要种子,后邻居给了她二个罂粟果实,她将其种在自家小院1平方米左右的土地上,之后也没有管理。我以为从上述事实来看,被告人并不知道种植罂粟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其主观上没有犯罪故意,应不构成犯罪。并且罂粟在刚长出来时就已被派出所铲除,并没有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再结合其认罪认罚的情节,我认为本案最佳的判决结果是被告人不构成犯罪。最初一审法院的判三缓三也比较合适,5年有期徒刑我认为偏重。”

法院:多次告知老人聘请律师,老人明确不用请

李老太为何未聘请辩护律师?一审宣判后,老人是否上诉?

11月25日下午,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连云港市海州区法院相关人员称,案件庭审初期,法院多次问李老太,要不要请律师,老人明确表示不用请。“我们给老人再三解释,她可以委托辩护人,如果她没有能力,法院也可以为她指定辩护人,但老人一直说不需要”。法律规定,75周岁以上老人故意犯罪,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案发时,李老太未满75周岁。“如果家属认为老人年龄大、有病,不适合羁押,可以依法向监守机关提出监外执行申请。”

海州区法院该工作人员称,一审宣判后,李老太确实提交了上诉状,但两三天后,老人又申请撤回上诉,一审判决因此生效。

老人的家属为何不参加庭审?李老太的儿媳许女士称,直到2020年9月19日婆婆被派出所带走,家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庭,什么时候宣判。“至始至终,没有人通知我们可以为老人请律师,也没有人通知我们参加旁听”。

“婆婆是个善良的老人,因为愚昧无知,摊上这事,实在冤枉。”许女士称,婆婆确实不知道是毒品,农村老人,文盲,不知广播宣传的是什么,更不知自己种的花是违禁品。婆婆心律慢,血压高,在看守所要天天吃药,也不知道身体能承受得住承受不住。“婆婆确实犯了法,法院适度惩罚我们能理解,判5年实刑确实太重了。”

许女士称,婆婆被羁押后,丈夫夜里老哭,“一个当过兵的大男人,我一直认为他是刚强的,看到他哭,我觉得天塌了。”公公是个直性子,在家急的吃不下饭,愁的要死......

“奶奶75岁了,5年后奶奶就80岁了,真不知道她会不会就这样死在狱中………”对于奶奶的未来,小唐不敢想象。

华商报记者 陈有谋 编辑 赵云峰

(如有爆料,请拨打华商报热线电话029-88880000)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华商报】创作,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刑事案件 补助费 拆迁人 兵法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