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9 12:49:55来源:法律常识
怎样签分家析产协议才有效?--郭某1与郭某5等分家析产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关 键 词 】 分家析产 房屋权属
【裁判思路】 分家析产通常是在父母、长辈亲属或村干部的主持见证下,全体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对家庭共有财产(在农村中通常也包括父母财产)进行协商分割,分割时一般保留父母的养老份额,一并解决赡养问题。全体家庭成员共同参与,是分家析产的最基本形式要件,否则,达成的分家析产协议,不可能公平合理。
【文书来源】 中国裁判文书网
一审法院认为:
郭某1以物权确认纠纷为由提起诉讼,但从郭某1主张的具体诉讼请求内容看,其要求确认郭某1、郭某3与父母郭某6、郭某2于1996年达成的分家析产协议有效,进而要求确认拆迁利益的归属,故本案法律关系的性质应为分家析产纠纷。... ... 但该分家析产侵害了相关方的权益,在目前除郭某1之外的其他家庭成员均不认可该分家析产的情况下,应认定该分家析产无效。
理由如下:
分家析产纠纷,是基于婚姻家庭关系产生的纠纷,分家析产顾名思义是对家庭共有财产进行分割,确定各家庭成员财产份额的行为。实践中,分家析产通常是在父母、长辈亲属或村干部的主持见证下,全体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对家庭共有财产(在农村中通常也包括父母财产)进行协商分割,分割时一般保留父母的养老份额,一并解决赡养问题。全体家庭成员共同参与,是分家析产的最基本形式要件,否则,达成的分家析产协议,不可能公平合理。
本案分家析产虽然是在亲戚、族人的主持见证下进行,但没有通知郭某4、郭某5到场参与家庭财产的分配,且郭某5虽已结婚,但郭某5及其家庭成员的户口尚登记在诉争宅基地为住址的户主为其母郭某2的名下,户主郭某2及其名下系农业家庭户口,农业家庭户口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身份,具备该身份,才具有使用该组织宅基地的资格,农村宅基地是农民社会保障的主要载体,有较强的人身属性,在房地一体、房随地走的格局下,分割房屋的同时也处分了宅基地,如果未经郭某5等宅基地使用权人参与分配,分割房产、翻建房屋,显然侵害了相关方的权益。
从分单关于赡养约定的内容看,没有给郭某6、郭某2预留财产份额,不能保障郭某6、郭某2的赡养问题。事实上,因郭某1未按分单的约定履行赡养义务,郭某6、郭某2夫妻曾诉至法院,要求郭某1履行赡养义务。郭某1认为两次分家均不公平,要求父母把财产全部收回,重新分家后再给付赡养费。可见郭某1对分家也持有异议,并未按分单的约定实际履行。2015年郭某1才履行分单主张并翻建房屋,是因为诉争的宅基地将被划归拆迁范围,拆迁利益的驱使所致。因郭某1持有诉争宅基地的《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其母郭某2曾诉至法院要求返还,郭某1认为已经分家析产,诉争的宅基地及房屋归其所有,不同意返还。法院认为该证系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律凭证,应由该宅基地的使用权人持有,判决郭某1返还,郭某1不服上诉至二审法院,二审法院判决维持原判。郭某1仍不服,申请再审,被裁定驳回。生效裁判说明郭某2对诉争的宅基地及其房屋享有相应权利,否决了郭某1系诉争宅基地及房屋唯一权利人的说法。否则,不可能判决郭某1返还该证。事实上郭某1另有宅基地,并非1993年宅基地确权时诉争宅基地的使用权人。根据农村宅基地一户一宅的原则,只有属于户的家庭成员才有资格分割宅基地的使用权,郭某1作为户外家庭成员,对原有房屋进行翻建,并不改变原房屋的共有状态及宅基地的属性。
综上,该分家析产不论从形式上看,还是从实体上看,都侵害了相关权利人的合法利益,有悖法律规定,不具有法律约束力,自始无效。郭某1要求确认有效,进而要求确认拆迁利益归其所有的诉讼请求,法院不予支持。但被征用的房屋确系郭某1翻建,现宅基地已经被征用、房屋已被拆除,鉴于郭某6病故后未予继承以及本案的具体情况,郭某1可依生效判决、裁定所示以及其他途径主张权利,解决拆迁利益的分配问题。应当指出的是,本案产生矛盾的根源系拆迁利益的分配问题所致,对此,法院认为,顾及亲情、兼顾各方利益、是解决本案矛盾的基础。作为子女要尊重长辈的意见,作为长辈要平等的对待子女,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条、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郭某1的诉讼请求。
二审法院认为:
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围绕当事人的上诉请求进行审理。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就诉争的延庆区某镇某村某号院,郭某1要求确认郭某1、郭某3与父母郭某6、郭某2于1996年达成的分家析产协议有效,但上述分家协议无郭某6、郭某2签字,且郭某4、郭某5不知情,现当事人亦未对上述分家协议进行确认,故本院对郭某1的此项上诉主张不予支持。就诉争的延庆区某镇某村某号院的拆迁利益,郭某1对上述院落内房屋进行了建设,现郭某6、郭某2均已去世,故双方可就上述拆迁利益另行解决。综上,郭某1的上诉请求,理由不足,本院不予支持。一审法院判决并无不当,本院予以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