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9 23:12:03来源:法律常识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2019年底,来自广东茂名的黄某因车祸住院,并得到了女护士张某的照顾,出院后,黄某开始想方设法跟踪女护士。近两年来,她偷偷给女护士拍照、偷拿女护士的工服,拿女护士快递,用女护士头像做社交账号,跟着女护士搬家数次,在女护士家门口多次做出诡异举动……黄某的行为让女护士受到巨大困扰,濒临崩溃,网友们纷纷表示“毛骨悚然”。
8月3日,封面新闻记者曾独家对话“跟踪者”黄某,她表示:“看到她发声后,我也反思过自己,也真的认真反省过,因为我的过错,给她带来这么大的伤害。我现在已经没有在生活上再去接触和干预她了,我打算各过各的生活,毕竟我以后也要走自己的路,她要走过她的日子。”
但记者注意到,黄某虽修改了以女护士妹妹为名的社交账号名称,但她依然会发布与女护士相关的信息,并将账号头像设置为自己跟踪女护士的背影同框照片。再如她分享自己参加朋友婚礼的照片中,也夹杂着女护士的结婚照,而其社交账号的背景图也是女护士结婚照。
针对黄某跟踪女护士长达近两年这一事件,封面新闻记者采访到了四川一上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林小明律师,他表示:“从披露的情况来看,已经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以刺探、侵扰、泄露、和公开等方式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影响了对方的生活安宁。从侵权的角度来说,可以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赔礼道歉,甚至赔偿损失。如果对方采取跟踪盯梢等行为或追逐、拦截、辱骂、恐吓等进一步行为的话,影响当事人生活的话,还可能涉嫌寻衅滋事,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甚至构成寻衅滋事罪。”
对于女护士,林小明律师称:“从当事人角度而言,开始就应当明确向对方表明其行为已严重影响自己生活;不能以任何含糊行为或语言给对方想象空间,同时,应积极寻求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避免沦为‘完美的受害者’,遭到进一步的伤害。”
那么,如果在现实生活或者网络生活中,遇到这样的跟踪者、监视者,应该如何自我保护?林小明律师建议:“首先,态度要明确,不能暧昧含糊,让对方以为有可趁之机,从而得寸进尺地采取进一步措施;其次,要以最快的速度和坚决的行为地予以反抗或拒绝,一旦错失了反抗的时机,只会助长歪风邪气,当然这种反抗也要注意策略,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进行适度合理的反抗;再次,一定要向亲戚朋友求助,争取获得他们的帮助,无论从情感、语言还是行动上都获得他们的支持,并群策群力地进行反抗;最后,在对方的行为突破法律底线时,一定要向警方或其他机构求助,相对而言,公权力更具有专业性,同时对加害者也会造成一定的威慑;在行为人触犯法律实施了侵权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提起侵权之诉等来维护自身权益,防止侵权加剧。总之,要有理有据,合法有效地进行反击,很多被害人就在于自身的懦弱躲藏,反倒激起加害者内心的恶,从而让加害行为和后果一发不可收拾,当然,在反抗时要将就策略和方式,应当在法律规范中进行并确保自身安全。”
四川某高校心理学教师蔡老师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新闻中来看,黄某‘不由自主’地跟踪行为,对女护士及家人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两年来束手无策,引发极大的痛苦体验。黄某也曾努力尝试不再去打扰张某某,可她对自己的行为很难自控,不仅没能停止对黄某某的跟踪等行为,反而‘变本加厉’。黄某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觉察,也有接受心理治疗的意愿,这是好的。但黄某对自己的言行是无法自控的,现实感变差,这时就需要黄某的父母(监护人)切实关心她、陪伴她,接受专业的诊疗,帮助她调整,以便适应今后的生活。”
“作为家长,当我们发现孩子遭遇挫折或出现情绪困扰时,应及早引起重视,及时寻求专业帮助,避免心理问题的恶化。”蔡老师说,“跟踪者的行为激发了被跟踪者极大的情绪反应,也采取了应对措施,但这客观上增加了与对方的互动,这正是对方需要的。如果暂时无法摆脱困境,尝试平复自己的情绪,恢复正常的生活,一旦对方有过激行为,寻求法律保护。”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