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30 10:21:15来源:法律常识
唐帅为聋哑人进行普法讲座(资料图)。受访者供图
澎湃新闻最近以“无声的辩护”为题,报道了“中国唯一手语律师”唐帅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
最早为聋哑人做手语翻译的他,于2006年开始在公安局为这一群体做刑事案件的手语翻译,2012年开始做律师,接触了上千件聋哑人的案子。时间久了,唐帅越发感受到,聋哑人的法律诉求与能够满足这种诉求的专业人士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的供求失衡,这种失衡加剧了聋哑人在刑事案件中实现平等、公正的难度。
据统计,2010年末,我国听障人士有2054万人,他们的法律诉求之大可想而知。唐帅回忆,去年1月13日,有聋哑人把他拉进了500多个聋哑人微信群,每个群400到500人。原来,这些人都是一起刑事案件的受害者,很多人赔掉了房子,最后才发现被骗,希望唐帅为他们维权。唐帅花了三个月取证,4月份收集完证据提交给公安机关。5月份这个犯罪团伙被一锅端了。
沟通的门槛常使得聋哑人陷入法治困境:在案件中,司法机关遇聋哑人案件时,常聘请聋哑学校的老师担任翻译,但使用普通话手语的翻译与使用自然手语的聋哑人无法进行有效沟通;聋哑人缺乏法律知识,不清楚自己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即便能取得沟通,但手语翻译人员又往往非法律专业出身,不能告知聋哑人依法享有的权利与义务。
改变这种困境,需要更多唐帅们站出来。成长于父母皆是聋哑人的特殊家庭,既懂法律又懂手语的“唐帅”是个例,但数量众多的聋哑人,规模庞大的法律诉求,却是现象。无论是从保障聋哑人等特殊群体的合法利益,还是从捍卫法治权威的角度,都呼唤更多唐帅的出现。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也即,公民不是指全体社会成员的大多数,而是全部,当然也包括聋哑人等特殊群体。因此,在司法审判中,理应对聋哑人等特殊群体的沟通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至少应守住聋哑人提供信息的“保真度”底线。
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注重针对特殊群体的法律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依照法律领域的划分去培养特定的律师,还应依据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在提供专业法律服务的群体细分下功夫。让唐帅的一枝独秀,变为百花齐放。这需要律师的个人努力,也在于法治对特殊群体的关照与重视,在于法律人才培养层次上的有所倾向和扶持。
在“手语律师”相对缺乏的现状下,更应将“业余”排除在“专业”的门槛之外。这不是说禁止在涉及聋哑人的案件中聘请聋哑学校的老师担任翻译,而是要有意识地加强对所聘老师的法律培训,夯实其法律知识积淀,提高其法律素养,使其在案件中如实反映聋哑人意图,提供达到一定专业水准的法律服务。
此外,从特殊教育学校端也可发力。一方面,应将法治教育纳入到特殊教育中,提高聋哑人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或许也可以对一些有能力的残疾人进行法律专业教育,待达到合格水准后,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走上法律专业服务的道路。
这当然是需要时间和付出巨大努力的难事,但也是实现聋哑人等特殊群体与普通人在法律上平等的好事,重要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