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4 04:05:44来源:法律常识
“小口尖底瓶,陪你读河南”系列报道之三十一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素莉 文 郭双景 摄影
小口尖底瓶,陪你读河南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为了弘扬仰韶文化,提升河南人的文化自信,增强“老家河南”的文化自豪感,大河报特别推出“小口尖底瓶,陪你读河南”系列报道,并且特邀河南企业家——仰韶文化推荐官畅谈小口尖底瓶与酒文化,为中原文化赋能,为中原文化添彩。
本期嘉宾:
李海林
他是河南的著名律师,从他的头衔就可以看出来,河南省企事业法人维权协会会长、河南省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副会长,曾经和大河报《今日说法》栏目有过多年的合作。
他是河南优秀的专业律师,2019年荣获“河南省优秀律师”称号,并受聘为“河南省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专家”, 在知识产权、股权设计、基金等业务领域深耕多年,现任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主任。
他还是一名学者,拥有《平台律师》《大技术时代》《智力资本家》《智力经济学》《大国崛起》《创客三字经》等著作。
“30%以上律师拥有两个证,最多8个证”
“2000年我成立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时,没车没房,有的只是一腔热情,那是个有情怀的时代。”回忆起豫龙所创办之初,李海林深有感触。
李海林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到豫龙所刚成立那几年,一直在做公益,免费为老百姓打官司。据李海林回忆,2001年豫龙所与大河报联合开展大河法律帮助特别行动,每个月为社会提供四个免费的法律援助案。大河报《今日说法》周六专门开辟“法律援助特别行动专版”,每周一个整版,报道豫龙所免费为老百姓打官司的事情。
“大道德行,诚信守中。渡厄解困,止戈腾龙。”这16个字是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的宗旨,同时也是李海林的毕生追求。
坚持公益让豫龙所逐渐被百姓和企业所熟知和信任,2005年豫龙所重大转型。
“时代需要更专业的律师,豫龙所开始做法律+业务,开始转型走专业化道路。”李海林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豫龙所30%以上的律师拥有两个证,李海林自己有三个证,最多的律师一个人有8个证,有的律师还拥有自己的发明专利。
“拥有专业证并不仅仅是在打官司方面具备其他人不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是服务的领域更深更广更全面。”李海林给记者举例说,某所高校要做化工方面的基础研发,豫龙所的律师提前介入做辅助工作,帮他们分析在这个领域如何布局,如何发展,取得成绩后如何进行专利保护,“总结一句话就是,法律+跨界思维研发创新,为客户提供增值型服务。”李海林如是说。
当年自嘲没房没车的豫龙律师事务所如今有车有房,律所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团队人数达到300多名,在海南和商丘建立分所,也捧回了诸多荣誉,如豫龙所被郑州市律师协会评为2020年度优秀公益律师事务所,荣获2021年度第三届中国百强律所称号。
“我的使命是给轻资产企业进行技术包装和知识包装,通过股权重组和技术重构来推动企业的发展。”李海林说。工作之余,李海林除了下围棋,还出版了多本和法律相关的著作。“边做律师边写书,偶尔下下围棋,一直坚持这样做下去 ,我很满意这样的生活状态。”李海林告诉记者。
“一边创新一边保护,形成彩陶坊独特的文化体系”
“之前没见过这种瓶子(小口尖底瓶),这个有陶的味道。”李海林拿起彩陶坊天时太阳酒的酒瓶仔细观察,并饶有兴趣地向记者发问:“这酒瓶上的花纹很好,它有什么寓意?还有这鸟是只什么鸟?”
对小口尖底瓶这种瓶型,李海林认为它非常独特,“这个瓶子不仅是酒瓶,它已经成为一种艺术品。”
对于小口尖底瓶作为一种特别的容器里面承载的物品,李海林认为最大的可能是酒,因为口小,放粮食不方便抓取。作汲水器的话,需要经常使用,尖尖的瓶底不容易存放,水容易洒出来。放酒则不同,因为5000年前的酒是稀缺品,可能会固定珍藏在某个地方。
曾经出版过《创客三字经》、对创客颇有心得的李海林对小口尖底瓶十分欣赏,他认为小口尖底瓶的瓶型可以做多种设计,比如配上不同的底座,甚至可以倒过来,做成子弹头或者不倒翁的形状。
“目前没发现其他酒企有这样的瓶型设计,也就是仰韶独有的,又有仰韶酒厂所在的三门峡渑池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挖掘的小口尖底瓶做文化背书,仰韶可以在小口尖底瓶的基础上设计N种瓶型包装,再将外观设计申请专利,形成仰韶独有的文化体系。”李海林如是说。
李海林认为,仰韶彩陶坊天时酒瓶既传承了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同时又结合现代工艺作了改变,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融合在中国仰韶文化里,就是对中国文化的创新,而文化是有强大生命力的。
“小口尖底瓶里有酒,证明河南是酒文化的发源地”
尽管平常不喝酒,作为河南嵩岳诗赋研究院顾问,李海林对诗有很深的感情,他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海林认为,盛世以诗,盛世作赋。酒文化体现了中国的一种文化韵味,酒文化体现了中国独特的社交文化。
“河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黄河流域的文化代表河南,仰韶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李海林认为,仰韶文化是陶文化,从器皿的地域和历史发展的渐次脉络看,三门峡的代表器形是彩陶,洛阳是唐三彩,洛阳以南以东则有瓷器(汝瓷和钧瓷)。令人惊奇的是,从陶器到瓷器,最后二者在地域上又形成了竞合。以彩陶为起点,向东延伸到唐三彩,然后向东向南,分别对应有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钧瓷、汝瓷,在此与河洛文化相互辉映,而后仰韶文化向南继续延伸,遍及中国。
2021年是仰韶文化发现10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布重要发现成果,在小口尖底瓶残留物中发现有谷物发酵酒。这一发现对于河南这个酿酒大省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面对记者的提问,李海林说:“这证明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同时也向世界表明:中国是世界酒文化的发源地,河南是中国酒文化的发源地。”李海林认为,世界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酒文化,中国亦然,小口尖底瓶里有酒,对于豫酒走向全国乃至走向世界拥有了酒文化的背书。
对于豫酒曾经的辉煌和暂时的沉寂,李海林认为是因为时代的原因,导致豫酒在市场上的占有率缩小,一个产业想要复兴,必须有龙头企业在前面冲锋陷阵,在这方面仰韶酒业承担着豫酒振兴的重任。
所幸的是,豫酒已经在努力追赶。“豫酒振兴不仅有省委省政府的支持,还有7000年仰韶文化的加持,未来仰韶以及豫酒需要在品质创新、内容创新和市场推广过程中多想办法,考虑如何通过某种平台和技术支撑,把豫酒的品质实实在在做起来,真正形成发动机的驱动,才是豫酒振兴的关键。”李海林如是说。
李海林建议,应把仰韶文化和河洛文化串起来,对仰韶文化和河洛文化进行系统梳理,形成有机的链条和立体性的传播,把豫酒的故事讲好讲透,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逐步向省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