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6 18:59:35来源:法律常识
深夜,黄海最南端,零下20度。
在孤岛最高处,一群衣衫单薄的士兵在狂风中摇摇欲坠,若不是一根长绳绑在腰间互相牵系,他们随时可能跌下悬崖粉身碎骨。
“抗风保天线!”领头的士兵大吼一声,光着双脚跃到了雷达铁底座的表面,他想将绳子系在几步远的雷达杆上,谁知自己的脚掌底已与铁板黏连,一用力,整个脚掌底的血肉就被撕裂脱离了身体,但他一声没吭……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19年9月1日,长安君参加了由中央网信办、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共同举办的“祖国,请放心”网络名人进军营暨网络媒体国防行活动。
冰雪严寒,这群士兵为什么顶着狂风还要出行?他们为何要将自己与雷达拴在一起?长安君带你对话两名曾在圆岛驻守的老兵,跟着他们的记忆,回到那个深夜,一起揭秘——
1955年,抗美援朝的硝烟未散,黄海局势波谲云诡。
一支部队奉命进驻黄海深处面积仅有0.03平方公里的圆岛,执行对空警戒任务。
这支部队因战功赫赫,于1964年和1965年分别被空军、国防部授予“钢钉雷达站”和“红色前哨雷达站”荣誉称号。
1976年6月,部队调防海洋岛,部队官兵也把“钢钉”精神和“红色前哨”精神带到了新的阵地。
登上这个马蹄形状的岛屿,一眼望去,海面洒满金色的和煦阳光,海鸥在岸边高歌盘旋,海水与湛蓝的天空融为一体。
曾在海洋岛空军雷达站服役6年的鲍振生说:
“你们能赶上这样的好天气,运气太好了。”
原来,一年四季风,半年海中雾,才是这里的常态。
天气炎热时,人在岛上走10分钟,身上的衣服就像发烟机,腾腾地冒着热气。
不止是衣服,被子、枕头、床单……湿热如同跗骨之蛆般恼人。
到了冬天,呼啸的寒风时而裹挟着如刀的雨雪而来,让人寸步难行。
“舌头舔铁”的短视频曾在网上热传,但你一定想不到,在老兵的回忆里,曾有这种血腥疼痛:
在部队驻扎圆岛时期,0.03平方公里的海岛常年刮大风,一个浪就能拍到岛顶,有时风力大到足以将雷达天线吹倒。
为了保住天线,驻岛士兵只能用绳子绑在自己和队友的身上,用人的重量与定力去对抗狂风。
有一天深夜,零下20多度,突如其来的狂风将官兵们惊醒,他们有些人急得只穿了一件内衣就匆匆出门,一名士兵打头阵,更是光着脚就和战友们冲向雷达天线所在位置。
雷达天线的底座是铁制的,这名光脚的士兵为了将绳子绑在天线上,一脚踩上了底座,却没发现自己的整个脚掌底已与铁板黏连在了一起。
再走几步就能完成任务,他咬着牙一用力,整个脚掌底的血肉与身体撕裂分离!
但他一声没吭,踩着自己温热的血液将绳子一端系在雷达杆上,在狂风中伫立长达4个多小时,直到风停。
时至今日,海洋岛的生活条件相比圆岛,已经是天翻地覆的改变:
官兵们住上了第三代营房,上级特意给站里配发了烘干机防潮,强军网进班入排,4G网络覆盖营区,从陆地运来的新鲜蔬菜成了餐桌上的常客。
虽然没有脚掌底被黏连撕扯的苦痛,但青年官兵们也曾被“冰战甲”覆身,体会过零下20度维修雷达设备的艰难;
虽然很少经历断水断粮的绝境,但青年官兵对“一滴水”的珍贵仍感同身受,“一水多用”的传统从未改变。
那些被苦难打磨的老一辈,他们顽强不屈的精神在传承中愈发光亮,教会一代代官兵灵魂如何变得更加坚毅成熟。
据介绍,“红色前哨雷达站”的官兵们现在主要以90后、00后为主,平时他们活泼机灵,但训练和执行任务时却能立马转换成“战斗姿态”,目光如炬,气势虎虎生威。
“红色前哨雷达站”截至目前,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2次、二等功4次、三等功6次,15人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亲切接见,保障击落、精确捕捉地方战机,57次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
这些荣誉早已在青年官兵的心里生根,等待着成长的高光时刻,书写新的历史。
离开海洋岛,走进被誉为“海军军官摇篮”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让长安君印象最深的是两种颜色:
白与黑。
海军制服的纯白,与学员都被晒得黝黑的皮肤呈鲜明对比。
9月正值高校开学季,学院刚刚入学的新学员正被“染色”,他们要经历比普通高校更为复杂的体能训练,分阶段接受严苛的考核,才算“真正”成为了这里的一份子。
崔家连是一名“90后”教导员,2014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从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他告诉长安君:“我每天负责学员们的教学、思想政治工作,见到了很多在学院成长的孩子。”
有的学员刚来时不会用系裤腰带,在身上缠了两圈;
有的学员不会用刮胡刀,整理军容时刮了一脸伤口;
有的学员体质差,每天的3公里拉练都很难坚持。
但学院高标准、严要求的风气让新学员们迅速成长,很快适应了学院的生活学习节奏。
而这里的每一次训练,都是为了在未来的生死战场上能存活下去!
一个细节便能窥见一斑:学校教学“仰、蛙、蝶、自”四种游泳姿势,但每个学员必须要精通蛙泳。
为什么?因为蛙泳特别符合实战的要求,水花最小,不容易暴露自己,且能快速接近目标。
每一次训练都能闻到战场上的硝烟。
正是这样的伴随着风浪前行的高压环境,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建校近70年来,才培养出了5万多名海军军政指挥人才。
人民海军水面舰艇部队80%以上的舰艇长,均毕业于该校。
入夜,大三学员们正在召开班会。
99年出生的小魏今年大三,是舰艇航海指挥专业的一名学员,他的父母都是政法干警,父亲是一名公安民警,母亲是一名检察官。
“小时候觉得穿制服很帅,慢慢长大了,就想以后要和父母一样,能够保护别人!”
在政法系统家庭长大,小魏天然有一股正义感。高三时,他和父母在广东湛江参观时现役军舰被深深震撼,笃定了成为一名海军军官的决心。
“我现在的短板是在游泳,刚到及格水平,今年的目标就是争取达到优良。”
无数像小魏这样的学员毕业后,将要踏上军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他们将在波澜壮阔的大海上乘风破浪,守卫祖国的万里海疆。
每个中国人应该都知道雷锋,但他生前所在的部队也许有人未曾听闻。
其实,这50多年来,雷锋部队一直在续写着雷锋的故事。
在革命战争年代,该部队历经临汾、太原等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锤炼,锻造出万难莫挡、攻坚啃硬的优良传统;
在和平建设时期,该部队曾出色完成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执行过1998年哈尔滨抗洪、2004年首批赴利比里亚维和、2015年第三批赴马里维和、2017年第五批赴马里维和等急难险重任务。
他们与时俱进,不墨守成规,开辟网站专栏续写《雷锋日记》,亲切地称呼粉丝为“锋蜜”;
他们传承精神,更锻炼本领,先后多次被各级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多次荣立集体一、二、三等功。
其中,雷锋部队中有一群人成为了维和官兵,他们还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让雷锋精神走向世界。
2004年,维和部队在利比里亚执行任务期间,距离市中心仅有4公里的一座废弃供水站氯气罐发生泄漏,附近的动植物皆被毒死,数千居民逃离家园。
雷锋部队干部于洋率着抢险小分队冒死突入毒区,成功排险。他的英雄行为,让当地居民和各国维和部队知道了中国雷锋。
就在那一年,雷锋部队还组织官兵在营地建起了雷锋展室,向当地21所学校、4个城市赠送了雷锋铜像、英文版《雷锋故事》,深受当地孩子们的喜爱。
近年来,有极少数人宣扬历史虚无主义,诋毁、否定英雄,雷锋部队不仅坚守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而且一直在回击着这种错误思潮,用实际行动捍卫着民族脊梁。
因为英雄所传递出的精神价值,是整个民族的共同财富。
只有一个国家的历史和英雄活着,这个国家才活着。
致敬雷锋,
致敬雷锋部队,
致敬中国军人!
有你们,
祖国,请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