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区找刑事辩护律师,武侯区找刑事辩护律师事务所

时间:2022-12-08 19:47:31来源:法律常识

让公正与效率同行 推进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

群众到泸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咨询

让公正与效率同行 推进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

检察干警在开展公益诉讼工作过程中,对被污染的水体进行现场采样

让公正与效率同行 推进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

南充市顺庆区法院法官到重大项目建设现场开展法律服务

让公正与效率同行 推进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

疫情期间,监狱民警对即将刑满释放罪犯开展防疫法治教育

让公正与效率同行 推进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

阆中市检察院与公安局召开联席会议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省委政法委供图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赵文

“我愿意认罪认罚,签署具结书。”2020年9月23日,荣县看守所内,一名犯罪嫌疑人在值班律师的陪同下,在充分了解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后,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随后,荣县检察院技术工作人员将认罪认罚量刑协商全过程同步录音录像,刻录进光盘并封装后,交由犯罪嫌疑人签名并捺印。这是荣县检察院创新探索认罪认罚量刑协商全过程同步录音录像工作以来办理的首例案件,是我省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落地的有益尝试。

全面深化政法领域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020年,迎着改革的激荡风雷,我省政法系统顺势而为、主动作为,蹄疾步稳推进政法领域各项改革,着力提高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一幅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提高公平正义获得感的绚丽画卷,在蜀中大地铺展开来!

繁简分流

打造改革试点“四川样本”

因公司经营困难,员工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后,想找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又担心起诉程序多,来回奔波十分不便。

民之所望,改革所向。2020年,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以来,崇州市法院通过“诉前引导+线上调解”,实行小额诉讼分层递进诉讼引导、“集约化”文书送达、调立审执一体运行,高效审结数起涉众型经济补偿金纠纷案件,及时引导当事人随案履行,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优化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促进司法公正、减少当事人诉讼成本、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是司法改革的目标,对案件及其处理程序进行繁简分流,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2020年1月,最高法印发《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实施办法》,全面启动改革试点工作。省委深改委将试点工作纳入2020年改革落实台账,高标准、高质量推动,着力打造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四川样本”。

2020年2月,省法院研究制定《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全省各级法院迅速动员,按照统一部署,制定改革文件、成立领导小组、设置专项小组、建立完善制度机制,纵深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切实解决“案多人少”矛盾。

2020年2月20日,成都两级23家法院作为试点法院,正式部署推进改革工作。该项工作被纳入成都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年度重大改革落实台账。

试点工作启动后,成都中院印发实施方案,确定在优化司法确认程序、完善小额诉讼程序、完善简易程序规则、扩大独任制适用范围、健全电子诉讼规则5项主体改革任务之外,同步配套优化“分调裁审执”机制改革、深化审判监督管理改革、深化智慧法院建设智能支撑3项改革任务。截至目前,成都法院系统初步探索形成“全链条式”司法确认、小额诉讼“立、审、执、监”一体化运行、“示范诉讼+”类案解纷和全流程电子诉讼等经验、模式,形成10余项特色亮点。2020年10月,全国人大、最高法调研组到成都开展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调研工作,充分肯定了成都两级法院改革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成都的经验做法,是全省法院开展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的一个缩影。一年来,全省法院深入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通过简案快办高效解决具体纠纷,通过繁案精审向社会供给解决类似纠纷的普遍性规则,通过判后答疑促进当事人服判息诉,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平衡。

认罪认罚

从宽更好实现公正与效率统一

2020年8月13日,第三期“金牛政法论坛”上,一名嘉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突出效率的同时,不能损害公正。”如何在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既兼顾效率,又保证公正?成都市金牛区司法局与金牛区检察院建立了值班律师每日值守制度,由值班律师为愿意认罪认罚但无辩护律师的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程序选择建议、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等法律帮助,确保了认罪认罚意愿的合法真实,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施以来,全省检察机关认真落实《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持续提升认罪认罚案件办理质量和效果,更好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的统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保障犯罪嫌疑人在自愿前提下认罪认罚,是实现认罪服判的关键。为确保认罪认罚真实性,2020年,省检察院制定工作意见,围绕量刑协商、量刑建议计算等重点环节,提出10条措施。各地检察机关通过进一步细化量刑协商程序,推动量刑协商过程规范化、透明化。数据显示,2020年1至12月,在提高确定刑量刑建议适用率和法院量刑建议采纳率的基础上,全省上诉率仅为1.66%,位列全国第1名。作为全国拥有基层检察院最多的省份,做到这一点的重要秘诀便是有效利用并充分发挥值班律师在认罪认罚案件中的参与、推动和见证作用。

为此,2020年,省检察院与司法厅联合下发《关于值班律师参与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认罪认罚案件的实施意见》,推动解决实践中面临的值班律师派驻、值班律师经费保障、值班律师法律帮助形式化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辖区内值班律师资源分布不均、质量不平衡等问题,广安市检察院与法院、公安局、司法局等部门会签《关于广安市法律援助值班律师资源共享的意见》,实行本市范围内驻看守所的法律援助值班律师资源共享。

为提升认罪认罚工作质效,我省还积极探索证据开示制度,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犯罪嫌疑人拒不认罪或者认罪态度存在反复的案件,注重在诉前与犯罪嫌疑人、辩护人或值班律师沟通,将与指控事实有关的涉案证据向犯罪嫌疑人集中展示,保障犯罪嫌疑人在充分了解、知悉证据的基础上自愿认罪认罚。

洪雅县检察院办理的一起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涉及犯罪嫌疑人16名,涉案金额高达4.45亿余元,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侦查阶段有部分犯罪嫌疑人认罪态度不好。审查起诉阶段,经适时进行证据开示,并加强释法说理,16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认罪认罚并签署具结书。一审判决后,16名被告人均未上诉。

执法司法制约监督

让权责更清晰监督更有力

罪犯服刑期间,刑罚执行是否公正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为建立完善全流程监督制约体系,2020年,全省监狱系统逐项明确从“收押”到“释放”952个执法事项的流程、规范及文书表单,逐项明确8大类226种改造行为加扣分标准,建立罪犯改造综合考评指标体系。

司法责任制是司法体制改革的“牛鼻子”,制约监督机制则是牵住“牛鼻子”的缰绳。一年来,我省以加快推进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和建设为抓手,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要求,加快构建与新的执法司法权运行模式相适应的制约监督体系,不断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

省委政法委探索建立了执法司法态势监测指标体系,创新建立案件评价机制,开展“万案大评查”,以评促改,成效显著。全省法院积极探索推进具有普遍法律适用指导意义、关乎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提级管辖。省、市、县三级检察机关分工负责、各有侧重的法律监督格局基本形成。上级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监督体系逐步健全,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法制部门统一审核、统一出口制度全面实行。全省减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办理全程网上流转留痕,关键执法环节实施办案终身负责制。法律服务行业惩戒机制和案件评查机制逐步健全。全面推开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截至目前,试点工作覆盖全省90%县级行政区域,全省刑事审判阶段法律援助案件近3万件。

2020年4月,成都市武侯区检察院邀请两名人民监督员对一起涉疫案件的审查逮捕及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进行监督。人民监督员认真监督了审查逮捕和讯问过程,并就承办人是否存在刑讯逼供及其他侵害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事项进行了重点监督。

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推进阳光执法司法,2020年以来,我省细化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范围、庭审程序、评议规则,探索将“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全面纳入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一年来,全省政法系统主动将执法司法全过程、全要素依法向当事人和社会公开,不断推进执法司法办案信息公开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让暗箱操作没有空间、司法腐败无处藏身。

近年来,信息化、智能化在推进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及加强执法司法制约监督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20年,全省政法系统把智能化作为制约监督的有效载体和手段,推动监督工作与科技应用深度融合,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监督效能。

2020年,省委政法委启动实施《四川政法智能化建设五年规划(2020—2024)》,政法大数据中心、大数据辅助办案系统、涉案财物管理系统等跨部门平台建设顺利推进,政法数据资源进一步汇聚融合,监督管理途径、监督线索来源进一步拓宽、拓展。为加深智能检测,全省推进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研发应用,完善类案分析、结果比对、办案瑕疵提示等功能,确保线上监管有迹可循,全力打造监督闭环,不断提升从海量数据中自动发现、立案、侦查工作中常见违规违法问题能力。强化智慧管理,我省建立以节点管理、程序事项审核为重点,信息化为依托的全流程静默化监管模式,促进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运用,推进以电子档案为主、纸质档案为辅的案件归档方式改革,提升智能监管水平。

不断强化对领导干部办案的监督管理,健全领导干部不办案、挂名办案的员额退出和责任追究制度;将司法人员违规干预过问案件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业绩考核体系,健全对记录违规过问案件人员的保护和激励机制,完善落实督办追责机制。

司法为民

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2020年,在国外工作的李某与在成都的王某多次协商离婚未果后,李某将王某诉至成都市青羊区法院请求离婚并分割财产。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李某不能回国处理该纠纷。考虑到离婚案件必须本人参加且双方调解意愿较大,承办法官主动联系当事人,推荐通过“和合智解”e调解平台将案件委托给特邀调解组织在线调解。征得双方同意后,承办法官协助当事人选定了擅长调解婚姻家事纠纷的特邀调解员并出具委托调解函,直接在办案系统将案件线上推送给“和合智解”e调解平台。调解员收到案件后第一时间通过电话联系当事人指导其注册认证平台账号。随后,调解员克服时差问题,多次组织视频调解,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调解员将最终调解方案上传后,双方在线确认了调解协议。

通过“和合智解”e调解平台,这起“跨国离婚”案在短短7天成功调解。该案审结以后,李某告诉调解员,自己身在异国他乡,在起诉前已经做好了需要长期等待的心理准备。“没想到祖国的法院系统如此先进,在双方无需到场的情况下7天就解决了纠纷,既节约时间成本又减少了经济成本,这比国外司法先进多了。”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省法院大力推进“非接触式”诉讼服务,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流动,充分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同时又确保审执工作良好有序运行。据最高人民法院统计,截至2020年2月29日,四川微法院审判立案成功率达69.91%,执行立案成功率为71.68%,均位居全国第一。

人民有所呼,司法有所应。面对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更高需求,全省政法机关着力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贴心的服务。

2020年,全省政法机关持续推动政法机关“放管服”改革和智能化建设,科技创新手段运用进一步深化,远程视频庭审、提讯和数字化出庭等功能逐步实现。不断推动完善执法司法便民利民举措,大力推进“互联网+政法服务”;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优化拓展“网上办”“一次办”事项,公安政务管理服务时限进一步缩短,“一门通办”做法在全国推广。

“您好!这里是成都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请问我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呢?”成都大大小小的社区门口张贴着“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提示牌,拨通热线总能听到这样暖心的问候,遇到法律难题时总能得到悉心的帮助。加快建设完备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让公共法律服务触手可及,让社会矛盾、风险隐患化解于萌芽。如今,在四川,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城乡“全业务、全时空”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回望2020年,我省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举措一环扣一环,全省执法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明显提升,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正不断走深走实。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工资 补助费 刑事案件 债权 伤残 程序 鉴定 条件 拆迁人 期限 北京十大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搜狐 兵法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当事人 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