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协议有必要找律师起草吗,合伙创业初期需要注意事项

时间:2022-12-09 11:36:20来源:法律常识

创业有多艰难?很多人说,创业是“九死一生”。有数据显示,中国创业成功率不到5%。初创企业的平均存活期只有2-3年。

除开市场环境、产品需求、技术壁垒外,股东合伙问题也常常是导致创业失败的一大原因:合伙人在最初,秉承着精诚合作的初心,但在创业路上因种种原因,最终分道扬镳,丢了生意又丢了朋友。

那么,股东合伙到底有哪些“坑”?如何利用法律和契约,应对这些“法律雷区”?本文将通过几个案例,释明股东合伙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和法律相关知识,为您的合伙投资“保驾护航”。

/邵帅律师

合伙创业,需要注意哪些“法律雷区”?

什么样的股权比例是“致命的”?


股东合伙时,一开始最关注的问题就是比例如何分。很多人认为,既然是合作,均分就是最好的方案。这种方案是否正确?

案例林某和戴某共同成立了K公司,两人各占50%股权。该公司的公司章程约定:“股东会决议,需经代表二分之一以上表决权股东通过”。

随着经营过程的深入,两股东经常发生一些小矛盾,但渐渐矛盾开始升级,谁也无法说服谁。召开股东会时发现,由于每个人都是50%,都达不到“二分之一”以上,因此从未做出过有效的决议。

最终林某通过提出诉讼的方式要求解散公司,历经7年的诉讼,法院最终判定,公司形成股东僵局,股东会机制失灵,认定K公司经营管理严重困难,准予解散。

解读:这是一起典型的因股权比例不合理,而导致的股东纠纷案件。

合伙创业,需要注意哪些“法律雷区”?

《公司法》所倡导的股东表决机制是“多数决”,模板章程中,往往都是“二分之一以上表决权股东通过”的表述。

50%对50%的表决机制,看似公平,但严重影响表决效率,出现分歧时谁也无法“拍板”,直接将公司陷入僵局。

那么,如何保证公司有效运转的情况下,又兼顾股东之间的利益保护呢?以下有一套建议方法:

//

(1)公司应杜绝“平均分配”,防止50对50,3-3-3式的“僵尸”股权结构。

(2)可以确定一名“大股东”,持有至少半数以上的表决权,大股东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根据全体股东授权进行决策。

(3)对于股东认定的公司重大事项(如增加、减少注册资本,公司章程变更,重大投资/借款/担保等事项),可在公司章程中约定,需由2/3以上表决权股东,甚至是全体股东一致同意,方可通过执行。


总而言之,股东合伙的公司,应当确保“效率与公平兼顾”,宜采取抓大放小的“授权+表决”机制,确保公司良性运行。



合伙创业,需要注意哪些“法律雷区”?

股东查账的“正确姿势”

在股东合伙的公司中,投资人自然有权利了解公司的财务情况,查账是最好的方法。

但是,在碰到主要股东拒绝提供账务的情况下,能不能通过诉讼方式,要求查账呢?

案例:谢某通过股权转让,成为了A公司的股东,但成为股东后开始与公司其他股东产生矛盾。

谢某多次口头提出,要求查看公司账目,协商未果。后谢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行使股东知情权,查看公司的账簿。

但让谢某没想到的是,法院竟然驳回了他的诉讼请求,这是怎么回事呢?

解读:股东当然有权通过诉讼方式,行使知情权,查看公司账簿,但必须采取“正确姿势”,即履行法定的前置程序。


根据《公司法》第33条相关规定,股东通过行使知情权查账,需要先履行以下前置程序:

(1)必须先以书面形式发出请求,并说明查账目的

(2)发函对象应当是公司,而不是其他股东;

(3)只有公司予以拒绝,或十五日内未予以答复的,股东方可发起诉讼。

合伙创业,需要注意哪些“法律雷区”?

合伙创业,需要注意哪些“法律雷区”?

未约定“退出条款”

股东进来容易退出难

案例:王某和李某共同设立A有限公司,其中王某持股51%,投资51万。李某持股49%,投资49万。双方未签订任何股东合作协议,仅在公司登记时签订了模板章程。

公司日常经营是由王某负责,经营了两年,仍然没有利润,更重要的是,李某不认可王某的经营方式,感到其业务风险很大,担心其作为股东,也遭到“株连”。

经多次沟通,李某提出退股的想法。但王某称,目前无论是公司,还是股东,都没有富余资金收购李某的股份。李某想通过法院起诉实现退股,经咨询后得知难度非常大。

解读:有限公司非常重视“人合性”,即(1)各项机制均需要股东自行议定和设计,包括退出机制;(2)在没有设计这些机制时,想要退出的条件非常严格。


尽管根据《公司法》第74条规定,在股东会投反对票的异议股东,有权请求公司回购其股权,但该条所涉及的条件实际上是比较难实现的,主要包括:

(1)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

(2)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

(3)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

但现实情况中,股东退股分家的原因情形,远远超过法定的这几种,这就要求股东在合伙之初,就应当在章程中设计好退出的机制、退出的价格、对方不配合退出时的处理,方能避免“进来容易出去难”的情形。

合伙创业,需要注意哪些“法律雷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 股东合伙涉及表决权、分红权、知情权、表决权、退出机制等方方面面具体问题。

2. 《公司法》赋予股东充分的意思自治权利,即允许股东在公司章程中,对以上问题进行自由的设计;

但尊重意思自治的同时,其反面就是:一旦股东没有用心设计这些条款,则在发生矛盾时,经常进入“死局”无法解决,这就是股东合伙最大的“雷区”。

3. 因此股东合伙是个“技术活”,不是头脑一热一拍即合,更多的是丑话说在前头的字斟句酌。

股东合伙时,应当认真共同来设计《公司章程》,对表决、分红、退出等事项进行充分讨论,并落实在文本中。必要时还应签订《股东合伙协议》,以更好地贯彻股东的意志,将纠纷化解于未然。


- END -

合伙创业,需要注意哪些“法律雷区”?

湖南湘军麓和律师事务所

邵帅 律师

管委会副主任、教育培训与青年律师委员会主任

邵帅律师,共产党员,湖南湘军麓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硕士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擅长的专业领域包括公司法律事务(股权架构、公司改制、公司治理)、证券金融业务、投融资并购、股权激励及民商事诉讼。

热心法律普及和宣贯活动,曾多次在自媒体录制发布《民法典》相关普法视频,开展普法直播,多次受邀至产业园、企业、街道社区讲授法律普及课程,深得企业及社区的好评。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刑事案件 工资 补助费 债权 伤残 程序 鉴定 条件 拆迁人 期限 北京十大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搜狐 兵法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当事人 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