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1 18:26:07来源:法律常识
“七五”普法期间,滨城区北镇街道按照上级工作部署,从组织领导、法治宣传体系构建、法治政府创建等关键环节入手,全面推进“七五”普法工作规划实施,以街道四联体系建设为载体,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理念,营造全民学法用法新氛围,致力形成建设法治北镇新合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村一社区一法律顾问”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律师每月到村居工作时间满8小时,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群众不出村(居)即可享受到法律服务,为畅通群众合法反映利益诉求,解决矛盾纠纷的渠道,街道在七个社区均设立法律顾问工作室,由签约律师轮流坐班,方便困难群体能够及时得到法律援助,群众对法律服务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两个平台”确保普法纵深推进。街道深入研究新媒体传播规律,强化队伍建设,完善规章制度,针对重点人群“因才施策”。一是稳固线下传统普法平台,积极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增强村居群众学法用法意识;扎实开展法律知识培训、法律大讲堂等传统普法活动,增强党员干部学法用法意识,做好“面”上普法工作,形成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的制度机制;二是开拓线上“互联网+”普法新平台,利用微信群、微信政务平台、钉钉等移动平台,通过“以案说法”、知识竞猜、你问我答等增强学法乐趣,村居“两委”、企业职工、辖区居民随时随地接受“一手资讯”,让新媒体普法成为法律知识的“播种机”,法律服务的“直通车”,社会稳定的“稳压阀”,社情民意的“连心桥”。2018年3月份,街道组织机关干部、辖区党员、村居“两委”成员400余人参加良法知识考试,参加考试的党员干部,平均成绩为 96分。
“三个结合”构建多元化法治宣传体系。一是与社会普法力量结合,立足街道流动人口多、破产企业多、老旧小区多、各类市场多、社会治理难度大的特点,北镇街道积极联系律师事务所、人民调解组织等共治矛盾纠纷化解,在春晓社区设立民情工作室,将辖区党员、居民代表组织起来,联合辖区人民调解组织,充分发挥居民自治、协商调解的作用,“七五”普法期间,辖区各级各类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1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8%,有效发挥了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二是与志愿服务结合,为确保对未成年人普法教育全覆盖,北镇街道以网格为单位,确保每个网格至少有2名“五老”人员和1名法律志愿者开展工作,并将社区警务人员全部纳入网格。街道将留守儿童、单亲、有不良行为倾向等青少年作为重点关爱人群,按照就近原则实施结对帮扶。以春晓社区为例,七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已接听咨询电话、面对面咨询180余人次,开展各类亲子健康讲座61场次,一对一、多对一帮扶29人次,志愿服务达到500余人次,服务时间4100余小时,为辖区青少年撑起一把爱的保护伞,社区未成年人无一涉案犯罪,真正实现“零犯罪”社区;三是与文体活动相结合,街道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法治文化体系,为提高居民学法用法守法意识,在各社区开办普法阅览角,融法治于书香,每年组织人员进小区发放普法材料、普法宣传画、普法春联,邀请律师进小区现场法律咨询,现场解答居民提出的法律问题,从专业角度为群众分析和讲解其遇到的法律难题,充分激发社区文艺团体的积极性,开展普法文艺宣传汇演,通过一系列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其中,春晓社区老年艺术团自编自拍自演的普法三句半节目《普法学法就是好》,脱口秀《普法顺口溜》等节目深受群众喜爱。
“四联体系”探索普法依法治理新路径。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北镇街道用“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新思路增强执法部门普法责任,积极探索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创新构建了“组织联建、资源联用、行动联合、成果联享”四联体系。成立四联体系指挥调度中心,把综治、党建、计生、环保网格重新整合划分,实现网格化无缝覆盖,把7个大网格、146个基础网格与区级层面相关部门互联互通,打造事件在网上发布、流转、落实的智慧指挥平台,针对群众提出的问题需求,分类施策,实行统一受理、统一交办、统一行动,彻底解决“看得见管不了、管得了看不见”的难题;有了“指挥部”,就需要一支职能完善的队伍,街道汇聚派出所、城管执法、食药监、国土局等多部门力量,组建交通秩序、市场监管、安监环保、社会稳定、城市建管五大执法中队“坐镇”,充分发挥公安“治安”,食药监“治假”,城管、交通“治乱”的职能特点,对城市管理中的痼疾顽症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置、精准打击,实现了行政执法的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