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1 23:25:38来源:法律常识
之前微博中有一条评论非常亮眼:
20多名同学15天起草了26份起诉书,不好意思,这只是我一天的工作量。
经常有业内人士调侃,律所高薪的实质是:“一个人,拿着两个人的工资,干着三个人的活”。
网上有人提问:“红圈所里有没有不加班的团队?”
票数最高的回答是:“我们不加班,因为根本就不下班(微笑)。”
的确,很多人自从进入律所工作,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加班的路上,业余时间基本为零。看着凌晨12点灯火通明的CBD,有多少人还在这夜幕下默默努力着。
“要想人前显贵,就得人后受罪”,而这份罪对于律师而言,最常见的方式莫过于“加班”。
但在你工作到后半夜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律所、或者是发了一条凌晨5点的办公室的朋友圈时,又是否清楚自己加班的意义是什么呢?
// 行业真相:不加班就是扣分项 //
或许很残忍,但是律所行业的本质和真相是:加班不一定加分,但不加班一定减分。
在律所工作中,主要分为三类工作:重要而不紧急、紧急而不重要、紧急且重要(不紧急且不重要的事很少且一般不经由律师处理)。
在这三类事中,合伙人和高年级律师往往会从事重要而紧急的事,留下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和紧急且不重要的事交代给低年级律师。
面对重要而不紧急的事,考核的更多的是你不可或缺的个人业务能力。而这类事情需要下更多功夫去学习研究才能完成,律师和演员一样,讲究的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想要有不可替代性,需要花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修炼内功。
面对紧急且不重要的事情,考核的更是你的事情快速处理能力。如果在处理这类事情时你不在,即使能力再强,实际体现出的成果却没有你的贡献,在事情负责人眼中,你的能力也是无效的。
在电影《等风来》中有一个情节:美食专栏作家程羽蒙去尼泊尔出差,但她所在的旅行团从一开始就麻烦事儿不断:遭遇了酒店停电夜半惊魂、遭遇当地暴乱等等一系列事件,导致她的稿件无法及时交到编辑部。
编辑部主编打电话给她说道:“你要是不交稿,我就去找小林。”小林是羽蒙的同事,也是长期竞争者,主编在平时的工作中就总会提到:“你要是工作不努力,我就去找小林。”
程羽蒙很无奈的说:“主编,我跟您一起工作这么多年,好歹给我一些安全感吧。”而主编却说:“你把稿子写好放在桌子上,我就有安全感,安全感是互相的。”
律师也是如此,加班的过程中,你会感觉到自己的安全感,但这种安全感也是不靠谱的,只有你的努力受到了合伙人、律师、客户的认可,这种安全感才是真实的。
// 加班的本质是“变态的爱” //
在常人眼中,一个优秀的律师是变态的:每周工作60小时以上、单休、24小时全天待命、在任务多的时候,一个律师可以连续工作48小时不睡觉,出差一个月里可能在家睡觉的次数不超过一周....
但当你身处这个行业的时候,你会发现这其实是很正常的。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从律师行业的特点来讲,律师行业的时间黏性非常大。这是一个需要和人打交道的行业,而你一天只有24小时,你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就意味着你要在不同的人身上花费时间。你没法把你的技能和特长带离给其他人。
对于律师而言,你可以提升你的单位时间、提高效率。但不论如何,你必须本人出现。你必须亲自坐飞机从一个城市飞到另一个城市、亲自去修改文件、亲自出现在谈判现场。
你没法摆脱时间对你的要求,这是律师行业的一个特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你必须付出时间、牺牲时间。
其次,从你自己的角度将讲,你要满足老板的期许和客户的要求,你要在律所给你的规划当中实现自己的发展,突破瓶颈,你就要做超出常人的付出和投入。这一切都源于你内在的观念和认知。
法律的工作特征要求律师把严谨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严谨”二字在很多人看来就是“无趣”,因此优秀的律师在很多人眼中都是变态的。
但“变态”的对立面,是“常态”。
你会辛苦、忙碌,但这种“变态”的付出,注定会为你带非“常态”可以得到的财富、机遇与精彩。
// 结语 //
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里面有一句话很有趣:
“当你的生活岌岌可危的时候,说明你的工作步入正轨了。当你的个人生活化为乌有时,恭喜你,你要晋升了。”
虽然这句话不完全正确,但确实反映出了一点:时间,看的见。你的努力与懈怠,最终都会在时间的某一点体现出来。
青年律师最大的资本就是时间,要舍得把时间换成资本,变得不可替代。
现在牺牲生活,总有一天你会发现,生活会找到你,机遇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