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7 01:05:40来源:法律常识
“看看周围的世界吧,它看上去似乎雷打不动、无法改变,但只要你找准位置,轻轻一触,它就有可能倾斜。”
——《引爆点》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著
在马尔科姆看来,尽管引起变革的力量存在缓慢积累的过程,但其发生往往只需一个简单的、出乎意料的事件[1]。
近来,变异新冠病毒德尔塔毒株出现在国内多个省市中,引起各地人们的警惕。随着疫苗的普及与防疫手段的成熟,目前疫情尚未对人们的工作生活产生太大影响。
但相较于一年前,法律人普遍在居家办公中看到的数字化转型契机,今年疫情卷土重来之时我们不妨看看,去年今日人们做出的那些预言如今都实现了吗?
管理:
线上办公模式短暂发展后,迎来线下回归
去年在“不得复工”与“自我隔离”的要求下,一些线上管理、办公软件随即被开发、利用起来,不少管理者看到了加速的线上化、数字化趋势,也开始了对虚拟律所、云端律所的探索。不少人认为,虚拟律所将成为法律科技的最终归宿。
在新的方向指引下,不少虚拟律所加快了扩张的步伐。去年2月,美国知名云端律所Fisher Broyles在伦敦开设分所,迈开海外扩张的步伐。2020年,其总创收达到了1.13亿美元,成为第一家跻身“美国200强”(Am Law 200)的虚拟律所。
英国虚拟律所360法律集团(360 Law Group)也在同一时间进入了美国市场,其目标是在全美50个州都形成服务覆盖。自2014年成立以来,该律所创收实现了较快增长,远超同期英国顶尖律所增长幅度。
中国在疫情之初便已迅速响应,包括用于远程管理、监督的办公软件,及配合在线庭审、客户沟通的相关应用程序。同时律所也加紧了云端布局。比如,瀛和利用区块链技术推出集管理、权益、协作于一体的KindleLaw数字化法律服务系统,金杜云办公室依托的云中子线上法律服务平台。今年3月底,德衡律师集团建立了首家互联网概念律所,宣称可实现律师办公的远程、智能、共享,并致力于实现迅速的规模扩张和无边界化。
远程化、数字化办公极大降低了律所办公场地开销及运营成本,也使律师的工作时间更加灵活。但目前来看,线上办公模式仅仅是特殊时期不得已采取的措施,线下办公模式仍然是无可取代的。
实际上,即便疫情尚未结束,美国律所的管理者仍希望迎来办公室的回归。谢尔曼·思特灵律师事务所采用了混合远程工作政策,要求员工每周二至周四到办公室上班。
线下办公的回归是必然的。远程办公使律师拥有更灵活的工作时间,同时也混淆了工作与生活,引起工作效率的低下。管理者也无法对下属的工作实现有效的监督。
在一些特殊情景下,线上沟通背后存在的数据泄露风险、安全隐患等也是互联网办公难以解决的问题。涉及诉讼、仲裁程序时,如何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双方当事人的公平等,也是线上化无法避免的问题。
从社会变革的角度而言,疫情的到来似乎并未促成行业变革到来,人们对于法律科技的探索也并非始于此。目前法律行业的数字化变革仅仅迈出了探索的一步,远程化办公仍无法成为普遍的办公模式。疫情于法律行业的影响,更多是在人们心中播下了灵活办公模式的种子,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律师行业的数字化进程也将不断推进。
人才:
裁员降薪与扩招涨薪并存
降薪、裁员往往是大部分营利性组织应对内部经济危机时普遍采用的方式。去年疫情爆发之初,裁员、降薪的论调便已在国际法律行业中蔓延。
单在去年3月底至4月初期间,陆续就有数十家国际律所宣布减少合伙人的利润分配以及律所内员工的部分奖金。美国知名律所贝克·多尼尔森(Baker Donelson)曾一度荣登美国“最佳雇主100强”排行,被视为员工最喜爱的律所之一。在面对疫情时该律所也声明将解雇部分员工,并强迫4%的员工休假。
与此同时,尽管中国律所未传出裁员的消息,不少律所仍表示第一季度在保证基层员工收入的前提下合伙人的收入有了不同程度的减少。
随着各国疫情防控的常态化,这一情况似乎并未持续太久。今年6月,美国法律媒体the American Lawyer分析了各国际律所上一财年数据,英国排名前50的律所在2019/20财年的净利润率在七年内首次跌破30%,而美国排名前200的律所则保持了35%以上的利润率,更在2020年一跃达到42%[2]。
中国方面的情况较英美两国而言更好一些。随着复产复工的有序进行,不少律所在后续几个季度迎来了业绩反弹,君悦、植德、汇业等多家律所纷纷保持了30%以上的创收增长,海华永泰、泰和泰等的个别分所业务创收增长甚至超过了60%[3]。
整体而言,与疫情爆发之处的悲观估计不同,三国法律行业创收尽管幅度不同但仍在增长。这些数据作为各律所雄厚的经济基础,为三国不约而同的“抢人大战”增加了几分底气。
最早在今年4月,达辉率先将其初级律师起薪提高至3万/月,在中国拉响了“抢人”的信号。后续几月,多家律所亦表示提高起薪标准。目前据不完全统计,起薪薪资超过3万的律所已有达辉、汉坤、方达3家[4]。
在美国,6月美邦宣布将一年级律师起薪上调至20万美元;达维紧随其后,亦宣布上调起薪至20.25万美元,超过美邦。不久之后,美邦再次提高了起薪标准,超过达维。美国多家律所也纷纷跟进,表示将提供与之相同的薪资水平。
英国律所也不甘示弱。高伟绅将英国初级律师的年薪升至10万英镑,与富而德持平,并超过英国安理的9.5万英镑。
如果裁员降薪代表律所在转嫁所内的经济压力,涨薪扩招则可能是律所度过经济危机的明显信号。这意味着疫情伴随的停产停工并未重创法律行业的发展。
危机成为了律所实现人才引进、优化的好时机:表现出色的律师得到涨薪待遇,表现欠佳的人员面临淘汰,再以“高起薪”吸引有潜力的年轻人才作为新鲜血液补充。
如此一来,所内竞争压力加大,律师活力也得到了激发,从而实现了人才结构的优化。
业务量:
短暂受挫后,迎来反弹
去年疫情爆发之初,智合曾就律师业务受影响的程度展开过调查。法院开庭延期、出行受挫,彼时争议解决领域律师受到的影响最大。有过半的律师认为疫情将会对其业务产生较大影响,14.3%的受访者则认为疫情对其业务具有严重影响。
(争议解决律师对疫情影响力的评估,数据来源;智合)
线上庭审的开展、复产复工随后打破了这种悲观的预期,各类民商事纠纷数量迅速反弹。据统计,2020全年全国律师办理诉讼案件达到了660.9万件,占案件总数的59.3%,创历年新高。
类似的变化也体现在美国法律市场中。根据汤森路透统计的美国法律市场数据,美国律师月度日均业务量自2月至10月期间普遍低于近两年的平均水平,疫情肆虐的4—7月是影响最为剧烈的月份,随后迎来反弹。
(美国2020年律师月度日均业务量与前两年均值对比,数据来源:汤森路透)
但美国与中国不同的地方在于,律师整体业务量较往年有所减少。就具体业务领域的需求量而言,除破产业务外,包括专利诉讼、税务、房地产、公司事务、劳务等在内的大部分业务量较上一年均在减少。
实际上,在汤森路透及其旗下公司Acritas的调研中,美国市场中客户端的法律需求与中国相似,均处于激增态势。之所以与律师业务量有着如此明显的差距,大多是因为客户的大部分需求要求对业务有深入了解并快速完成。这一部分需求往往由公司内部的法律顾问处理,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律师的部分工作。
同时,中美两国法律市场越来越重视数据安全、隐私保护领域。美国大中型律所开始积极招聘新的隐私和网络安全人才,并加强、完善所内的培训、晋升机会。中国律所也开始有意识地建立监管合规团队。比如,去年方达组建了合规及政府监管业务组[5];今年4月中伦正式成立合规与政府监管部[6];今年君合也将合规业务独立并做出调整。
普遍的远程、线上办公带来数据、隐私泄露的风险,激发了各公司的合规需求,这或许是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人才受到重视的一条重要原因。
尽管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对中美英三国法律行业的管理、业务产生诸多影响,但从结果来看,它既未如乐观主义者所愿让行业变革在瞬间来临,也没有想悲观者预期的那样重挫法律市场。
面对灾难、变革,人们总是在“头脑发热”后逐渐回归冷静。社会变革并非一蹴而就,这场疫情真正带来的革新或许在观念上的意义更甚于技术。但无论是哪一方面的变化,社会变革的进程或许才刚刚开始。
注释
[1]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引爆点:小行为如何产生大转变》(2000年出版)。
[2] The American Lawyer,As Profits Stagnate, the UK's Elite Can't Keep Up With US Peers,https://www.law.com/americanlawyer/2021/06/14/as-profits-stagnate-the-uks-elite-cant-keep-up-with-us-peers-405-84739/
[3]律新社:2020年疫情下,中国哪些律所创收实现逆势增长?,https://mp.weixin.qq.com/s/uPMQsaEV2-5my7I51rMpJg
[4]法律就业:方达涨薪至3.2w,领跑内所薪酬榜!,https://mp.weixin.qq.com/s/hN7GgpkpA9tRGj3rseAlcQ
[5]《方达建立合规业务组》,https://law.asia/zh-hans/%E6%96%B9%E8%BE%BE%E5%BB%BA%E7%AB%8B%E5%90%88%E8%A7%84%E4%B8%9A%E5%8A%A1%E7%BB%84/
[6]《中伦设立合规与政府监管部》,https://mp.weixin.qq.com/s/MmoBeXfshv6tE66i_0VT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