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8 02:21:49来源:法律常识
推进“多元调解+速裁”机制改革 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
“我们是企业退休职工。以前,为了向公司讨要过节费、取暖费福利,我们跑完劳动仲裁、跑法院,最后还要跑执行,一年要跑十来趟,前一年官司刚打下来,第二年又接上了!这上岁数了,别说打官司,光这年年跑,我们都吃不消!”
潘奶奶今年73岁了,为了过节费、取暖费等福利待遇,她和300多名老同事没少跟退休前所在企业打官司。按照法律程序,企业如果不按期发放福利,职工们就只能通过司法程序索取。但北京东城区法院创新建立的“和立方”工作模式,改变了这一现状。更多简易纠纷在源发地“一站式”调解化解,有力回应了人民群众高效、便捷、低成本解纷的朴实愿望,法官也被百姓亲切地称呼为“背包法官”。
“这两年,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在街道设了和立方工作站,法官上门调解,我们跑一趟就把事儿全解决了,调解完法官还帮着催款,真是太方便了!”提起“和立方”工作机制,潘奶奶赞不绝口。
北京东城区法院“和立方”工作机制,将诉调对接工作站设在行政机关、街道社区、行业协会等离纠纷最近的地方,充分整合了行政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等多元解纷力量,6000余起纠纷未诉先调,3600余起纠纷一站式化解,法官进站指导调解,有效形成源头解纷合力,北京法院多元调解机制跑出“加速度”。该案例还被评选为北京法院十大典型案例之一。
为增加工作透明度,北京法院还在立案大厅向当事人公开《“多元调解+速裁”工作流程图》《多元调解阶段流程图》,方便人民群众监督。
刚刚与被告达成调解协议的刘女士说:本来想着问问立案法官我的案子能不能调解,怎么调解。结果一走进北京大兴法院诉调对接中心,就看到了《“多元调解+速裁”工作流程图》《多元调解阶段流程图》,上面的调解流程一目了然,再清楚不过了,于是到窗口直接申请了诉前调解。没过几天,就接到了调解员的电话,真是方便。给北京法院的调解工作点赞!
推动调解资源一站汇聚。目前全市有15家基层法院新建面积共计5.8万平方米的诉调对接中心场地,成为一站式服务的主阵地。
2018年11月,北京顺义法院建成全市首家独立办公“诉调对接中心”,该中心整合社会解纷资源,入驻婚姻家庭、劳动争议、道路交通、物业纠纷、商事纠纷、行政争议等专业化调解组织,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律师调解、行业调解、专业调解等诉前解纷作用,形成诉前调解、立案、速裁审判分层递进、诉非衔接、繁简结合、衔接配套的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北京顺义法院被最高法院确定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示范法院。
正在北京顺义法院诉调对接中心参与调解的周女士深有体会地说:“前些年,来法院起诉,就算想调解,也得一步一步来,等法官安排好了案子,才能开展调解工作。现在变化非常大,拿着起诉状和材料到诉调对接中心就能享受到一站式服务,在宽敞明亮的大厅一窗通办窗口完成立案,直接进入调解中心进行调解,如调解成功,调解员告诉我当天就能领取调解书,整个诉讼的流程非常顺畅。立案时候因为材料需要修改,我还担心要多跑路,没想到当场在工作人员指导下,通过一应俱全的智能化设备,很快解决了问题。整个流程给我的感觉就是四个字——便捷、高效,真是无缝衔接,让我切身感受到法院的司法为民是真正落实到了行动上,让我们老百姓受益。”
陈先生的父亲患了癌症,正在化疗,但是包工头一直不肯给工钱,父子俩“急得每天都睡不着觉”。为父讨薪的陈先生来到了北京房山法院多元解纷诉调对接中心寻求帮助。在登记服务台工作人员的引导下,陈先生选择了通过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化解矛盾的方式。5天后,在北京房山法院多元解纷诉调对接中心,双方达成调解协议,陈先生拿到了父亲期盼已久的工资,解了治病的燃眉之急。调解结束后,陈先生激动地说:“没想到我能这么快为父亲讨回公道,多亏了法院能够体谅老百姓的难处,把我最期盼解决的难题给快速解决了,这回我们父子俩心里的一块石头可落地了!”
2021年5月,北京房山法院多元解纷诉调对接中心、房山区司法局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同时挂牌启用。辖区内非诉解纷力量,包括人民调解、行业调解、行政调解、律师调解、检察E站等开放式入驻,实现了非诉解纷途径与诉讼解纷途径从机制到场地的无缝对接,建立了区委统筹下的区级非诉纠纷解决平台。同时,“两中心”也整合了立案、诉讼服务、速裁团队的力量,形成了完整的包括非诉解纷、立案、速裁快审的一站式全链条解纷模式。成立半年多来,已有近5000件矛盾纠纷通过非诉途径化解,占全部解纷总量的近四成。该项举措系房山区区级为民办实事三项举措之一,亦作为全市市域治理现代化典型经验推广。北京房山法院同时获评全国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单位。
除了现场调解外,北京法院还积极开展线上调解工作。
“远程视频调解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调解成功后,某期货公司代理人喻律师竖起了大拇指,感叹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被告在外地也不想来北京,但线上调解及时化解了我们的矛盾。”
这是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通过远程视频调解室,依托北京市人民法院网络调解系统,实现了人民调解员、双方当事人跨地域连线,线上化解纠纷的生动实践。自远程视频调解室建设以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已经一站式诉前化解了多起民商事纠纷,总标的额达约11亿元。
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与市司法局紧密合作,选取57个街乡人民调解委员会作为首批试点,实现全市16个辖区基层法院及其派出法庭与街乡人民调解组织诉调对接的全覆盖。
加强重点领域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紧紧围绕首都功能定位,在国际商事、金融、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专门诉源治理机制。为更好服务保障北京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为国际商事纠纷当事人提供一站式纠纷解决服务。
在某国W公司与我国北京Z公司签订某品牌KN95杀菌口罩订购合同纠纷一案中,双方当事人表示,“法院在充分尊重了我们选择调解方式解纷的权利,将案件引导至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选派专职调解员进行一对一调解,最终达成和解协议,帮助我们顺利解决了困难”。目前该中心已调解纠纷153件,调解成功11件,涉标的额6.4亿元。
为服务保障北京市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建设和国家金融战略实施,与金融监管部门合作,在北京6家试点法院、14家金融机构上线运行中国首个金融案件多元解纷一体化平台,构建金融纠纷递进式一体化多元解纷模式,实现金融纠纷在线诉调对接,实现全流程在线区块链存证、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电子送达、电子卷宗随案生成等功能。自2020年12月运行以来,运用区块链技术在线存证4万件,成功调解金融纠纷6315件,该机制被中国商务部评选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最佳实践案例”。
作为北京法院金融案件多元解纷一体化平台6家试点法院之一,北京西城法院积极探索,主动出击,整合资源,依托该平台推出“金融纠纷诉前调解+一站式司法确认”机制,一年以来,在诉前化解纠纷4000余件,帮助上千余名群众免于陷入诉累、避免失信、走出困境,帮助金融机构成功回款数亿元,为各方节省诉讼费用千万余元。
身在外地的刘女士在人脸、短信身份双重识别后,通过一体化平台与银行代理人隔空签署了减免分期的还款方案,并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在法院电话回访时,她表示:“真没有想到,在法院的沟通下,我不仅得到了减免方案,让我能够通过努力工作积极还款,还可以无须前往北京应诉,选择自己方便的时间签署协议。”
为更好服务保障数字经济发展和网络空间治理,与市版权局合作,运用区块链技术,打造了版权链—天平链协作治理平台,从源头上减少版权类纠纷,被称为司法和技术赋能产业的变革性创新。深化北京地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与诉调对接工作,与市知识产权局联合制定《关于深化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加强诉调对接工作合作备忘录》。
近年来,北京法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一体推行“多元调解+速裁”工作,建立统一管理部门、统一调解员管理使用和培训、统一工作流程、统一信息系统的“四个统一”工作模式。2021年,北京法院持续深化“多元调解+速裁”机制建设,积极拓展线上线下解纷服务,努力让群众“只进一扇门,一站解纷争”。
加大工作机制宣传力度。为了增进当事人对“多元调解+速裁”机制的了解,北京法院连续第四年召开北京法院“多元调解+速裁”工作暨多元调解“十大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举办北京市法院“十佳”“优秀”“先进”调解速裁团队、特邀调解员评选活动。
深入落实立案登记制改革 努力维护当事人合法诉权
正在居家隔离的张女士,刚通过北京互联网法院电子诉讼平台成功立案。她激动地表示,互联网法院“24小时不打烊”在线诉讼模式,不出家门就能立案,既避免给祖国防疫事业“添堵”,又解决了疫情期间的诉讼“刚需”,真是太便利了!作为环保人士,也很认可无纸化立案模式,为互联网法院点赞!截至日前,互联网法院立案申请100%在线提交,当事人通过注册的手机号即可查收立案审核结果,一次也不用跑法院。
北京高院专门制定了《北京法院网上立案工作办法》,明确规定当事人通过网上立案提交的起诉材料,在立案、审判、执行阶段不需要重复向法院提交纸质版。同时,提高对网上立案申请审核的效率,规定法官应于系统接收起诉材料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对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及时登记立案,进一步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制化营商环境。北京市高级法院网上预约立案为直接立案,在全市法院形成网上立案、邮寄立案、窗口立案、电话咨询全面畅通的诉讼渠道,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诉讼权利。
本文转自法庭内外杂志2021年第12期
编辑:姚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