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找房产律师,什邡找房产律师咨询

时间:2022-12-20 04:15:35来源:法律常识

36岁的邱萍突然瘫软,倒在地上,虽然意识清醒,但手脚无力。随后,丈夫汪迁紧急开车将其送往四川什邡市人民医院救治,让他未曾想到的是,这次入院治疗成了另一场“噩梦”的开始……

在什邡市人民医院救治了一天,邱萍因病情危重又被转院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治疗。其间几次经抢救保住了生命,但最终邱萍处于“睁眼昏迷”的状态,俗称“植物人”。

汪迁说,他们对最初接诊的什邡市人民医院处置方式存疑,“(急诊)主治医生朱某带着孩子上班,误判了患者病情,错误使用药品,医务人员严重失职,导致了严重后果。”

汪迁介绍,当时护士给妻子邱萍输入的是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后来经检查,我妻子是低钾血症。我们查了资料,低钾血症患者是不能输入葡萄糖氯化钠补液的。”而且过了一会儿,邱萍突然抽搐,主治医生判断认为“羊癫疯”发作,“他们给邱萍使用了镇定剂‘地西泮’,导致她发生严重的缺血缺氧性脑病。”

对此,什邡市人民医院回复称,主治医生朱某的孩子是到急诊科因病就诊,这并不影响他对患者邱萍的处置。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俗称“糖盐水”,它是急诊科常见的用药,主要是建立静脉“通道”。“当初在给病人(邱萍)用的时候,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患者是低钾血症。唯一的禁忌,就是糖尿病患者我们不能用这个药。所以我们认为这一治疗措施没有太大问题。”

对于家属质疑医生使用镇定剂“地西泮”,相关科室负责人表示,医生是否处置得当,家属可以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程序。若有证据证明医院有责任,医院不会回避责任。

1月6日,什邡市卫健局就汪迁“投诉医务人员玩忽职守”的信件进行回复称,建议汪迁通过第三方鉴定明确相关责任,或通过司法诉讼维护合法权益。

36岁妈妈瘫倒入院治疗后成“植物人”家属质疑医生玩忽职守 医院回应了

↑邱萍生病治疗前后

①〖发病〗

妻子突然瘫软倒地

辗转多家医院救治 被评判为“植物人

2021年9月23日早晨,四川什邡,36岁的邱萍突然全身瘫软,手脚无力而倒地,但意识清醒。丈夫汪迁赶快开车将她送往什邡市人民医院接受救治。

当天8时05分,邱萍被送到什邡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由转运平车送至抢救室;8时08分,汪迁给妻子挂号。值班医生朱某在接到患者后进行了处置,并安排护士给邱萍输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在输液过程中,邱萍根据医嘱去做抽血和CT检查,之后回到急诊科观察室。在休息过程中,邱萍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

汪迁向红星新闻记者介绍,当时家属立即去找值班医生朱某,但朱某没在科室,“询问护士,护士说去找,等了七八分钟不见人影。”随后,邱萍突然抽搐,家属又去找医生,在门口碰见医生。“朱某认为是羊癫疯发作,说抽一会就好了。”随后,邱萍被注入地西泮注射液(可用于抗癫痫和抗惊厥),很快意识丧失。

36岁妈妈瘫倒入院治疗后成“植物人”家属质疑医生玩忽职守 医院回应了

↑8时25分,邱萍被送去进行CT检查

汪迁提供的一份由什邡市人民医院出具的《急诊科危重病人抢救记录》显示,对邱萍的诊断为,1:晕厥待诊:心源性?脑源性?其他?2:高血压2级高危;3:低钾血症(重度) 4:心脏停搏复苏成功。

抢救经过显示,“入院时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无特殊异常,建立静脉通道补液后由抢救室转入留观病区继续观察。9时19分患者出现意识丧失,立即予以安置口咽通气管,请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内科、重症医学科和麻醉科急会诊;9时22分予以静脉推注地西泮注射液10毫克;9时28分患者自主呼吸消失,立即予以徒手心肺复苏。9时32分气管插管成功后,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并同时持续萨博胸外心脏按压;9时43分、9时48分,两次进行电除颤;10时13分,患者生化检测结果提示病发前血钾2.4mmol/L(正常值是3.5-5.5mmol/L),立即予以静脉快速滴注氯化钾纠正低钾血症。

当天,经过抢救,邱萍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

因病情危急,邱萍于第二天,即9月24日11点左右转诊至川大华西医院救治。在该院,邱萍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治疗,其间几次病危,经抢救保住了生命,但经专家会诊,邱萍较大可能持续处于植物样生存状态。川大华西医院出具的一份《出院病情证明书 》显示,患者邱萍出院诊断为缺血缺氧性脑病;昏迷状态;呼吸衰竭;呼吸心跳骤停(CPR术后);心、肝功能不全;肺部感染;低钾血症;高血压3级极高危等。

11月24日,从川大华西医院出院后,汪迁将妻子送到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进行康复治疗,于12月14日出院。之后,邱萍被转到德阳市人民医院康复治疗至12月25日出院,随后又转到顾连康复医院做康复治疗。

如今,邱萍仍在治疗过程中,经专家会诊评判为植物人状态。

②〖质疑〗

家属认为急诊医生“玩忽职守”

误判病情等 导致严重后果

由于对最初接诊的什邡市人民医院的处置方式存疑,在全力救治妻子的同时,汪迁也聘请了律师,准备通过行政投诉和法律手段维权。

其一,汪迁向什邡市市委、什邡市卫健局投诉什邡市医院以及主治医生朱某“玩忽职守”一事。汪迁认为,在邱萍的救治过程中,该院存在严重过错,导致患者发生严重缺血缺氧性脑病,虽经抢救保住了生命,但已成植物人状态。

汪迁介绍,邱萍在什邡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治疗期间,根据监控显示,值班医生朱某带着自己的孩子上班,其间,朱某女儿进入过抢救室。此外,朱某还两次离开急诊科,一次8分钟左右,一次10多分钟。

“值班医生没仔细询问病情,盲目给患者输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汪迁表示,患者(邱萍)根据医嘱去做抽血和CT检查后回到急诊科观察室,觉得不舒服,他们家属找值班医生,等了七八分钟也不见人影。“后来患者突然抽搐,家属又去找医生,才在门口碰见医生。医生朱某简单判断后认为是‘羊癫疯’(癫痫)发作,错误使用了‘地西泮’镇静。 ”

家属咨询专业医疗人员得知,患者后经血常规检查为低钾血症,是不能输入葡萄糖氯化钠补液的,若输入,会加重低钾血症,严重即可引起心脏骤停的后果。因此,家属认为,患者引发心脏骤停,突发意识障碍后,值班医生又给患者使用了“地西泮”,“该药为镇定剂,降低心律,本来已经开始心脏骤停,在使用镇定剂的情况下,只会加速心脏骤停。”

汪迁说,因为医生的误判,加上发生突发情况,医院没有启动应急机制,导致了严重后果。“当天9点24分报告出来是低血钾症,医院有应急机制(检验室电话报告),但没有启动;9点28分,邱萍心脏骤停,医生10点15分才补的钾,这是违反了制度的。”

此外,家属还反映,事发后,他们多次前往医院复印病历,但几次的病历均不一致。

36岁妈妈瘫倒入院治疗后成“植物人”家属质疑医生玩忽职守 医院回应了

↑2021年9月23日8点05分,意识清醒的邱萍被送到急诊科

③〖说法〗

医院:第一时间进行了处置

如果无法协商,建议走司法途径

2021年12月31日,是邱萍昏迷的第100天。汪迁再次来到什邡市卫健局和什邡市人民医院了解投诉的处理进展。

对于汪迁提出的质疑,红星新闻记者前往什邡市医院进行了解。该院负责处理此事的高姓、肖姓两名科室负责人对此事进行了回应。

“当天医生(朱某)不是带娃娃上班,是他的孩子到医院看病。”该院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当天朱某的女儿到医院急诊科找父亲,她是其家属带着来医院的。在急诊科抢救室短暂停留后,孩子被家属带到儿科找医生开药后,由家属带离医院。

在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工作人员拨通了朱某电话,询问当天是哪位家属带着孩子到的医院,朱某表示,“应该是我妈。”

院方认为,朱某的孩子到急诊科找父亲一事,不影响他对患者邱萍的处置。

此外,院方表示,当天朱某是急诊科住院总值班,两次离开急诊科是随120出诊,并有证据证明他随车出诊。相关科室负责人解释,当天值班医生3人,实行AB岗,朱某出诊后,有突发情况,其他两位值班医生可以补位。“他并不是擅离岗位。”

对于给邱萍输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一事,院方工作人员表示,“挂的是250ml,但实际上,到她(邱萍)出现状况,整个糖盐水输进去可能只有70ml左右。”

院方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俗称“糖盐水”,内含5%葡萄糖与0.9%氯化钠,它是急诊科常见的用药,主要是建立静脉“通道”。“当初在给病人(邱萍)用的时候,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患者是低钾血症。唯一的禁忌,就是糖尿病患者我们不能用这个药。所以我们认为这一治疗措施没有太大问题。”

对于家属质疑医生使用镇定剂“地西泮”加速心脏骤停的质疑,“这个问题找专业医生解释好些。”相关科室负责人表示,当时患者全身抽搐,医生判断后认为是癫痫发作,使用了“地西泮”,至于是否处置得当,家属可以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程序。

此外,家属质疑突发状况后,医院没有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院方表示,第一时间进行了处置。

院方相关科室负责人表示,目前双方沟通渠道是畅通的,事发后,院方也积极配合处理善后事宜,处置医疗纠纷的途径,一是双方自愿协商,二是行政调解,三是医调委员调解,四是司法诉讼。医疗事故鉴定及司法鉴定是确定责任的方式,供双方选择。如果双方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建议走司法途径。

院方表示,如果通过鉴定证明医院有责任,医院不会回避,将承担相应责任。

④〖回复〗

卫健部门:不能判定玩忽职守

但存在急诊科抢救室门禁不严现象

1月6日,什邡市卫健局就汪迁“投诉医务人员玩忽职守”的信件进行回复。

来自什邡市卫健局消息,2021年12月16日该局收到投诉后,工作人员于12月20日、12月31日通过查看医院监控以及询问医院进行调查,并于12月24日通过电话、12月31日通过面谈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

就汪迁提出的“医务人员玩忽职守”问题,经查看医院监控,患者邱萍于2021年9月23日上午8时05分到什邡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由转运平车送至抢救室,经医生处置后,于8时24分离开抢救室做相关检查。8点14分当值医生孩子到急诊科就诊,当值医生在抢救室给孩子测量体温,8时23分,急诊医生与孩子离开抢救室,8点28分,小孩离开急诊科。8时33分,患者邱萍检查结束后返回抢救室,当值医生立即为患者进行诊治。

经调查,该急诊科医生的小孩因生病到医院寻找父亲,并在急诊科抢救室停留。急诊科医生处置完患者后将小孩带离急诊科,于急诊科出口外交给其家属到儿科就诊。小孩在儿科就诊情况,经查,有就诊记录,并经主诊医生证实。“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还不能判定该医生存在玩忽职守情况。但是医院确实存在急诊科抢救室门禁把控不严,让非诊疗人员进入的现象。我们已要求什邡市医院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严格落实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杜绝此类违规现象再次发生。”

关于认为患者心脏骤停的后果是否与什邡市人民医院急诊医生疏忽大意有关,什邡市卫健局建议汪迁通过第三方鉴定明确相关责任,或通过司法诉讼维护合法权益。

36岁妈妈瘫倒入院治疗后成“植物人”家属质疑医生玩忽职守 医院回应了

↑针对汪迁的投诉,什邡市卫健局进行了回复

⑤〖家属〗

丈夫忙着救妻 儿女由亲属暂带

希望法律能给一个公正的解答

“你看,我老婆有一双大眼睛,好漂亮,我们一家原来是多么幸福。”2021年12月31日,拿着妻子的照片,汪迁对红星新闻记者说,邱萍也是什邡本地人,原来在九环线做导游,后来两人相恋结婚后,邱萍放弃了导游工作,回到什邡和他一起做小生意。

“工作和生活,里里外外都是她在打理,我很少操心。”汪迁称,邱萍漂亮又能干,他们开了两个铺面,一个在德阳,一个在什邡,是某品牌的总代理,平时妻子打理门面,他做一些工程项目。

未曾料到的是,当家庭和事业刚有起色,妻子邱萍却因为突发疾病到什邡市医院救治后,至今昏迷已100多天。

36岁妈妈瘫倒入院治疗后成“植物人”家属质疑医生玩忽职守 医院回应了

↑汪迁展示妻子之前的照片

妻子发生意外后,所有的事情都落在了汪迁身上,他不仅要打理门面,还要照顾孩子、为妻子寻医问药,好在亲友们为他分担了一些。

1月3日,汪迁最终带着女儿前往成都看望妻子,告诉了实情,也希望用家人的爱唤醒她。视频中,汪迁的小女儿不停呼喊“妈妈、妈妈,快醒来!”其间,也许是感受到了女儿的呼唤,邱萍的眼睛微微动了两下。一旁,汪迁泪流满面。

为了让妻子能够醒来,汪迁带着妻子辗转多家医院进行治疗,还慕名到北京拜访中国脑昏迷促醒中心创始人焦辉教授那里去请求帮助。

汪迁向红星新闻记者介绍,现在妻子仍在治疗过程中,目前花费50万元左右,医保报销了20多万,后续治疗费用尚不可估计,“经专家会诊评判,较大可能为植物人状态,除非有奇迹发生,即使醒来,生活都无法自理,智力低下。”

他说,“我会竭尽全力救治妻子,娃娃至少有个妈,哪怕她是植物人。”

汪迁介绍,接下来是春节阖家团圆的日子,一家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邱萍早点醒过来。他也表示,将维权到底,希望法律能给一个公正的解答。

红星新闻记者 王明平

编辑 于曼歌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36岁妈妈瘫倒入院治疗后成“植物人”家属质疑医生玩忽职守 医院回应了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刑事案件 交通 车祸 工资 补助费 债权 打官司 伤残 程序 北京十大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搜狐 鉴定 条件 拆迁人 期限 兵法 找律师可靠吗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