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0 10:02:36来源:法律常识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周文丹 共享联盟岳林街道微融站 吴晓琳
“卓老师,帮我看看这张借条有没有效?”“好,我来看看。”周二一早,奉化岳林街道秀水社区居民卓存通,正在家中接待来自莼湖街道的一位求助者。
每周五上午,在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室“坐诊”免费解答法律咨询;日常家门常打开,随时接待上门求助的市民;手机“热线”24小时开通,平均每两天一个电话咨询,这是76岁老人卓存通的日常。
免费解答法律咨询、热心调解邻里纠纷,周而复始,这一坚持就是40年。问起是什么支撑着他几十年如一日,卓存通笑着说是“因为喜欢”。
卓存通是名退休教师,少时就爱打抱不平,维护正义。“爱看书,尤其喜欢嫉恶如仇、快意恩仇的侠客形象。”因为喜欢法律,参加工作后,他开始自学,多次前往律师事务所学习、参加各种培训。上世纪八十年代,奉化区松岙乡(现为松岙镇)成立法律服务所,卓存通利用学校节假日时间前往服务所义务兼职,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他还是奉化区司法局第一届法制宣传员。尽管曾被人笑话“多管咸浆(闲账、闲事)”,然而多年他仍初心不泯。
慢慢的,“卓老师”的名声传开了,来寻求调解矛盾的也多了。遇上求助人不方便上门的,卓存通还登门送“服务”。卓存通说,调解矛盾没有秘诀,唯一的就是要耐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次我去溪口镇为两位村民调解纠纷,从下午3点一直聊到凌晨3点,听双方诉苦、抽丝剥茧,终于化解了矛盾。”
2019年,在秀水社区牵头下,卓存通的“橙实”法律服务工作室成立了,每周五上午为他的固定“坐堂”时间;每个月10号,他还会在社区的“阳光十号”志愿集市上开展法律咨询。不过日常只要没事,他几乎天天都来工作室,充电法律知识,接待求助市民。
家门口的“律师事务所”,贴心又温情。“上门咨询的多是遗产继承、欠款追偿、代写遗嘱等跟市民生活相关的事。能调解的,我都劝他们尽量不要打官司。”几十年来帮助了多少市民解决了多少起身边的“麻烦事?卓存通说,早就不记得了,只知道这些年朋友多了,也认了几门“亲戚”。
卓存通说,如今社区有法律服务工作室这个平台为他延续所热爱的事业,他将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直服务下去,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更多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