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0 10:31:40来源:法律常识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于2021年1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修改之后,对于来官司来说,要花的时间会更长还是更短呢?本文结合修改后的民事诉讼程序,拟从一般民事案件出发,对诉讼需要花费的时间进行说明(暂不考虑特别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等)。
第一步 诉前准备
主要包括自力救济、咨询律师和办理委托手续、撰写起诉状、搜集整理证据、签字确认等工作。案情简单的情况下,这部分工作只需要几天甚至当天即可完成,但有些案件则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比如说,因机构分立合并等需要明确诉讼参与主体的;本次诉讼需要以其他尚未结案的诉讼为前提的;需要律师帮助调取证据,甚至需要到异地调取证据的;进行财产保全需要保险公司出具保函尚未出具的;当事人治疗活动尚未结束,或委托鉴定未完成的;当事人不愿意因本案进入诉讼程序影响与对方尚在进行的其他经济活动的,等等。如果出现类似情况,对何时能够启动诉讼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最长花费时间:1天及以上
第二步 立案
准备好起诉材料以后,就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了。就浙江省内而言,目前比较便捷的方式是通过“浙江移动微法院”微信小程序填写有关案件信息,并扫描上传有关起诉材料即可,具体操作可以参考笔者出的图文教程,包教包会。提交以后,法院工作人员会对起诉材料进行审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将予以退回,我们需要按要求修改后重新提交。对于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作出不予受理裁定书;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此外,对于法律关系简单且可能调解的案件,在立案登记前,法院可以引导当事人按照诉前引调程序解决纠纷。如果在这一阶段,您和对方能够达成调解协议,那么恭喜您,您的案子只花了不到1个月时间就处理完毕了。后续只需要双方主动履行即可,如果对方拒绝按照调解协议的约定履行,您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强制执行申请。但是,如果30日期限内不能达成调解协议的,法院会进行登记立案。
最长花费时间:7日~1.5个月及以上
第三步 一审
1.送达
到这一步,您的案件已经立案了。法院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您提交给法院的起诉状副本以及应诉通知、举证通知、合议庭组成人员通知、诉讼风险提示、开庭传票等材料送达给被告。在这一阶段,容易发生的问题是无法有效将诉讼材料送达给被告,从而影响诉讼进度。主要原因有被告实际地址与户籍地、注册地不一致,且原告未提供实际地址或联系方式的;被告拒收或“躲猫猫”逃避的;被告下落不明,不能通过电子送达、邮寄送达、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转交送达等方式送达的,等等。那么找不到被告,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可以采取公告送达的方式送达,在修改前,公告期为60日,但是修改之后,现在只需要30日了,直接缩短一半。如果30日公告期还嫌长,没关系,双方还可以通过提前约定送达方式的形式,防止出现因无法送达影响诉讼。以买卖合同纠纷为例,送达条款的参考写法如下:
双方一致同意,任何一方在本合同中载明的住所、手机号、微信号、电子邮箱等通讯地址均可作为送达催款函、对账单、法院送达诉讼文书的地址。通过邮寄方式送达的,因该地址无人签收或拒绝签收、载明的地址有误或未及时告知变更后的地址,导致相关文书及诉讼文书未能实际被接收的,相关文书及诉讼文书退回之日即视为送达之日;通过电子方式送达的,以一方电子设备中成功发送的时间为送达时间。
2.开庭
送达成功后,法院将安排时间开庭审理,有关开庭的注意事项,也可以参考笔者出一期关于开庭注意事项的教程。通常情况下,在送达起诉状副本时,已经送达了开庭传票。但有时会因为工作安排、疫情防控以及其他因素影响,重新对开庭时间调整。一般的案件,法院只需安排一次开庭即可。但有的重大复杂案件,可能需要多次开庭才能审理结束。
3.判决
开庭结束后,法院根据案件情况可以当庭或择期宣判,但不应超过审限。关于审限,根据具体的审判程序不同有所区别。
(一)小额诉讼程序
适用条件:
第一百六十五条:“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金钱给付民事案件,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五十以下的,适用小额诉讼的程序审理,实行一审终审。
“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前款规定的民事案件,标的额超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五十但在二倍以下的,当事人双方也可以约定适用小额诉讼的程序。”
除外情形:
第一百六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下列民事案件,不适用小额诉讼的程序:人身关系、财产确权案件;涉外案件;需要评估、鉴定或者对诉前评估、鉴定结果有异议的案件;一方当事人下落不明的案件;当事人提出反诉的案件;其他不宜适用小额诉讼的程序审理的案件。”
审理期限:
人民法院适用小额诉讼的程序审理案件,可以一次开庭审结并且当庭宣判。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两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但是,如果发现案件不宜适用小额诉讼的程序的,应当适用简易程序的其他规定审理或者裁定转为普通程序。
此外,小额诉讼程序属于一审终审,也就是说,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结的案件不存在上诉的问题,判决送达生效后,如果对方当事人在判决确定的期限内不履行,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了。在原民事诉讼法中,小额诉讼程序规定在第162条,虽然也规定了一审终审,但从审限来说,同简易程序一样,都是3个月,比新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般情况长了一个月。
最长花费时间:2个月-3个月及以上
(二)简易程序或普通程序
如果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但有些案件不能适用简易程序审理,需要适用普通程序审理。如果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情况是不计算在审限内的,主要包括案件公告、鉴定、审计、评估的期间; 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和处理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的期间;诉讼中止的期间。
最长花费时间:3个月及以上
第四步 二审
通过简易程序、普通程序审理后,当事人拿到了判决书,即使法院判决完全支持了自己一方的诉讼请求,也不能高兴太早,因为此时判决书还没有生效。一方面,除了小额诉讼程序以外,我国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此时还在上诉期,对方有可能提出上诉。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64条的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判决本身仍然需要公告送达的,还需要再次经过30日公告期,才视为送达。然后再经过15日的上诉期,判决就生效了。
如果任何一方在上诉期内提出上诉,二审程序就启动了。在二审程序中,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且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最长花费时间:3个月及以上
第五步 执行
判决生效以后,如果对方不履行生效判决,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两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首先,还是要立案。这里指的是执行立案,需要在确认判决生效的情况下,撰写执行申请书,写清楚执行依据和需要执行的内容。同时提交当事人身份信息、执行财产线索、送达地址确认书、执行款发放确认书和委托手续等材料。法院审查通过后,对符合条件的申请,在7日内予以立案。然后,正式进入执行程序,法院一般会在6个月以内执行结案。最后,如果到时判决的内容仍然没有全部执行完毕,常见的情况是发生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法院穷尽财产调查措施、财产流拍等情况的,可以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方式结案。那么在案件以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方式报结后,如发现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申请执行人申请或者人民法院依职权可以恢复执行。
此外,执行程序中,还可能发生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执行异议,或提起执行异议之诉。如果执行异议理由成立的,将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最长花费时间:6个月及以上
总体来说,民诉法修改后,在小额诉讼程序、公告期、独任审理、电子送达等方面作了修改,对于提高审判效率将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