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4 04:51:29来源:法律常识
总有一束光,照亮黑夜。
近年来,奉贤党员领导干部始终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抓手,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和检验标准,创新实施“萤火虫”工程,号召全区党员干部大力弘扬“奉信、奉贤、奉献”城市精神,像“萤火虫”一样,点亮夜空、凝聚力量、给人希望,以工作“辛苦指数”换来人民“幸福指数”,做到“党有号召、我有行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暖一座城。
突出“人性化”,绘就“最大同心圆”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绘出民生发展的“最大同心圆”是奉贤党员干部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最关注、最迫切的问题中,奉贤区把民心工程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把民生需求转化为增长潜力,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感受度。
区人社局在“萤火虫”工程推进过程中,关注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人员、低收入困难家庭等社会中迫切需要就业关怀的群体,实施“梦圆小康就业券”制度。各街镇通过深入排摸、严格审查后,建立特殊困难待就业人员的数据底册,再联系企业明确招聘需求,精准匹配岗位。其中,南桥镇“盘活”51家企业,共推出585个岗位,所有持有就业券的人员均优先得到了录用。
民有所需,我有所应。针对全区6万家中小民营企业亟需法律领域服务时,奉贤组建了由百名律师组成的“企业法治体检”志愿团,发挥律师专业特长和实践优势,深入园区、企业开展走访,瞄准企业法治需求,前移法律保护关口,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帮助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健全管理制度,防范法律风险,化解矛盾纠纷。
而针对那些注册在奉贤,业务“离岸”的企业,奉贤还进一步联合互联网公司,开发出“贤城法宝”微信小程序,将法律服务资源搬上云端,创建奉贤区律师涉企公益法律服务线上值班室,为中小企业提供实时、方便、快捷的线上法律服务,真正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打通企业法律服务需求的最后一公里。
突出“人文化”,营造“诗意的栖居”
让人民幸福是“国之大者”。为了人民生活品质提升和居住环境改善,奉贤区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天然的生态资源,通过“萤火虫”工程全力打造让群众诗意栖居的生活“秀带”。
奉贤新城中心的上海之鱼景观区域建成后,有市民反映景观区域虽然很好看,但缺少便民设施,买水、上厕所、歇脚均不方便。通过前期调研、排摸群众需求,相关部门迅速制定了项目建设方案,15座集合各项便民功能的移动驿站已沿着上海之鱼湖边陆续布点完成,大大增强了市民游览的体验感。
在乡村,区地区办在农村地区试点推行“生态村组·和美宅基”积分制,描绘“乡村让城市更美、乡村比城市更美”的美丽画卷;区文旅局通过引入高品质展演、赛事,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在年内举办100场“美丽奉贤”高质量文化演出,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建筑可以阅读、街区适合漫步、城市充满温度,不再是梦想。
突出“人情味”,照亮“沉默的少数”
只要是有民众期盼的地方,总有贤城的“萤火虫”在发光发热,让“沉默的少数”也能感受到“人情味”的温暖。
奉贤区持续实施圆梦行动,党员干部带头,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已累计圆梦2万余个,使180万人次从中受益,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持续推动老百姓家门口的“青春里”养老社区建设,庄行镇浦秀村、存古村,西渡街道五宅村等多处“青春里”养老社区陆续投入使用,社区内的长者照护区、康复室、日间照料中心、长者食堂、洗衣房、公共浴室、娱乐区等功能安排一应俱全,让一些需要专业机构护理但又不愿离乡的老人,实现了“住得近、住得起、住得惯”的家门口养老愿望。
未来,奉贤还将以“萤火虫”工程为抓手,积极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向广度拓展,真正拿出推动实事项目的奉贤方案。
记者:孙燕
编辑:戴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