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4 05:04:14来源:法律常识
“律师我问你个事”
“我Xxxx应该怎么办”
“咨询收费的”
“什么?咨询要收费?”
律师本质上不是咨询行业,而是代理。
这是一件早该参透的事儿,然而包括很多很多我认识的优秀的前辈,都没有弄明白这里面的道理。
先看看现实中的场景,都是真实的:
场景一:某小型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前台 前台:您有什么事? 某客户:我来咨询一个问题。 前台:有约好的律师吗? 某客户:没有,我是自己看到地址找过来的。 前台:我们这边咨询要收费的哦!一小时500块! 某客户:(声音变小)我就问一件事也要500块么? 前台:嗯,律师帮你解决了问题你付这些钱不贵的啊!你想想你自己搞得定不啦? 某客户:我下午还要上班,下次再来问问吧…… (某客户回到家里,微信翻高中同学,记得她男朋友在某三线城市当书记员,联系到后又辗转找到书记员的大学同学做律师,电话咨询后发了100块红包解决问题)
场景二:某大型内资所会议室 桌上立个牌子“咨询每小时1000-3000”,旁边放了一个漂亮的时钟。
场景三:知乎链接 律师该不该收咨询费?
可见,对于大部分律师和律所而言,咨询付费是理所当然,因为大家公认一件事:律师的核心成本是“时间”。
但这个结论放在五年前都是成立的,可随着社会发展,今后一定是不成立的。这反应了律师群体的一个通病:长时间严谨的法学教育“折磨”,让这个群体普遍缺乏经济思维与变通能力。
而且,这也很容易给青年律师造成一种误解(我也曾误解这一点):咨询付费是天经地义的,任何没有付费意愿的客户都是耍流氓。于是在这种心理暗示下,对当事人有下意识的不耐烦,总在掐指算自己的时间成本。但大多数时候,切换到此时的咨询者视角,你的那点时间对他来讲可能根本不值钱。于是矛盾产生了:你拿你“律师的价值是时间”那套理论只能感动你自己,不管你如何“教育”,你的客户总是没法理解你的时间价值贵在哪。
知道问题在哪吗?
律师(尤其是一些年轻律师)经常高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低估客户的信息获取能力、理解力与社会资源。
实际上这是个经济学问题:
只有当你的产品(律师则是法律服务)为客户提高了效率或节约了成本的时候,客户才会有付费意愿。
那么我们来看,当下咨询和代理这两种法律服务产品在大多数领域的现状。
对于大多数传统的法律咨询:自媒体的普及和网络信息的爆炸,以及个人社交网络便利,让大多数客户能够在较低的成本下找到相对“正确的答案”。(别跟我扯百度看病和挂专家号的区别,大多数法律问题真没那么难,我见到的咨询费1000元每小时的律师也没多专业,毕竟法学本科连高数都没有)因此,对客户而言,你的建议根本没提高他的效率,反而付费给他增加了额外成本。
然后我们来看代理:这就完全不一样,能显著提升客户的效率,且大大节约了客户的时间成本,就算是最传统的案件,这一逻辑仍然成立。以上海为例,看守所接待政策变化、管辖法院调整、年底啥时候不收案等等黑白规则,不是常年代理的律师去做,谁搞得清。有时候律师自己都不知道这个案子哪里管辖,外籍立案交啥材料,但我们问起来方便啊!这也是时间成本,是你收代理费的绝对理由,客户不傻他都懂。而且你代理是有收费标准的,劳动成果是看得见的,客户自然愿意掏钱。
那律师咨询就不能收费了么?
当然能收!但远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了解咨询行业的人都明白,咨询付费更像FA业务,只有在你有能力帮客户搞定一个大问题的时候,这笔咨询费才收得到,而且往往不是小数!比如你帮要混改的国企搞定了战投和国资委,你帮要投资的外企搞定了区政府,你帮一次税务筹划真实落地.....明白了么?咨询不是收不到钱,但往往咨询费不会付给律师。换句话说,当一个律师真正靠咨询收到一笔钱的时候,他的身份此时已经不单单是一名律师了。
那么律师如何靠咨询收费?如何免于自己陷于无意义的咨询中呢?也很简单,对于前者,将咨询服务包装成看得见的产品,并让客户对你的服务所创造的价值或节约的成本能够被量化;对于后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客户或咨询内容的潜在价值(当然这种价值是相对于你个人能力层面上的)并敢于及时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