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3 16:59:55来源:法律常识
近年来,因个人信息泄露而受到侵害的现象非常突出:轻则接到卖房、卖保险、提升学历等推销电话,重则陷入“电信诈骗”的泥潭。但之前我国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仅散见于各个法律法规中,不够具体、不够全面、不够严格。加快立法步伐,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下称《个保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
《个保法》出台的背景是怎样的?该法律又有哪些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记者为此采访了国家注册个人信息保护专员、星啸—赵·司徒·郑(东莞)联营律师事务所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合规部律师王德华。
“它填补了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空白”
近期,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对一宗电信诈骗案件进行公开宣判,首犯赖某贵获刑十五年。
原来,从2018年4月起,以赖某贵为首的28人团队,每天拨打约1000多个陌生人电话,冒充多个在线贷款平台客服对有贷款需求的不特定被害人进行诈骗。截止案发,通过上述方式诈骗6000余人次,共计诈骗达7749600元。而这成千上万的电话号码,正是赖某贵通过非法渠道“低价购买”而来。
今年1月,新华社曾发布《你的信用卡个人信息“只花5毛钱就能在网上买到”?——银行信用卡信息泄露调查》报道。
报道披露,银行信用卡客户数据泄露现象颇为严重,通过QQ群、微信等网络工具,仅花费5毛钱,就能买到包括姓名、电话、地址、工作单位、开户行等完整个人信息的一条信用卡开户数据。这些被泄露的个人信息成为欺诈陷阱、骚扰电话的重要源头。
“其实一些金融类的、政务服务类的APP收集我的个人信息以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我是可以理解的”,在东莞读研究生的小谢说,“但是有时候我只是吃个饭或者买个东西,就要收集电话号码、身份证号、出生年月甚至家庭住址等信息,我觉得是没必要的。”
王德华认为,目前市场上的APP在收集和处理个人信息方面,普遍存在几个违法行为:一是没有明确告知用户收集信息和收集的范围,存在超范围收集情况;二是强制收集,即用户不点同意就无法获得服务;三是没有公布管理机构或负责人;四是没有撤回同意的方法和渠道。
此外,在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明确,要构建数据要素市场,将数据提升为与土地、劳动力、技术、资本同等的生产要素,而个人信息则是其重要的构成部分。
“如今个人信息已经成为数据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更加急需专门的法律规范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王德华认为,《个保法》的出台和施行,正是填补了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空白。
对应用程序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等作出针对性规范,明确不得滥用人脸识别技术,完善个人信息跨境提供的规则……“《个保法》从个人权利、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义务、以及有关部门的职责等方面,对个人信息提供了严格、全面和专门的保护,摆脱了此前对于个人信息保护非常零散的局面。”王德华说。
“《个保法》内容全、地位高、力度大”
“《个保法》虽然是专门法,但具有极高的法律地位。”王德华认为,《个保法》开宗明义第一条,大书“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决心和力量。
纵览全文,《个保法》第二章、第四章、第五章从个人权利、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义务,以及有关部门的职责,对个人信息提供了严格、全面和专门的保护;而第三章个人信息跨境提供的规则,则体现了个人信息的国家主权原则,也有利于进行国际上平等的个人信息流通和交易。
王德华认为《个保法》在制定过程中,较为全面地关注到了民众关心的问题,例如明确了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滥用人脸识别技术等个人信息处理者比较普遍存在的违法行为。
“比如用户打开网站或APP进行点餐时,被要求提供用户的身份证号、银行账户等信息,而这些不是提供餐饮服务所必须”,王德华说,“《个保法》第五条就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也就是不能超出必要范围过度收集。”
此外,还有部分购物网站常被诟病的“大数据杀熟”(《个保法》中称其为“自动化决策”)——指运用计算机技术,收集个人信息,根据不同用户进行精准(杀熟)推送商品种类、价格等等,令人心动而消费。这种做法,会使消费者失去公平的选择权。
因此,《个保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利用个人信息进行自动化决策,应当保证决策的透明度和结果公平、公正,不得对个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
而滥用人脸识别技术,则体现在众多的公共场所管理者安装人脸拍摄设备,以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管理、或者进行商业运用。但是人脸识别属于个人敏感信息,是需要用户单独同意的。
于是《个保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设置显著的提示标识。”
而在处罚力度方面,《个保法》也规定对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将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000万元以下或者上一年度营业额5%以下罚款。最高营业额5%的罚款额度,甚至超过了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规定“最严”的欧盟。
那么《个保法》开始实行后,公民应当如何用好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王德华提示,用户在使用网站或APP时,可以看商家有没有公开告知个人信息的处理目的、方式和范围。如果没有,就是违法。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向商家提出异议,也可以向市场监管局投诉,当然也可以委托专业人士收集证据起诉。
“当然目前国家各个管理部门都在不断加大对违法APP、小程序、网站的打击、取缔力度,相信在个保法的威力下,侵犯个人信息的现象越来越少,规范的商家越来越多。”王德华说。”
【记者】于羽佳
【作者】 于羽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