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1 14:16:04来源:法律常识
来源:金融投资报
疫情带来“压力测试”与变革契机,线上业务与金融科技将加速补短板
近日,成都市民王女士前往某股份制银行春熙支行办理业务时发现,该支行已不再营业。根据公告,该支行因“房屋租赁即将到期”,拟于3月13日起临时停业。
不同于该支行的临停。今年以来,多家银行网点选择关停,结构调整仍在持续。据《金融投资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27日,年内银保监系统公布终止营业批复371张,涉及银行网点逾400家。
■本报记者 吉雪娇
部分业务并入其他网点
4月26日,经江西银保监局批复,某国有银行南昌华南城支行、喜盈门支行终止营业,同日,该行伊春晨明支行亦获批关停。
这样的调整并非个例。事实上,自2016年起,各银行网点增设势头有所减弱,同时关停撤销逐渐增多。而2020年以来,银行网点“收缩”仍在持续。
据金融投资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27日,年内银保监系统公布终止营业批复371张,其中4月以来发布85张。从银行类型来看,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均有涉及。
由于部分终止营业批复同时包括多家支行网点,如“津银保监复〔2020〕72号”批复中,天津农村商业银行东丽重机园分理处等22家网点获批终止营业。今年以来,实际关停的银行网点数量已超过400家。
根据批复文件,终止营业后,银行网点将拆除原址标识与标牌,不再办理金融业务。其中部分银行已明确业务将并入其他网点。例如交通银行重庆江津云鼎阳光支行业务并入重庆江津支行,哈尔滨革新支行业务由哈尔滨奋斗支行接收等。
整体来看,相对于2019年公布终止营业批复2322张。2020年,支行关停速度似乎稍有减缓。与此同时,社区支行依然是关停“大户”。如4月发布85张终止营业批复中,19张涉及社区支行。
而以四川为例,2019年已公布的终止营业批复中,涉及四川银行网点的为17张,其中,5家社区支行获批终止营业。包括华夏银行德阳绵远路社区支行,中国民生银行绵竹铜锣湾社区支行、成都新都繁江北路社区支行、成都新津太平场社区支行,中信银行成都龙泉驿锦上城社区支行。
物理网点不再是“主战场”
自身运营的高成本和互联网智能金融服务的高速发展,被认为是近年来银行网点数量增长呈现放缓趋势的重要原因。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机构网点较多的大型银行而言,通过撤并低产网点,有助于整体结构优化。
而今年以来,疫情在进行“压力测试”的同时,亦为金融业的线上服务变革、金融科技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契机。以线上理财为例,相关业务比例显著提升。
“零售银行的主战场已经逐渐从线下物理网点服务转向手机银行App移动服务。”国信证券分析师王剑认为。在其看来,传统零售银行主要通过物理网点、客户经理来触达客户,这种模式成本较高,加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银行服务长尾客户的效益比偏低。
手机银行App经营则颠覆了传统的二八定律,一方面,银行服务长尾客户的效益明显提升,另一方面,场景生态圈不断强化,对长尾客户的吸引力有明显提升。通过将金融产品和服务无缝融入到生活场景中,并以线下网点服务作为补充,最终实现获客、活客、留客、变现、反馈的生态闭环。
“App经营时代,银行服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客户可以随时随地的使用手机银行App,相当于银行网点无处不在。”王剑指出。而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也将为银行客户将带来更多利好,促使其从消极被动接受服务到积极主动选择服务。
用户体验成制胜关键
不过,由于监管的需求以及出于安全考虑等因素,王剑指出,一些银行的业务目前仍需要去网点办理,所以网点的优势并不会完全消失,但是大打折扣。同时,场景金融生态中,用户的行为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场景中产生金融服务需求,不再关注单一的金融产品,更加注重“生活+金融”一站式场景化服务,用户体验成为零售银行制胜的关键。
普华永道报告显示,去年以来,各银行持续推进银行网点智慧转型。针对线下渠道,加快推进网点智能化、轻型化转型;针对线上渠道,推进掌上银行、网上银行迭代更新;针对远程渠道,加速云服务中心建设,丰富二维码、网点WiFi、微信、微博等各类新型渠道入口与工具,为客户打造便捷的多渠道服务入口矩阵,将服务触角有效渗透至线上线下各个场景。
在万和证券分析师沈彦東看来,近年来金融科技浪潮正改变着商业银行的生态,金融科技促进商业银行转型已形成不可逆趋势,而坚定金融科技驱动银行零售业转型发展路径已然成为行业的大趋势。“在数字化、智能化全面塑造了零售业线上与线下的服务,传统银行网点功能进一步转型,客户、渠道、产品、营销、风控等业务环节得到了智能化构造,业务经营与管理效率全面提升,使银行零售业竞争力与客户服务能力得到加强。未来银行零售业有望从金融科技发展汲取能量,以智能化、创新化的姿态获得更良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