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7 16:44:07来源:法律常识
记者:王燕珍
6月11日,记者从澄迈县公安局获悉,上周澄迈县共发生电信网络诈骗警情7起,其中被骗金额最大的一起案件类型为冒充公检法类诈骗,被骗金额高达152万元,请群众一定要加强防范,同时也要经常提醒家里老人对于任何陌生电话和转账都不要轻信,避免被骗。
案例警示
澄迈一老人
被诈骗152万元
2022年6月1日,民警接到了曹某女儿的电话,称自己父母银行卡里的152万资金被骗。
经过调查了解,家住澄迈老城的曹某在5月18日接到了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对方自称是通信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告知曹某的手机号被冻结,原因是曹某参与了一起电信诈骗案,曹某名下有200多万元涉案资金,该卡已涉嫌违法犯罪,现在要把电话转给“浦东公安局”处理。对方还恐吓曹某不要告诉家里人,称前几天有一位老人就是因为这个情况告诉了女儿,导致案件泄密,最后把老人和她的女儿一起抓了起来。
曹某因年纪较大,听了这个消息比较害怕,而且过几天还要回老家,害怕影响家里人,为了“洗清嫌疑”,于是按照对方的引导进行操作。曹某先去银行办理了U盾银行卡,后在对方操控下给对方进行了多笔转账,金额高达152万元。
在曹某不知情的情况下,骗子又让其配合资产调查,告知需要交108万的保释金,曹某这才意识到不对,打电话给女儿,女儿立即报警。
受害老人曹某在事后告诉民警,自己年纪大了不是很了解这些防诈骗知识,虽然已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但未开启电话预警。加上没有辨别能力,胆子小,轻信他人,转账汇款没有告知家人,防范意识差才导致被骗的。
诈骗手法
据警方通报,从2022年5月30日到6月5日期间,澄迈县共发生电信网络诈骗警情7起,环比持平;损失金额197.48万元,环比上升828.44%。警情较多的地区是老城镇(5起),其中被骗金额最大的一起案件类型为冒充公检法类诈骗,被骗金额高达152万元。
民警介绍,诈骗手法比较突出的是冒充公检法类诈骗。冒充“公检法”类诈骗案件中,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给受害人打电话。编造其涉嫌银行卡洗钱、拐卖儿童犯罪等理由,同步发送伪造的公检法官网、通缉令、财产冻结书等,对其进行威逼、恐吓,使受害人相信和就范。然后诱导受害人去宾馆等独立空间进行深度洗脑,以帮助洗脱罪名为由,要求将名下账户所有钱款转账至所谓的“安全账户”,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澄迈警方特别提醒
1.凡是电话中自称“通信管理局、电信运营商、银行、保险、邮政”等客服人员,以您“个人信息泄露、涉案、涉嫌洗钱”等理由,主动帮您转接“公安机关”的,都是诈骗!
2.凡是自称“公安机关”要求通话绝对保密,配合调查接受资金审查,需要转账或输入支付密码的,都是诈骗!
3.通过视频APP共享屏幕会泄露个人信息!你在手机上的任何操作(包括输入密码时跳动的字符、收到的验证码等),对方都能看见!
4.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守护您和家人的财产安全。
来源: 南国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