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学科能学律师知识,什么学科能学律师知识的

时间:2022-10-20 06:47:09来源:法律常识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法律评论 ,作者于丽英

法律资源与法律检索 清华法学院2022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系列讲座

于丽英

清华大学法律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副研究馆员

目录

一、有什么?

二、资源分类

三、法律检索

(一)检索过程

(二)检索策略

(三)检索结果

四、使用数据库注意事项

五、引用规范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法律图书馆欢迎各位同学进入清华大学法学院开启学习之旅。对研究生来说,大家对图书馆并不陌生,这次讲座主要是对清华大学的法学资源和法律检索做一个概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有什么、在哪里、怎么找、以及怎么用。


有什么?


清华大学的学术资源非常丰富,包括古今中外的资料、印刷版和电子版资源,下面这张图中的数字直观地展示了清华大学图书馆的藏书数量及各类资源总量。除了已经购买的资源,同学们也可以利用正在开通试用的数据库。目前,电子资源和数据库已成为大家学习的首选资源,因此,我这里的介绍以电子资源为主。


法律资源与法律检索 清华法学院2022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系列讲座


清华大学有独立的法律图书馆,大家已经看到,法律图书馆的规模和条件非常好。图书馆法律资源除实体馆藏外,还有近20个专业数据库,具体包括:1.北大法宝核心库+子库+英文版,2.北大法意,3.威科先行法律核心库+子库,4.律商网(lexischina)核心库+实务专题,5.月旦知识库,6.Westlaw,7.Lexis,8.HeinOnline法律数据库+子库,9.威科国际商事仲裁在线数据库(Kluwer Arbitration),10.威科法律期刊数据库(Kluwer Law Online Journals),11.威科国际法律百科全书(International Encyclopaedia of Laws),12.Aspen法学电子书,13.国际公法在线百科全书(Max Planck),14.海牙国际法学院演讲集(The Hague Academy Collected Courses Online),15.国际贸易法(WorldTradeLaw),16.世界贸易 + 中国贸易(World Trade Online & China Trade Extra),17.Beck-online(德文),18.Staudinger Kommentar(juris德文),等等。


法律图书馆设有教学参考书专架,每个学期都会根据法学院的课程设置把老师指定的教材、教学参考书集中收集到图书馆的专架上。同时,也有一部分书数字化后放在教参系统里,让同学们能更方便地看到这些教学参考资源。


法律资源与法律检索 清华法学院2022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系列讲座


特别说明的是,法律图书馆将在10月底推出自己的网站,及时地发布与法学专业有关的资源和服务,利用也会更加方便。届时,请大家关注,并对我们的图书馆网站主页和内容提出建议。


由此可见,我们的专业资源其实是非常多的,怎样才能全面、不遗漏地了解、利用这些资源?从哪里入手呢?我们接着讲述。


资源分类


资源这么多,我们如何全面掌握、如何去选择呢?这个是有很多种方法的,可以对资源进行不同的分类。如可以按照内容类分:法学专业数据库、综合性及相关数据库;还可以按照语言类分:中文、西文;可以按照文献类分:图书、期刊、学位论文、古籍以及民国文献等;还有其他类分方式。


分类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简便可行的方法。比如说,在法律数据库中,中文常用的数据库有北大法宝、威科先行、北大法意、律商网、月旦知识库等。英文的数据库最常用的就是Westlaw、Lexis Advance以及HeinOnline。专门的国际法的数据库有HeinOnline国际法子库、国际公法在线百科全书(Max Planck)以及海牙国际法学院演讲集(The Hague Academy Collected Courses Online)。还有专门研究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仲裁的数据库,希望大家都可以去了解、去使用。此外,还有两个德文数据库:(1)Beck-online,主要收录C.H.Beck 出版社出版的期刊、注释书、法典、法律书状范本等实体出版物的电子版本;(2)Staudinger Kommentar(juris),《施陶丁格(Staudingers)德国民法典评注》丛书由德国著名的出版社--塞利尔/德古意特(Sellier De Gruyte)出版社出版,是目前对德国民法典最全面和最权威的注释和评论。日文数据库我们暂时还没有购买。


在我们常用的分类中,一般会按照文献的类型去查找资料,如有哪些图书、哪些期刊文章等。下面这些数据库是一些常用或者有代表性的学术资源,我列出来请同学们知道,在以后学习过程中都有可能会用到。


中文的期刊数据库有: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北大法宝期刊库、我国台湾地区期刊(月旦知识库)、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万方学术期刊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 (清末至1949年以前)。顺便说一句,对于一些史料性文献,数据库是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因为这些文献资料我们如果去翻阅图书,会花费很多时间,但是如果用数据库的话,就可以很快找到资料。


英文的期刊数据库有:HeinOnline期刊全文库、威科法律期刊库(Kluwer)、JSTOR电子期刊全文、SAGE 期刊全文数据库、施普林格(SpringerLink)电子期刊及电子图书 、泰勒-弗朗西斯(Taylor & Francis)电子期刊、Frontiers in China(Law)、Wiley Online Library电子期刊和在线图书、剑桥(Cambridge)电子期刊、牛津期刊数据库(Oxford Journals)等。


中文的图书数据库有:读秀学术搜索、超星电子图书、书生之家电子图书、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中国基本古籍库》全文网络版 、《十通》、《二十五史》、《四库全书》、《四部丛刊2009版》、中华经典古籍库、中美百万册书数字图书馆(原古籍民国电子书)、《清代档案文献数据库》(大清五部会典、大清历朝实录)、《明代档案文献数据库》(大明实录、大明会典)等。


英文的图书数据库有:EBSCO电子图书、ProQuest Ebook Central、世界电子图书馆藏(World eBook Library)、Wiley Online Library电子图书、博睿电子书(Brill's ebook)与古代文明百科全书(Brill's new pauly online)、牛津学术专著在线(Oxford Scholarship Online )、不列颠百科全书(Britannica Academic)等。西文电子书资源非常好,学术质量高,检索、阅读使用便捷,电子书已成为图书馆订购西文图书的主要途径。


如果要关注一些热点或较前沿的问题,有时候也需要利用报纸数据库,这方面的资源包括: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 (社科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国外报纸数据库如EBSCO的Newspaper Source子库,还有Westlaw数据库中法律新闻也很好。


此外,与我们法学专业相关的一类资源是案例资源,在数据库里面也有案例数据库或模块,比如北大法宝、威科先行、律商网、北大法意、中国裁判文书网、法信、无讼案例、聚法案例、把手案例、openlaw等。那么,案例资源属于什么类型呢?或者说,法律资源和其他学科的资源有什么不同呢?


一般而言,社会科学一些学科对文献的分类,有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的分类,这反映了一个由分散到集中,由无序到有序,由博而精的对知识信息进行不同层次的加工过程。那么,法律文献是如何分类的?法律文献法律与其他学科文献法律有区别吗?


对此,需要先明白法律文献的内涵。讲述过程中,我会提到法律资源、法律文献、法律信息等不同叫法,其实是指同一个意思,因为目前在中国法律界还没有普遍认同的法律资源的科学定义及其分类。法律资源到底是什么?在普通法系国家,其英文名称是统一的,是“sources of law”,与“法律渊源”是同一词。在普通法系国家,特别是美国法律学者按法律渊源或约束力将法律资源分成两大类,即“primary sources (翻译为原始资源、一次资源、首要资源等不同名称)” 和“secondary sources (翻译为二次资源、次要资源等不同名称)”两大部分。


第一类,原始资源,主要指国家立法机构和政府制定颁布的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法律解释等,在普通法系国家还包括司法判例和决定。这类资源具有法律效力,具有规范性,也称为“规范性法律资源”。


第二类,二次法律资源,指的是所有解释、研究、探讨和评论法律的文献和信息,或者说非原始资源的法律信息或文献就是属于二次法律资源,如法学评论文章、法学专著、教材、法律和判例解释或释义等等。二次法律资源是没有法律效力的,故称为“非规范性法律资源”。


至此,大家知道法律资源的分类是它自己独有的特点。这样的分类有助于我们快速准确地去查询和获取你所需要的法律资源。比如要查原始资源,根据上述分类,就可以检查自己的检索是否已经穷尽了。而二类资源也是非常多的,对待不同的资源,那大家检索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法律资源分类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对资源的整体认识。


简单地说,一次资源的来源形式主要是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判例,当然,对于我国来说判例没有法律效力,只具有一定的参考性;而二次资源的来源就更加丰富了,许多数据库都包含有大量的书刊文献资源,例如北大法宝的期刊库、威科法律期刊数据库(Kluwer Law Online Journals,包含21种全文法律学术期刊的全文信息)、ASPEN Digital Library(该平台目前包含有国外法学院使用的教材在内的70余种图书全文)、国际法律百科全书(International Encyclopaedia of Laws)(其包括25卷经典的参考著作)等。


现在,大家都在学校里,学习阶段以学术资源为主,但是有一类资源也是不可忽视的,就是法律实务研究资源,包括实务指南和专业文章,前面讲到的律商网、北大法宝、威科先行都有包括。而实务界法律资源利用和学术研究会有不同,这类资料来源还包括:人大权威资料(如立法释义书)、最高院权威资料(包括人民法院报、人民司法、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书,各业务庭的指导书等)、微信公众号原创的专业文章等。


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也不能忽视一些工具书的使用,比如《中国大百科全书》《不列颠百科全书》《元照英美法词典》《民法小全书》《民诉小全书》《元照民商法手册》等。


法律检索


前面介绍了法律资源和资源分类,那么,如何在海量的资源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呢?这就涉及到法律检索。因此,我向在座的同学们提出问题:什么是法律检索?如何展开法律检索?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都离不开检索,可以说,每个人都会检索。大家在法律学习过程中,比如说想看看2022年《民法典》有多少个司法解释?“九民纪要”属于什么性质的文件?教师可以享受带薪休年假吗?某个最高院指导性案例被参照的情况?比如我戴的口罩是合格产品吗?比如想找某本书中的某一个脚注的具体信息如何去查找?这些都会涉及到法律检索。但是,检索并不仅仅是查资料这么简单。


检索,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发现与查找所需内容(知识)的过程(包括使用工具和运用方法)。检索的本质是用户的需求和文献信息集合的比较与选择,即匹配(match)的过程,运用编制好的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查找出满足用户要求的特定信息。


常用的检索途径有:搜索引擎、图书馆、数据库、政府网站、门户网站、网络导航、研究指南等。学校图书馆就是我们的资源与服务平台,前面介绍的所有电子资源和数据库都是通过图书馆网站进行检索和使用的。清华大学图书馆主页上的三大检索系统,即水木搜索、数据库导航及电子期刊导航,会成为大家学习中最主要的帮手。


(一)检索过程


一般来说, 检索可包括以下主要环节:分析检索课题、选择检索工具、制定检索策略、实施具体检索、处理检索结果,最后获取原始文献等。这些步骤的实施顺序不是固定的,也不是一次性的,有时不同环节需要多次反复或者修正,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对检索的课题或项目进行分析,即搞清检索需求,明确要解决的问题,达到目的。可见,提出问题和明确需求是检索的前提条件,即检索不是无目的的行为。


检索分析是制定检索策略的出发点及检索成败的关键。具体包括:(1)研究课题的主题或内容,如课题所包含的概念、具体要求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2)课题所涉及的学科范围,如法学领域,还是交叉学科。(3)课题所需文献信息的内容及性质,如检索以规范性资源为主,包括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法律沿革,还是以案例分析或者已有研究成果为主。(4)课题所需信息的类型,包括文献类型、年代范围、语种等;课题对查新、查准、查全的指标要求等。(5)检索目标,最后以何种形式完成检索报告,是撰写学术论文、研究综述、专题报告、演示课件还是实务建议等。


对检索题目进行分析之后,就要根据待查项目的内容、性质来选择恰当的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一般在选择时,要考虑一系列相关因素。从内容和时间上,考虑检索工具和数据库对课题的覆盖和一致性,即检索工具的收录范围、文献类型、课题文献的需要量。如研究内容是关于中国法还是国际法,限于中文文献资源还是包括西文资源,是古代法律制度研究还是当代立法趋势评估,是查询目录索引还是获取全文,等等。


在手段和技术上,要考虑检索工具的便利性和经济性,还要考虑文献可获性,即易于获取原文。许多情况下仍然需要利用印刷版资源进行手工检索。同时,首先选择本地资源,方便取得原文文献。根据不同的检索目的和要求,选择不同的检索工具,如前述的图书馆检索系统、各数据库等。基于法律学科的性质,法律文献信息的有效性与权威性是考虑的最重要因素。所以,在查询电子资源和数据库的过程中,对资源提供者的选择尤其重要,以判断信息来源及其可靠性。


(二)检索策略


为实现检索目标而制定的全盘计划和方案,就是检索策略。它是对整个检索过程的谋划和指导,目的是为了优化检索过程,提高检索效率,全面、准确、快速、低成本地找到所需信息资源。这里需要介绍的是在检索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检索途径、检索词和检索式。


1.检索途径


一般的检索工具都根据文献的内容特征和外部特征提供多种检索途径,也称为检索点。如描述内容特征的有分类和主题,描述外部特征的包括书名、著者、出版事项等。关于文献分类,最常用的就是图书馆分类法,同学们查找馆藏图书上面分类号就是这个意思。它是是根据文献各级类目之间的逻辑关系编排成的一个逐级展开的排列表,并用标记符号(分类号)代表各级类目的前后次序,从而使文献的学科知识、内容特征和形式特征得到充分的揭示。


我国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即《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其分类体系包括五大基本部类:马列毛邓,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综合性图书。其中,法律类文献的类号为D9。其他分类法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Library of Congress Classification)、《杜威十进制分类法》(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 System),等等。


数据库系统的检索入口或途径,一般包括题名、关键词、著者、分类等,也称检索字段。这些特定检索途径准确与否,决定着检索结果的数量和质量。例如,选择全文检索,检索结果数量多,相关性较差;选择题名检索,结果数量少,比较准确。数据库依文献类型不同,常用检索字段有多种,一般来说,数据库对不同类型资源的检索字段都会予以说明,在使用之前可自行了解。


由于法律资源内容性质不同,数据库使用的字段也不相同。如法律法规、案例检索,采用的字段都是特定含义。如中国裁判文书网的检索字段中,案件类型、案由、审判程序等;在英文案例数据库中,同样包括有意见(opinion) 、法官(judges)、法庭(court)等专门字段。应充分利用多方位途径进行补充检索,使检索结果更加精准,避免单一种途径不足所造成的漏检。


可见,在检索之前要了解资源的内容属性,检索起来会更加高效。例如,找诉讼官司资源,可以去中国裁判文书网;挖掘一些企业更深层的信息,应该去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找某个商标的具体归属,应该去国家知识产权局;国际法与国际组织研究,离不开联合国与专业组织和机构网站。讲了这么多,简单总结一下:要找法律法规和案例,可以去北大法宝;要找法律实务性的资料,律商网、北大法宝和威科都可以,图书可以用水木搜索或联合目录去查找。平台很多,资源也很多,需要大家结合自己的需要去检索,不断练习,熟能生巧。


2.检索词


检索词是与检索内容最相关的词语。反映待检索课题内容的词,包括主题词和关键词。其中,关键词是指出现在文献标题、文摘、正文中,对表征文献主题内容具有实质意义的语词,对揭示和描述文献主题内容是重要的、关键性的语词。


检索词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使用专业术语。关键词是最常用的检索词,是绝大多数数据库默认的检索途径。检索词是否专业、专指、含义准确、恰当等都直接影响到检索结果。在法律检索中,关键词可以是法律术语也可以是与事实相关的词语,尽可能使用标准法律术语。如使用“配偶”一词替代 “妻子”“丈夫”“对象”“爱人”“老公”“老婆”等俗称或口语称谓。特别是一些法律术语有特定的解释和含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


(2)区分各种同义词、多义词、近义词等。必要时,可查阅专业参考工具书,如法律词典、法律百科全书等,也可利用数据库所提供的主题词表或术语联想字典,可扩大检索词,防止漏检。例如,与“合同”的相关概念还包括“协议”“契约”“要约”等,法律救济的渠道不仅有诉讼,还包括协商、调解、仲裁、执行等。


(3)在选择检索词时,一般应遵循“先具体后大体或总体”的原则,即先选择与本课题所涉法律或事实最相关的关键词,如检索相关资料不足或没有,再用概念较大或较广的关键词。进行西文文献检索时,要检查所有词的拼写准确无误,注意大小写等。


检索词如此“关键”,所以,发现和选择关键词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包括以下几种途径和方法:(1)从阅读图书、文章相关内容中选取;(2)从相关法条的规定和释义中发现;(3)从相关案例的裁判文书表述中发现;(4)从特定领域和行业习惯用语中发现关键词,等等。关键词的选取能力也体现了专业知识、阅读理解、检索经验等各方面能力。


3.检索式


在实施检索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检索工具特别是数据库的各种检索功能,设计检索式。检索式即由检索词和布尔逻辑算符、位置算符以及系统规定的其他连接组配符号组成。要具体了解每个检索系统的使用说明或帮助,通过基本检索、高级检索、二次检索等多次检索过程,灵活设计及调整检索方案。只有学会了设计检索式,才能有效使用高级检索,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学以后在检索的过程中都学会高级检索。检索技能非常重要,需要大家不断去动手练习、实践。


基本检索,又称简单检索、快速检索,检索界面一般只有一个检索框,是初步检索,结果不一定准确。目前,许多数据库优化页面结构,推出了一框式检索,揭示出平台各类资源中相关信息出处,实现平台的易用性和实用性。


高级检索,也称复杂检索,检索界面一般比较复杂,提供多个检索入口,可以运用连接符构建比较细致的检索式,结果更为精确。


二次检索,是一种限定检索,是检索结果内进一步检索,同样使结果更加准确。通常来说,专业用户或专业检索要掌握高级检索技能,提高检索效果。


高级检索使用的连接符包括逻辑运算符(如逻辑或、逻辑与、逻辑非)、位置算符(表示两个检索词间的位置邻近关系)等。不同检索系统中,连接符表示方法有所不同,在检索时务必了解具体数据库运算符的使用方法,使检索结果准确而高效。


(三)检索结果


应用检索工具实施检索后,获得的检索结果即为文献线索。对文献线索进行整理,分析其相关程度,利用文献线索中提供的文献出处,索取原文。获取原始资源的方式有多种,有的可从数据库中在线预览、直接下载、复制、打印、电子邮件等方式输出;有的可在本地图书馆借阅,或者通过荐购、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方式获取。对各种途径获取的资料,要进行质和量的分析、筛选、整理,以保留全面、完整、准确的信息资料。一般要从相关性、全面性、可获得性几方面进行评估。


对于法律文献来说,还有非常关键的步骤,即鉴别和确认资源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如果引证已失效的法律资源,则对课题研究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造成无法弥补的影响和损失。如法律法规数据库的检索结果,要判定其是否有效、已失效或者尚未生效等状态。对美国判例法根据谢泼德引证或关键援引(keycite)确认该判例是否被推翻或者有异议等。


对于丰富的电子资源及众多检索结果,可使用专门的文献管理工具进行管理。如NoteExpress、EndNote等,可借助这些工具建立个人的文献数据库、收集整理文献资料、添加文中注释、按特定格式要求插入参考文献等。此外,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了解和使用数据统计分析工具与相关软件以及基于文献计量的科研分析评估平台,定制个人研究数据,开展相关研究,生成研究评估报告等。这方面,图书馆也有专门的培训,有需要的同学可以预约安排讲座。


使用数据库注意事项


同学们在使用数据库时,需注意以下事项,即登录、权限、技术及合理使用。各数据库说明页都是由专业馆员编辑制作的,具有参考性,比如校外访问方式的说明和入口,请大家认真浏览。数据库使用遇到问题时,可咨询责任馆员获得帮助。少量数据库需下载安装专用插件,个别数据库对浏览器版本和设置有特别要求,这些具体要求请看每个数据库的说明页。对于诸多的专业数据库,法律图书馆每学期安排了数据库培训,讲解数据库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帮助同学们快速了解和熟练运用,有助于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


利用资源时要尊重知识产权,合理使用。各图书馆在主页上都有关于保护电子资源知识产权的公告,如校内任何个人不得设置代理服务器阅读或下载电子资源;不得使用网络下载工具下载图书馆购买的电子资源;不得连续、系统、集中、批量地进行下载、浏览、检索数据库等操作;不得将所获得的文献提供给校外人员,不得将个人网络帐号提供给校外人员使用本校电子资源,更不允许利用获得的文献资料进行非法牟利等。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了图书馆资源入口、资源选择、资源检索、资源获取、资源利用及数据库培训等一系列相关内容。除了这些订购的商业性数据库外,还有许多免费资源如网络免费资源、官方网站资源、学术/研究机构资源、OA资源等,同样值得关注和利用。


引用规范


在学习阶段,法律检索的最终目标是完成写作,如专业课作业、学术论文、毕业论文等。在利用文献写作过程中,合理引用参考文献,采用通行的注释规范(包括标准与格式)。这方面我国制定有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参考 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具体的引用格式在数据库中可直接获得。


对于英文文献的引用,HeinOnline数据库中包括有8种格式,分别是:1.《蓝皮书:统一注释体系》(Bluebook);2. 《芝加哥手册-写作、编辑和出版指南》(Chicago);3. 《美国现代语言学会论文写作手册》(MLA);4. 《美国心理学会出版手册》(APA);5. 《牛津法律权威引注标准》(OSCOLA);6.《法律写作主任协会引注手册:专业引注系统》(ALWD);7.《加拿大统一法律引注指南》(McGill Guide);8.《澳大利亚法律引注指南》(AGLC)。同样,大家可在数据库中选择某种格式直接引用。


以上,就是对法律资源与法律检索的概述,大家对此有个基本认识。法律硕士同学的一门必修课就是我讲授的法律检索课,有专门的教材。法律检索与专业课学习密不可分,树立检索意识,训练检索技能,有助于高效、深入地开展法律学习和研究。欢迎同学们利用图书馆资源!


谢谢大家!

-END-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