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1 02:40:05来源:法律常识
李兴元在“新时代最美法律服务人”座谈会上发言
“那些年,村里因为纠纷闹出来的偷鸡、点柴草垛这些事经常有,解决不好就会产生报复。”在吉林省辉南县楼街乡板石河村住了一辈子的村民梁洪海说,“不过近几年村里再也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为啥呀?那是因为李书记调解工作做得特别好。”
因为一场官司而与法律结缘
梁洪海说的李书记就是李兴元,板石河村土生土长的庄稼汉。今年68岁的李兴元,20出头时就当过人民公社时期的生产队长。
从2001年起,他两度当选村委会主任、四次当选村党总支书记。多年来,李兴元坚持为村干部和村民们普及法律知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群众利益,深得大家信赖。
早在1987年,庄稼人李兴元与村里签订了一份为期15年的《四荒土地承包合同》,还到县公证处做了公证。
不料到了1996年,这份合同却被村里终止,土地被转包给别人不说,他还被村里以“抢种”为由告上法庭。
总共只上过4年学的李兴元决心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他四处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并向县法制办和一些法律专业人士求教,最终,他打赢了这场官司。正是这场官司让他意识到农民不懂法不行,从此,他与法律结下了不解之缘。
1
他痴迷上了法律书籍
20多年前,一个农民想学习法律,连找资料都费劲。
好在李兴元有几个在司法系统工作的朋友,他从朋友家里借来相关书籍,一个字一个字地抄笔记。看到报纸上有涉法案例,他赶紧剪下来保存,遇到带“法”字的书,他一定要想方设法借来研读。
那些年,李兴元每次进城一定要逛书店,哪怕少吃一顿饭也要省出钱来买法律图书。2000年,他看上了一套四卷的《最新法律全集》,一看标价,880元!
这在当时这可是天价。为筹集书款,急得他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香。“我那时候没办法,只得找朋友借钱。一个朋友知道我爱书,就赞助我200块钱,告诉我不用还了,我又凑了一点,总算把这套书给买回来了。”李兴元回忆说。当了村委会主任后,有一次他在当时的板石河镇政府见到了一份《吉林政报》,大有相见恨晚之感,赶紧自费订阅,连续订了好多年,现在保存下来的资料还有半米多厚。
梁洪海介绍说:“那时候李书记家条件不太好,他就用学生写作业的32开小本抄笔记,记了那么大一纸箱子。”那些年,李兴元有时候看书能一直看到深夜一两点钟。楼街乡文化站站长崔有智是李兴元的老朋友,提起李兴元,他钦佩不已:“连我媳妇都说,李书记农民出身,上学不是很多,能自学法律,把那么枯燥的法律条文都背下来,还用得那么好,不能不让人佩服。”
2
老百姓信得过的“土专家”调解员
成为法律“土专家”的李兴当了村干部以后,乡亲们都知道他懂法,常来咨询他法律问题,调解矛盾纠纷。
李兴元说:“我最怕误导群众,就越发努力地学法和用法。”作为调解员,从财产继承纠纷、交通事故纠纷、劳动事故纠纷到医疗事故纠纷,李兴元都成功地调解过不少。
2016年9月,辉南县样子哨镇村民李某在大连某工地施工时摔成了植物人。
李兴元带着李某的儿子五次前往大连,与对方的律师、工程负责人和部门经理谈判,促使对方同意支付的赔偿金额从起初的45万元提高到最后的87万元,为当事人家庭最大限度地挽回了损失。
签订协议的那天,建筑单位负责人和律师表示己方虽然支付了大笔赔偿金,但对李兴元为农民工争取利益的恒心和努力极为钦佩,对李兴元在谈判中展现出的法律运用能力也十分服气。事后,这家建筑单位还几次就自己涉及的纠纷向李兴元请教。
2017年,李兴元为村民调解宅基地纠纷
到今年5月为止,李兴元先后调解民事纠纷203例,经手的赔偿金额达474.5万元,累计为当事人节省各类费用近50万元。
最为可贵的是,他在坚持学法用法的同时,还坚持普法,带出了一支学法懂法用法的队伍。
现在,村里的居民组长就能化解不少纠纷。李兴元说:“一般的纠纷该谁解决就由谁解决,我让组长们都学着干,鼓励他们学法用法。”作为村党总支书记,李兴元不可能将全部精力都放在调解工作上。
现在,别说矛盾上交到乡、县,村民们的矛盾能上交到村这一级的都很少了。不过真到了需要李兴元出面调解村民纠纷的时候,他还是那么有底气。
曾和李兴元搭班子当过村委会主任的李德忠说:“李书记敢说话,那是因为人家懂法,说话当然有力度。”
3
让更多老百姓成为法律的“明白人”
在工作实践中,李兴元总结出了“四个心、三笔账”的调解方法,将村屯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四个心”,就是热心接待、耐心听诉、细心询问、诚心调解,做到这“四个心”,能使调解人赢得双方当事人的信任和尊重,奠定调解成功的基础。
“三笔账”,就是感情账、时间账、金钱账。在调解过程中,帮助当事人算清楚这三笔账,对打开双方当事人的心结有极大帮助。李兴元常对大家讲:“一辈子官司,十辈子仇,赢了官司缺输掉了感情,其实并不划算。能来调解的就不要去打官司了。”这些朴实的话感动着每一位当事人,促成了一桩又一桩纠纷的化解。
闲暇时分,李兴元总是捧着手机看法律知识,他还建起了微信群,向村干部和有兴趣的村民转发各种案例,他常说“手机和互联网真是个好东西。”拎着笔记本电脑看央视《今日说法》栏目,几乎成了他天天雷打不动的必修课。
2012年,他开办了“李兴元个人调解室”,并通过村法律服务工作室向村民深入普法。李兴元深有感触地说:“我就想把我所学的多传授几个人,让更多的人懂法。现在不少老百姓对法律一知半解,半懂不懂,这些人的事情最难办。”
李兴元调解会
这些年,随着村民的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不少矛盾能化解于萌芽状态。板石河村多年无人上访、无刑事案件、无民事诉讼,李兴元实现了上任之初给自己定下的“小纠纷不出屯,大纠纷不出村”的目标。
样子哨人民法庭庭长曹喜刚任职8年期间,从来没有接到过板石河村村民因民事纠纷提交的诉讼书。
新时代最美法律人颁奖
李兴元曾先后获得全国“五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今年1月又被司法部评为“最美普法人”。李兴元谦虚地说:“这些我都不太在意,我最在乎的是,哪天我没了,村里人能说这老李头还是给咱们办了点事的,这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