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9 22:35:06来源:法律常识
如今生孩子已经上升到「国事」了?
前两天,人民日报海外版用了一整个版面,鼓励大家生二胎:生娃是家事也是国事!
可放眼望去,出生率还是持续下降,任你怎么鼓动,还是想生的少,观望的多。
据相关调查,35%的家庭明确没有生育二胎计划,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压力偏大或对“大宝”态度有所顾虑。
而在有二胎计划的人群中,70后妈妈反应迅速,其中60%的70后妈已经怀有二胎;
同时,所有二胎妈妈中,64%的妈妈担心二宝来临后的教育问题和会对家庭关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通过和众多不同二胎家庭接触,目前二胎来临后确实会使一些家庭出现不同的问题。其中集中体现在三方面:
1、育儿平衡问题
有了二孩之后,因为孩子之间的成熟度差异,父母会更多的照顾二孩的感受,从而对“大宝”产生有更多愧疚,彼此对待的不平衡会愈加明显。
2、二孩儿的相处问题
因为二孩儿的出生,“大宝”会遇到一些情绪不稳定的情况,父母没有提前给大孩做好心理准备,也不懂得如何去解决两个孩子之间的相处问题。
3、全职妈妈的心理问题
有了二孩儿之后,因为照顾两个孩子耗费大量精力,很多妈妈会进入全职妈妈状态。这就造成了妈妈的心理调节的问题,从职场回归家庭的妈妈在遇到这样问题的时候,往往会慌不择路,找不到合适的疏解途径。
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孩子也会经常观察大人,妈妈有没有分配给我足够的时间,跟弟弟(妹妹)一样多?所以对于陪伴大宝的时间要提早规划。
1、需要固定频次。不能想起来了就关心一下,有事情了才关心一下,而是根据家庭的状态固定出一个时间来,每到这个时间就要关注大宝,时间可能不需要很长,就几分钟,一个眼神,几句话,但是需要有。
2、有固定的内容。每次对大宝的关心询问,除了日常的吃喝拉撒以外,一定要关注他的心情,他关注的东西,这样会让大宝觉得他是在关注他的。
3、高质量的陪伴。可以建立妈妈和大宝之间独有的小安排、小秘密、小默契,比如妈妈会每天或者每隔几天给大宝讲一个故事,或者做一个小手工,这样即使妈妈没有像以前一样长时间陪伴大宝,大宝仍然能够感受到妈妈对他恒定的关注和爱。
大宝对于二宝出现的担忧,以及各种“奇怪”的行为反应,根本原因都来自于家里多了一个新的家庭成员,而由于家庭成员的关系变化,导致了孩子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因此要做的准备就是满足大宝的心理需求。
1、提前跟大宝说关于一个弟弟或妹妹的事
二宝的到来一定会让整个家庭发生很大的变化,包括家里的家具摆设,妈妈的身体变化,甚至整个家庭的生活节奏都会发生影响。
大宝作为家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员,提前告诉他家里未来会发生的这个变化,是非常有必要。
这样做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重视和尊重,而孩子非常需要被重视的感觉,那是他安全感的重要来源。
而在表达方式上,父母要给孩子更多正向的描述,比如他会有一个弟弟(妹妹)陪他(她)一起玩,他会多一个朋友,一个小伙伴,会有一个人叫他(她)哥哥(姐姐),让他感觉到,这会是一件美好的、值得期待的事。
父母对于二宝的到来可能会有很多的担忧和焦虑,但是尽量不要把这些焦虑的情绪传递给孩子。
孩子本来就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如果再有人用一些语言吓他,即使大人认为是开玩笑也不可以。
比如说“妈妈有了弟弟就不要你了”、“爸爸更喜欢妹妹”这样的说法,就会让孩子觉得弟弟(妹妹)的到来是一件特别恐怖的事情,就会对二宝变得很排斥。
2、一定要明确家中物品的归属
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来说,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时期,对于物品的归属也会非常敏感和重视,通过这些孩子不断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尤其是3-6岁期间,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仍然很强烈,是安全感建立的重要时期,因此,如果大宝处于这个阶段,我们也不能忽略了这一点。
哪些是大宝的东西,哪些是未来二宝的东西,都需要很清楚地区分出来。家里有些衣物和玩具,大宝已经用过了,父母留给二宝也用,一定注意这个时候父母需要征询大宝的意见,要在他同意的情况下留给二宝,而不是私自把东西从大宝那里拿走。
3、让大宝参与到迎接二宝的过程中来
对于大宝来说,二宝是陌生的,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很可能却又经常被父母挂在嘴边,家里的很多事情又都围绕着,大宝能够感受到大家对二宝的重视,但是大宝对二宝的感情却不是一下就能建立起来的,需要一个过程。
因此,在迎接二宝的过程中,大宝不应该被完全排除在外,而是让他参与进来,让他从实际行动上感受到作为一个哥哥(姐姐)的价值感。
尽管孩子可能还小,什么都做不了,但是这种参与感、被需要感、价值感对于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4、寻找其他科替代的陪伴方式
由于二宝的到来,妈妈的身体发生了变化,可能没有原来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大宝了,爸爸也可能忙于照顾家庭的其他事务而没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大宝。
首先,一定要告诉大宝,爸爸妈妈对他的爱是一样的,没有减少的。对他的关心和重视也是一样的。
其次,就是一定要做到。比如可以借助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人的力量保证对他的陪伴时间,父母还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跟孩子保持联系,保持日常的关注,询问他每天的心情,玩了什么,吃了什么等,让他感受到他仍然是被关心和关注的。
第三,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陪伴孩子的质量,玩游戏、读绘本,是对6岁以前的孩子特别重要的陪伴内容。而当孩子在7岁以上,则需要父母能够每天跟他聊一聊,他的心情,他的感受,他的见闻。
其实不管生不生,都各有各的纠结。独生子女和手足相亲,也各有各的好处。二胎妈妈,在整个过程中,痛并快乐着。总之你一定要有强大的心理和体力,要做好足够的准备!选择你能承担的,承担你所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