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诽谤他人名誉如何追究刑事责任

时间:2022-10-30 07:07:05来源:法律常识

视频加载中...

通过互联网,信息可以秒速扩散,负面效应甚至会出现几何级的放大。因此,网络造谣、侮辱诽谤、人身攻击他人的网络暴力行为,对受害人可能造成极大的伤害。即便事后加害人受到惩处、谣言得以澄清,造成的损失和伤害也往往难以弥补。

面对未经证实的网络消息,不要随意造谣传谣,发表侮辱诽谤的言论,构成网络暴力就会涉嫌侵害他人的姓名权、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捏造和传播谣言、侮辱诽谤都要担责,我国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多部法律法及司法解释,规定了利用网络侵犯他人姓名权、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和等权益的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为防范和解决网络暴力问题,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2022年4月以来,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了“清朗·网络暴力专项治理行动”。主要聚焦网络暴力易发多发、社会影响力大的多家网络平台,督促各平台认真抓好网络暴力集中整治,建立完善监测识别、实时保护、干预处置、溯源追责、宣传曝光等措施,对网络暴力进行全链条治理。

除了各网络平台要发挥作用外,我们用户也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和伦理道德,共同抵制网络暴力行为;面对网络事件时,我们也要理智对待,发表言论切忌不明真相就随意辱骂、抹黑他人。假如有一天,我们也遭遇了网络暴力,可以及时通过法律手段保护我们自身的权益。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