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5 20:11:05来源:法律常识
青岛霸气女律师被15岁亲生女儿活活勒死,为什么亲生的女儿却成了送自己上西天的黑手?
被杀女律师张扬是山东某事务所的业务骨干,曾多次被评选为先进个人、优秀律师。母亲的优秀,也能看出她对自己的高要求和自律。
事发当天,张扬回到家中,女儿提议要为妈妈做按摩。张扬开心的躺下享受女儿的孝心。结果等来的是一条勒死她的绳子。
根据后续办案人员透露,女儿杀亲生母亲的原因是张扬对15岁的女儿管束过于严格,引发了母女矛盾。
女儿就读于青岛超银中学,今天高一。在勒死母亲之后,女儿将母亲的尸体装入集装箱,将家门反锁两天一夜。直到张扬的同事上门寻人,才发现这起惨案。
这起案件是很典型的亲子矛盾。尤其是张扬属于单身妈妈,孩子在单亲家庭中的成长,会比普通家庭更困难一些。
在亲子关系中,妈妈的这个角色,表达的是:温柔、善良、包容和鼓励;
爸爸角色表达的是:纪律、权威、尊严和管制。
所以在正常家庭中的孩子,她既能够从爸爸身上学到社会秩序、规矩,也能够从妈妈身上获取到温柔的照顾和爱。这就形成了一个正循环。
当孩子被爸爸批评,有了情绪之后,会得到妈妈的安慰和鼓励。这能够让孩子完成从经受挫折到心理复原的过程。
所以会有俗称: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父母教养孩子的说法。
但从新闻中能够看到张扬律师的家庭,是妈妈一个人支撑起来的。并且妈妈的业务非常出色,这就代表着她对自己就是高要求的人。
虽然不知道张扬丈夫是什么原因,从这个家庭中抽离。但如果是发生情感纠纷的话,张扬是个高自尊的人,有可能会有:“我一个人也能把女儿培养的很出色”的想法。
所以张扬会对女儿要求过高,对一个青春期的女儿来说,会有被控制和窒息感。(这或许也是女儿会选用绳子勒死妈妈的原因之一。她想让妈妈也懂得这种窒息到无法反抗的痛苦)
从女儿和妈妈的合影来看,两个人也有过母女和谐的快乐时光。但有可能被青春期的冲突消耗殆尽。
她们之间,可能存在的情况:
虽然女儿是未成年人,还不入刑法。但她亲手勒死母亲的行为,会使她一辈子受到道德的谴责。这座沉重的十字架,从那刻起就压在了她的背上。而张扬也永远的离开了人世,至死也没想到自己会是这个结局。
近年来,子女杀害父母的新闻,也时有发生。
中山市沙溪镇云汉村18岁女孩齐萍萍(化名)将父母双双杀死并肢解。父母的尸块足足装了42个黑色垃圾袋。邻居闻到了“奇怪的味道”后,向房东庄先生反映。
庄先生想起齐萍萍说过父母回老家了,担心小姑娘一个人住是不是出了什么意外。房东庄先生就拿了钥匙开门。
紧接着看到的一幕,让庄先生吓到腿发软。房间里黑乎乎的一片充满着恶臭。齐萍萍倒在床上酣睡,身旁还放着光亮的锐刀。庄先生立马报警,警察打开垃圾袋发现是人体尸体,从头到脚被残忍分尸。
此时,齐萍萍已与被害父母的尸块共处了四天。
她与父母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呢?
齐萍萍向警方交代,杀害父母的原因是爸爸患上了脑血栓无法工作,妈妈又没有收入,所以父母感情不和,总是吵架。当天父母有很激烈的争吵,自己受不了了,大声呵止。之后爸爸就不说话了,但妈妈仍然絮絮叨叨,这让齐萍萍很受不了。
于是,齐萍萍就用塑料袋套在妈妈头上,用绳子把妈妈的手捆起来。没想到半小时后,妈妈真的死掉了。生病躺在床上的爸爸一个劲的劝齐萍萍去自首。齐萍萍想着:反正妈妈已经死了,不如大家一起死吧。第二个塑料袋就套在了爸爸头上,把爸爸也闷死了。
之后齐萍萍去超市买了大刀和锤子、垃圾袋,将父母的尸体肢解,想着找机会把尸体分批丢掉。
后期齐萍萍提到被人难以理解的杀父母行为时,她说道:“父母过得太痛苦了。我也很痛苦。我想要结束这样的痛苦”。
从孩子的想法来说,如果张扬的女儿是为了把自己从妈妈的控制中解脱出来,齐萍萍则是想帮助父母告别这种痛苦的生活。
最终,中山市中间法院判处齐萍萍死刑,缓刑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生权利。而令人叹息的是:季萍萍在庭审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是被父母收养的孩子,并不是亲生的。
养父母的大恩,她是没法报答了。
从这两个案例来看,动手杀人的孩子,都存在冲动与无长期规划能力的状况。
这或许也与青少年前额叶发育不成熟有关。前额叶是大脑中一个负责行动规划调节和审核的系统。他能够让人对自己的未来做出长远规划。
那么案例中的两个孩子,在杀死父母之后,都选择退缩在家中。其实她们并没有冷静处理后续的能力。当她们在进行极端行为的时候,她们也没有想过自己未来要怎么安排。
这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特性。
对于父母来说,辛苦带大的孩子变成了白眼狼,让人感到很绝望。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要从准备要孩子的时候,就开始补充相关的知识。
否则等孩子到了青春期,其实一些问题已经固化,很难进行扭转。
对于一些原生家庭比较好的家长来说,在亲子教育方面,会更轻松。因为他们从自己的父母身上已经学习到了应该如何教养孩子。
但如果自己的原生家庭不好,自己本身也有很多伤痛的话,可能会出现代际传递。
对于新生儿来说,在出生前就会受到母胎情绪的感知影响。而一个人的情绪韧性和抗压力,都是在原生家庭中养成的。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在决定成为父母之前,的确需要做一番思量。因为如果自己还带着创伤,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是心力不足的。
就像张律师,是高成就人士。但这并不代表她的内心没有困顿和痛苦。当她在与孩子发生矛盾的时候,她是否能自我消化不良情绪?或者她是否有个人可以为她分担,听她的倾诉。
一般来说,原生家庭好的父母,婚后夫妻的情感也会更稳固。因为这样的个体,情绪复原力好。
所以,了解一些原生家庭的知识,不仅能够帮助解决自身的内心问题。在亲子教育上,也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