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9 08:12:10来源:法律常识
春晚小品中,“葛大爷的床垫”算是出名了,人只要往这几万元的床垫子上一躺,立即百病皆无,甚至连脱发都能治愈。
这是普遍存在于全国的一种社会现象——夸大宣传,忽悠老年人购买高价的保健品。这也是继“投资公司”、“P2P平台”之后又一个全国性的“参与人数”众多的社会现象。
六哥为什么说“卖保健品”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一种社会毒瘤?毕竟“卖保健品”生意是合法的生意,只是有些公司把这种合法的生意昧着良心做歪了。
现在某些卖保健品的公司之所以遭人恨,就是因为他们像春晚的“葛大爷”一样,对自己卖的“食品”、“保健品”故意夸大宣传,忽悠老年人疯狂购买,且特么价格死贵!
六哥曾经传唤过的一名“卖保健品”的业务员自述说:他知道自己卖的保健品都是食品和保健品,并不能替代药品起到治疗的作用,但是他们为了多卖钱,都是通过以治病的名义向老年人兜售保健品。
因为虚假宣传违反的是《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于这些行为的主管部门是原工商局,现在是将工商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质量监督局“三合一”的“市场监督管理局”。
这些卖保健品的公司,销售的都是经过国家批准生产的“食品”或“保健品”,买卖行为真实存在,只是在销售方式了采取了“夸大宣传”的方法,其销售行为并不构成《刑法》中的诈骗罪,因此每每有老年人的儿女报案“被诈骗”的时候,派出所民警只能干瞪眼的找到卖保健品的公司,按照纠纷的警情费劲口舌想法设法尽力协调,帮助购买保健品反悔的了老人退回点损失,而面对销售现场正在跃跃欲购的老年人,无论民警怎么劝解,他们都不相信警察的话并埋怨民警耽误了他们的健康。
执法机关执法无依据,不能强硬,只能按照调解的方式帮助老年人追回损失,不得不说也是法律亟待改善的一个方面。
可能很多朋友也会疑问,老年人都是经历了一辈子风风雨雨的了,什么大场面没见过,怎么会那么容易被忽悠?
恰巧六哥在处理警情时,遇到了一位“卖保健品”的资深业务员,在他的手机微信中,六哥找到了他们“成功”的经验。
以下为该业务员在“卖保健品”的工作群里,分享的如何搞定一个“理智、疼钱”老人的“经验”:
我分享的这个客户是一个很理智疼钱的客户。这个客户叫XXX,是去年年底加工(意思为已经有业务员做了工作的)的,到现在购买三次了。
这个客户以前上过会(参加过忽悠老年人的专家讲座会)购买过,后来又来退货了,当时购买了7万多,客户是一个有购买潜力的客户。
后来有过员工去加工过,但一直没有请上会,在一次客户的调整中分给了我,当时领导安排我先去看看,分到我这里的时候,我就立马给她打了个电话,以发福利的由头给她确定好了上门的时间。
当时是中午打的电话,下午我就去了,去的路上给她买了一箱山鸡蛋,这是第一次去她家,当时是老太太开的门,老太太看见我之后说不认识我,不想让我进门,因为当时我是以新客户的名义访的,我给她说:“奶奶,您真是贵人多忘事。”我给她解释了几句后让我进去了,当时我脑子里就一个概念,我必须得进去!
我进去之后坐在床上给老两口聊的,通过了解之后,老头的需求很大,但老头不做主,我就专注的沟通老太太。最后给她铺垫了泡脚、排湿气、寒毒······铺垫好了下次家访。
第二天我就去药店抓了副泡脚药,拿着就去了,这次老太太给我开开门见到我很热情。进去之后给老太太要了个泡脚盆,把药倒在盆里,用热水壶把药冲开,等药泡好了我就让客户泡脚。
但是客户有点不好意思,说自己泡就行,我说光泡不行,还得按穴位,我教您怎么按。我就把客户的脚顺势按进了盆里,开始给客户泡脚。当时客户挺感动的,客户说自己的孩子都没有给他们泡过脚。一边泡着一边给客户沟通,我给客户举了一些例子,渗透会议。在给客户沟通的时候还了解到了客户的爱好,我给客户泡完脚之后,告诉客户还要坚持泡几天,走之前我给客户说好了,明天接着来泡。
到第三天去的时候,我给客户带了香蕉和桔子,一进门客户很开心,还是跟昨天一样给客户泡了脚,因为会议赶得比较紧,今天就要加工客户上会了,在给客户泡脚的同时,我就给客户包装了专家、会议,又给客户举了些例子,下了保证之后,让客户感觉到希望,最后又当着客户的面给领导打了配合的电话,客户听了很激动,答应了明天上会。但是客户走不动路,下楼都很困难,都好长时间没出门了,我就给客户铺垫了明天多叫个同事来接他们。
到了第二天去接的时候,我叫了一个同事一起去的,从楼上把客户架着下来的,来到会上就干了五万多,就分享这些吧。
我觉得只要能抓住客户的软肋,能感动客户,能做到客户心里去,能让客户认可自己,让客户觉得有希望,让客户觉得值,就一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办法总比困难多,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总有解决的办法,不要轻易放弃,坚持!多坚持一会儿······
看到这位“卖保健品”的优秀员工的“经验”分享,大家看透了什么?他们就是利用老人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对“百病缠身的痛苦”和对“儿女亲情的缺失”来做文章,让一辈子见过大风大浪的老年人轻松的愿者上钩。
在这位业务员的公司培训笔记中,就清晰的记录了如何“钓老年人上钩买保健品”的四个步骤:1、发放试用品和老年人建立联系,并跟踪调查。2、特意强调老年人现有的疾病,强调他们现在所承受的痛苦。3、包装出一些知名专家,给予老年人“治愈疾病”的希望。4、推销保健品采取口头上的“饥饿销售”,告诉他们名额有限、数量不多、错过不再。
我们很多人也经常在路边能看到“卖保健品的”业务员,对前来听课、上会的老年人一口一个“叔叔阿姨”,甚至“爸爸妈妈”的叫着,更有像这位优秀业务员一样亲自登门去给老年人洗脚,让他们感受到温情,但是在经验分享中,那生冷的“客户”一次,那炫耀的“干了五万多”一句,足以让我们看清他们是对老年人亲,还是对老年人口袋里的钱亲。
不过,六哥在提醒大家擦亮眼睛的同时,最后也拿出文中老年人说的那句话——自己的孩子都没有给他们泡过脚。
我们做子女的,是不是也该反思点什么?
来源:六品锦衣卫 授权深蓝观察头条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