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9 17:55:07来源:法律常识
年初就听到有好消息,说市出台转正代课教师的好政策,这消息让下西部农村煎熬了几十年的一批代课教师心中一热,有希望转正将成正式教师。几年前,看到转正无望已经走出校门的部分老师又返回校园走上岗位复习准备考试,政策是好的。可是,政策的条条框框又把一部分老师圈在外边,据说当地任教时间卡在2003年这一年,这样有的教师连考一下的资格都没有,太遗憾了,可这是这次代课教师转正的一到硬杠杠。
好政策竟然如此扑簌迷离,百名农村代课教师转正之路曲折多变。
曾经的我也是一名在乡村小学校中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代课教师。从92年开始,我拿着月薪40元的微薄工资在我们当地村小学默默奋斗了六年多。现在回过头来再看看昔日的同行们,全县统计还有500多人仍在岗位上坚持奋斗,有的拿着月薪200多元的工资,有的拿着稍微高点1000多元,他们日夜盼望等待转正这一线渺茫希望时,我的心有点酸呀,我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曾经有人说过,代课教师虽然没有任何“名分”,且没有完全享受教师的待遇,却在特定历史阶段发挥着积极作用,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和偏远农村为维系义务教育承担着历史责任。许多代课教师的故事都与山区、低薪、清贫、坚忍这样的名词相联。
_当时西部农村的代课教师产生的原因大概有三个:一是由于当地经济欠发达,尤其是基层政府财政拮据,导致教师有编不补,大量聘请报酬低微的代课教师;二是当地办学条件艰苦,本、专科毕业生不愿去,即使去了也留不住,别无他法,只有聘请代课教师;三是由于城乡教师编制标准存在差距,很多地方普遍存在城市学校超编与农村学校缺编并存的现象,造成一些区县教师编制不足。当地一些高中毕业生补充进去。以解燃眉之急。
当然,这些代课教师其中有一部分是先由乡,村聘请付工资,教几年,等生米煮成熟饭后,再由乡教委报文教局慢慢开始财政发工作,当然这其中有一部分代课教师是当时依靠乡村干部关系进学校的,他们虽然文凭不高,有的是初中文化,托人要个高中毕业证书,但他们在学校同样付出了不少,他们中有部分人没有赶上86年国家民办教师转正的政策,一拖就拖到现在。
有人说代课老师,是历史遗留问题,国家交给地方政府解决,当地的政府是在用时间来消耗代课老师的青春和耐心。等到一定时间,该离岗的已经离岗了,再进行所谓的赔偿行为,只不过是寥寥炊烟了。
有人又说提高教育质量,教师为本。虽然代课教师中不乏素质较好、具有教师资格的大中专毕业生,但有些地区的大多数代课人员不具备教师从业资格,学历层次也比较低。一些地方也出现过家长到教育部门要求不用代课老师,给孩子的学校配备合格教师的情况……
我任教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那年我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高考落榜在家。当时我们村小学有6位老师6个教学班,而一位代毕业班的老师因车祸在家休息,不能去学校上课,学生不能耽误,想找个顶课的老师极度紧张。当时的校长着急了就来我家动员我家人,家里人做工作,我答应了。当我的高中同学他们忙着补习准备下年继续考大学的时候,我便以校代课教师的身份走上农村教师岗位。后来我成村聘,那时一年发10个月的工资,年终才一次发清一年的工资400元工资,当我的工资长到60元的时候,我终于奋斗到县财政发工资了,90年代的农村代课教师的生活现状及他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是常人难以理解和做到的。
九十年代初,我们村许多同龄人开始外出打工挣钱了。我却一天风风火火,来来去去在学校和家里忙禄着。当时正好我刚刚分家,家贫如洗。家里的一切重担都压在我一个人肩上。
西北农村每年春夏秋季的时候,也正是这里农民最忙的季节。这时的天亮得早,我每天大约在4-5点钟左右就开始起来了,先起来干家里的农活,给喂牲口添草再到沟泉里抢俩担水,那时农村吃水很困难的。等牲口吃好料草后,就急忙架好赶到地里去耕地,等庄里其它的人起来准备上哇的时候我已经耕了一大片地了。这时候天才麻麻大亮了。老婆会来接我的班,她帮我拿着去学校穿的衣服推着自行车,提着包包,包包里装我着喝茶的馍馍和中午的生活。和老婆交接完毕,我就准备去学校,她开始干地里的活,她就这样一年四季,一个人在家里干农活,即要干男人的活也得干女人的农活。
我疯疯颠颠把自行车推上豁岘后骑上车就往学校展去。来去学校都得翻山,花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学校。
当时学校有规定老师必须在学生上自习前要提前到校,学生如果迟到罚站,老师迟到要罚款的,所以每天必须在值周教师敲响上早自习钟之前我要赶到学校,迟到一分钟就怕罚款呀。
一到学校首先得生火喝茶,吃馍。早晨干了一阵活,又走了一个多小时的路,肚子也饿了。那时学校还没有通电,只有架柴火,生炉子了,喝茶吃馍就是早餐。平日里老婆高兴还络些有油的起面馍馍。惹老婆不高兴就是糜面干饼子,爱吃不吃算了。坐在宿舍里一边熬茶,一边批改作业,一边吃口馍,烟熏火燎,手忙脚乱的。
当上第一节课钟响以前,必须安排好肚子,批改完先天的学生作业,便准备上课了。
96年左右,我所教的小学有300多名学生,7个班(一年级俩班)8名老师,其中4名是代课老师。校长和主任算当官的,代课少点,那么我们这些秃头百姓就任务就很重的。每个老师数学课和语文都得代。我一直是高年级班的语文和中年级班的数学,还代全校的体育课,一周课时不低于16节。又是少先队辅导员,文课教研组长,一天下来忙的不知道在干啥。当然最头痛的还是写教案备课,批改作文和语文作业。一个30多人的高中班作文和语文作业批阅很费时间的,当时要求学生还要写大小楷,一周各三篇。作文每个单元一篇,老师都要批阅。数学作业天天有,最好批阅的是数学作业,一般当天就可以阅完。忙不过来时教案还得拿回家去晚上备的。
如今同样的这所村小学,年前我去的时候发现学生不到100人,教师10多个,大多是公派走读老师,他们白天从城里出发,驱车来学校,晚上进城,他们一天的工资几乎就是代课教师一月的工资,差别太大了。
那时的我每天在学校上课,批作业,管理学生,断学生的官司,一天下来几乎忙的焦头烂耳。
农村走读学校当时没有灶,离家近的老师中午回家吃饭,我们远的中午在自己的宿舍生火下点从家里带来的面条,清汤寡水就这样吃了午餐。
下午一放学又急急忙忙往家里赶,要干地里的农活。因为地里的有些农活老婆一个人实在无法干,有时自行车推到家里放下,有时直接去地里干活,等当天的活干完再回家。
在学校的脑力劳动,回家地里又得干活一天干下来确实累呀
当代课教师在工作上教学任务重又担惊受怕,怕扣工资,怕惹校长,怕学生家长告状,怕干不好被辞退。生活上清汤寡水,心里上繁琐事不断,手头上经济拮据。一肩挑俩担---家庭和学校。
一天教学之余,我最担心放学后半路突然来暴雨要操心学生的安全。农村的学校大多离家远,路又不好走。山洪暴发时来不急躲。自己被暴雨打成落汤鸡是常事。春夏天还好过,秋冬天就很难过了,无论刮风下雨,老师都得到校,有时大雪封山学校还得去呀,这是必须的。
隐约记得98年左右,我一月工资涨到80元,一天平均不到3元,每天平均4节课算,一节40分钟的课能拿不7角钱。这工资要养活自己和一家人呀。农村的代课教师苦啊!
其实当代课教师都是把自己多少辛酸都咽在口中,只等出头的那天。每天期待着新政策到来,能转正。可惜还是有很多的扑簌迷离,曲折多变!
我曾经的一位启蒙老师老师,教书10多年后因为多生了个孩子,计划生育政策让他下岗,那时候他三个孩子30多岁的样子,后来他走出校门打工,当生产队队长。
1986年左右,西部教育系统有过一次代课教师大量转正的好政策,当时叫民办教师,这些符合条件的民办教师几乎都转正了。当时我的这位启蒙老师错过了转正机会,后来2000年左右,他又被村上聘请去教书,有生之年他希望能得到一次转正的机会。
2002年左右,我的这位启蒙老师去学校教书能拿工资200元,村上照顾有份低保,这样下来一家4口人,3个孩子上学,媳妇打工,老师边教书边在家种地,一家人的生活还是很拮据的。
几年后,老师不幸得到癌病,无法去学校,只好又一次走下讲台,治疗癌症债台高筑,遗憾,最后老师还是没有等到转正的好消息,含恨离开人家。
一起工作过的代课教师,还有几位男老师,他们由于当代课教师留守乡村而耽误连老婆都没有找到,至今光棍,有点遗憾。他们现在都几乎40多岁了,唯一的希望是 能得到好政策转正,好过好下半生人生。
我写这篇文章一来是希望还在坚守的会宁代课教师希望政府照顾他们都能得到转正的机会,20多年的坚守真不容易,无论他们当初是以何种方式走进学校,20多年的付出既然认可,说明他们的工作符合教育法,为啥不能同工同酬?给他们一次转正的机会,让他们的老年生活过的快乐幸福吧。
希望制定政策着应该以这些代课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多为他们想想,能转的尽量转,不能转的给他们一定的报酬,让他们满意幸福渡过晚年生活,不能人为设置条条框框,制造硬杠杠把他们拒之门外。
虽然我知道我的呐喊很微弱,但心里一直牵挂着他们,因为我也曾经是一名代课教师,不说出来心里不痛快,我知道他们一路走来确实不容易,当今社会,如今他们也算得上最可爱最敬业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