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1 12:15:51来源:法律常识
新京报讯(记者沙雪良)《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21-2025年)》日前发布,其中提出,优化律师执业环境,依法依规保障律师在诉讼中会见、阅卷、收集证据和发问、质证、辩论等方面的执业权利;完善律师不良执业信息记录、披露和查询制度。
《规划》提出,要统筹保障司法公正和法律服务行业发展。建立健全律师参与立法、执法、司法的工作机制,规范律师辩护代理行为,提高刑事辩护代理质量,充分发挥辩护律师在刑事案件审判中的重要作用。健全完善律师执业权利保障、参与诉讼和权利救济机制,优化律师执业环境,依法依规保障律师在诉讼中会见、阅卷、收集证据和发问、质证、辩论等方面的执业权利。加强律师执业管理,健全律师执业行为规范,优化律师职业评价体系。完善律师不良执业信息记录、披露和查询制度。
对于公证行业,《规划》提出分级分类打造品牌公证机构,培树特色公证业务,丰富利企便民举措,积极拓展公证公益法律服务范围;推进行业信息化建设,加强部门间数据共享,切实减轻群众举证负担。
《规划》要求,继续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依法依规办理死刑复核法律援助案件。积极推动法律援助地方性法规实施评估,依法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持续完善法律援助经济困难告知承诺制,与相关部门逐步实现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定期向社会公布法律援助资金使用、案件办理、质量考核结果等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加强服务质量监管。
《规划》提出,依法依规稳步扩大覆盖人群,切实将低收入人群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到2025年,全市每十万人口每年获得法律援助服务达到120件。同时,制定完善法律援助工作标准体系,普遍实现由有经验的律师提供法律援助服务,持续开展案件质量评估,加强对民非法律援助单位的指导监管。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