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7 19:19:55来源:法律常识
1月7日,福建法治报以《黄国新:闽东公安的“法制秀才”》为题,报道了宁德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执法监督大队负责人、四级警长黄国新坚守法制战线十二载的故事。
▼
他勤于钻研业务知识,善于思考创新,是单位里的多面手;他常常“以办为家”,是同事眼中的大忙人,领导对其评价为“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人”;在单位,他还有个响当当的外号——“法制秀才”。他就是宁德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执法监督大队负责人、四级警长黄国新。
多年来,黄国新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被评为全省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先进个人、全市公安机关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破案会战”成绩突出个人,多次获得“优秀公务员”“优秀信息员”称号。
初见黄国新,或许是周末加班的缘故,他的脸上略显疲惫,但聊起工作,疲意一扫而空,立马敞开了话匣子。
从警十二年多,黄国新先后在法制支队内勤、行政复议、案件审核、执法监督多岗位轮换锻炼,法学专业毕业的他深知:“身为一名法制民警,我们的武器就是法律,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跟上依法治国的步伐。”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长期以来的良好学习习惯,使黄国新迅速成长为一名集文案写作、办案审核、执法监督、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授课的多面手。他主动兼职法制教官,锻炼达成“坐下会写、站着会讲”自我目标,并获得2019-2020年度全市公安机关成绩突出教官称号。
“有问题,找秀才” ,在宁德市公安局这已成为同事们的共识。有一回,“扫黑办”因一份查询银行账户类法律文书无法提交至系统“领导审核”环节,寻求黄国新帮助。经黄国新修改调试,很快解决了问题。事后同事笑称:“这个问题如果‘秀才’都解决不了,真不知道还能找谁。”
黄国新的“秀才”之名并非徒有虚名。他撰写的《浅析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对提高执法公信力的作用和影响》获得2011年度“和谐社会与社会矛盾化解”课题调研优秀奖;《关于刑事案件受害人救助制度的法律思考》获得全省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调研文章评审一等奖。2019年,其利用工作间隙复习、“以办为家”,顺利通过全国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并被聘为宁德市公安局公职律师。
法制工作是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生命线,是维护公安执法质量的重要防线,法制民警肩负着执法办案审核监督、服务指导的重任。
2015年,黄国新担任法制支队执法监督大队负责人,而当时宁德市执法质量成绩是全省排名倒数。为扭转局面,黄国新从拟定考评方案、加强日常巡查、加大考评频次等方面深入思考,提出一系列推进执法质量考评工作的制度机制建议。成效初显,次年,宁德市执法质量成绩就进入全省中等水平。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勤于思考才能把工作干得有诗意。”黄国新如是说。为进一步提升执法质量成绩,他还以法制支队名义起草印发关于规范执法办案、解决涉案财物管理、尿检不规范等一系列执法指导意见。该执法指导意见以问题为导向,理论结合实践,规范兼顾减负,受到办案单位一致好评。
工夫不负有心人!自黄国新担任法制支队监督大队负责人以来,宁德市执法质量排名在全省稳步提升、名列前茅,特别是2020年上半年执法质量取得全省综合第三、个案第一的优异成绩。
执法监督大队人少事多、琐屑繁杂,但要承担着执法质量考评,立功授奖、警衔晋升、合同审核,警综系统维护,执法记录仪系统管理等诸多事务。
“特别是日常执法监督如‘三色预警’自动考评等项目,得像带小孩一样‘严防紧盯’,否则稍不留神就可能整改超期,引发执法问题。小项目却能拉大分,影响整体执法质量。”黄国新说,大队每年组织考评20多次,考评项目57项,下发通知、通报等70多件,提醒整改执法问题1200多个,统计数据17000多条,因此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节假日也不能放松。
2020年9月10日,黄国新因加班导致过度疲劳,在怀抱重物爬楼梯时不慎滑倒,右掌骨骨折。当晚简单冰敷后,第二天忍着伤痛坚持到单位向领导汇报工作,直到中午才到医院接受治疗。
住院期间,除了接受必要治疗外,黄国新依然坚持每天上班,还自嘲“勤用左手、开发右脑”。就在受伤的第五天,他还依靠左手和“口述”草拟了“9.16全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视频推进会”相关材料。
坚守法制战线十二载,黄国新总用“不要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了安逸”勉励自己,用法律智慧攻难关,用法律思维判是非,用法律逻辑断公平。
(见习记者 王淇锋 本报记者 黄锡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