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科普一下泗阳评价好的刑事诉讼律师哪里找,打假官司向哪里举报

时间:2023-06-03 16:56:21来源:法律常识

导读

近年来,通过虚假诉讼骗取法院裁判、以期实现非法目的的现象日益增多,不仅妨害了正常的司法秩序,也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对此,2015年8月29日《刑法修正案(九)》专门增设“虚假诉讼罪”,加强对该类行为的打击力度。至此以刑事法律手段制裁虚假诉讼的程序正式揭开序幕。

案件回放

案例1:民事案件涉了“刑”, 虚假诉讼罪

2013年5月,董某因向他人大量借款而无力偿还债务,部分债权人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董某为用其被法院查封的资产归还欠亲友的债务,经与张某甲合谋,由董某伪造了其向张某甲借款人民币470万元的借条,张某甲冒充董某的债权人,以要求董某归还欠款为由向宜兴市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013年5月28日,法院对该案进行开庭审理,经法院主持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2013年6月3日,法院作出民事调解书,后张某甲依据此调解书取得法院执行款人民币60.4680万元,后将该款交给董某,董某将上述款项用于归还债务。
2016年2月24日,张某甲接到民警电话通知后主动至公安机关投案,归案后如实供述了上述事实。审理中,张某甲退出60.4680万元。法院判决张某甲犯虚假诉讼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

案例2:捏造事实提诉讼,虚假诉讼罪

  2016年3月,宋某与宋某某、周某某、张某某、王某某、李某某等人商议通过虚构债务提起虚假诉讼的方式,企图从法院冻结的拆迁款项中套取部分资金,后伪造工资表、劳动合同、欠条,宋某某、周某某、张某某、王某某、李某某等8人在相关材料上签字,并持上述虚假材料以欠工资名义向泗阳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宋某某、赵某某等人均保证提供的证据真实,不存在虚假诉讼行为。后宋某某、赵某某、周某某等8人分别与 宋某达成调解,法院根据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制作了《民事调解书》。八人遂持生效《民事调解书》向泗阳法院申请执行,企图参与分配宋某所有的已被法院冻结的拆迁款,被法院执行局识破遂案发。

  后法院查明,宋某、宋某某、周某某等九人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其行为均已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的规定,构成虚假诉讼罪,分别定罪判刑并处罚金。

法律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零七条之一 【虚假诉讼罪】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防范和制裁虚假诉讼的指导意见》

  当前,民事商事审判领域存在的虚假诉讼现象,不仅严重侵害案外人合法权益,破坏社会诚信,也扰乱了正常的诉讼秩序,损害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各级人民法院对此要高度重视,努力探索通过多种有效措施防范和制裁虚假诉讼行为。

1.虚假诉讼一般包含以下要素:(1)以规避法律、法规或国家政策谋取非法利益为目的;(2)双方当事人存在恶意串通;(3)虚构事实;(4)借用合法的民事程序;(5)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案外人的合法权益。

2.对虚假诉讼参与人,要适度加大罚款、拘留等妨碍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法律适用力度;虚假诉讼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虚假诉讼参与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虚假诉讼违法行为涉嫌虚假诉讼罪、诈骗罪、合同诈骗罪等刑事犯罪的,民事审判部门应当依法将相关线索和有关案件材料移送侦查机关。

3.探索建立虚假诉讼失信人名单制度。将虚假诉讼参与人列入失信人名单,逐步开展与现有相关信息平台和社会信用体系接轨工作,加大制裁力度。

律师总结

近年来,虚假诉讼案件多发,除了数量增多、金额增大之外,虚假诉讼的参与方式也呈现多样性,从单方虚假诉讼到双方恶意串通,再到诉讼代理人参与等,虚假诉讼的识别难度越来越大。

虚假诉讼看上去只是打个假官司,实际上却有很大的危害。这一行为不仅损害了其他真实债权人、当事人或案外人的合法利益,而且又浪费司法资源,扰乱了正常的司法秩序,损害人民法院的权威,同时违背了社会诚信道德原则。

虚假诉讼已经严重危害了司法的权威和公信力,长此以往,势必对法治社会建设造成极大损害。为了有效遏制虚假诉讼现象,因此刑法设立了虚假诉讼罪,非常有针对性的弥补了民事虚假诉讼的刑法空白。

律师提示

一方当事人以捏造的事实,到法院立案,另一方当事人明知有假,却 “配合”其在法庭上展开一场辩论,这种令人看不懂的操作背后,实际是意图骗取法院生效判决以牟取不正当利益。这种行为涉嫌虚假诉讼罪,要受到刑事处罚,情节严重的可判七年有期徒刑。

虚假诉讼入刑是对虚假诉讼的有力打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事人在事前应该及时的做好法律风险的防范,不能在事后通过虚假的诉讼来“挽回”自己的权益。这样,最终不但无法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反而会受到刑律的制裁。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律师 交通事故 案件 劳动者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用人单位 被告人 逃逸 肇事罪 驾驶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当事人 房屋 事故 赔偿 交通肇事 土地 自诉 补偿费 刑事案件 被害人 法院 公司 事务所 肇事 辩护 债务 责任 交通 打官司 法律 鉴定 离婚协议书 车辆 债权人 嫌疑人 民警 北京十大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