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4 15:27:59来源:法律常识
在公布低于预期水平的年报业绩后,光伏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在二级市场上遇挫。
4月21日,阳光电源股价继续走低,收跌10.54%,报64.48元/股,创一年内低点,最新市值为不足千亿元。
股价暴跌背后,是阳光电源低于预期的业绩。在最新发布的年报中,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近20%。
市值跌破千亿
阳光电源的股价甚至跌上了热搜。
4月20日,阳光电源在盘中短暂冲高后震荡回落,最终上演20cm跌停。这家千亿级的企业,市值一日便蒸发约268亿元。
从龙虎榜数据来看,深股通是阳光电源封跌停板背后的最大推手。当日,深股通以4.47亿元的买入金额位居买一,剩余买入席位分别是三家机构及华泰证券合肥创新大道营业部;卖出方面,深股通名列卖一,累计卖出9.06亿元,另有三家机构及南京证券银川民族北街营业部占据卖出席位。
事实上,自2021年7月30日触及180.16元/股高点后,阳光电源经历了深度回调,跌幅超64%,市值跌破千亿关口,蒸发1700亿元。
股价暴跌,除了散户叫苦不迭外,阳光电源的定增股东境况更加惨淡。
4月22日,阳光电源于去年10月发行的定增股份行将解禁,解禁数量为2841.86万股,占总股本的1.91%。
彼时,阳光电源抛出高位定增,发行单价达128元/股,募资逾36亿元。其发行对象包括多家大型公募、私募和投行机构,如景林资产、中信建投、J.P.摩根、UBS、高盛、财通基金、华泰金融控股、汇丰银行等。以最新市价计算,定增股东悉数浮亏近50%。
一季度加仓阳光电源的公募也全部浮亏。彼时,北向资金增持阳光电源6093万股,共持有2.23亿股。广发旗下共计4只基金持股阳光电源,广发高端制造、广发科技先锋,广发行业严选均选择增持,合计增持超170万股;广发双擎升级混合则为报告期内前十大股东中唯一卖出者,减持21.63万股。
此外,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基金增持近300万股,持股1171万股,位列第六大流通股股东。天弘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基金以942.4万股的持股数量,新晋前十大流通股股东。
业绩不及预期
阳光电源股价为何大跳水?主因在于业绩不及预期。4月19日晚,阳光电源披露2021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1.37亿元,同比增长25.15%,归母净利润15.83亿元,同比下降19.01%。
细究可发现,阳光电源全年盈利情况备受四季度的拖累。2021年第四季度,阳光电源单季度实现营收87.63亿元,为全年单季度最高,净利润仅有7793万元,环比大降89.57%,扣非净利润则亏损1.17亿元,而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15.05亿元。
具体来看,阳光电源业务分为逆变器、电站、储能三大板块。2021年,公司逆变器业务营收为90.5亿元,同比增长20.44%;电站投资开发营收为96.8亿元,同比增长17.65%;储能系统营收为31.4亿元,同比增长168.51%。
但除电站业务毛利率同比上升2.42%外,光伏逆变器、储能业务毛利率分别同比下滑1.23%、7.86%。
4月19日晚,阳光能源董事长曹仁贤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1年业绩低于预期,“一个是疫情导致越南项目在10月没有并网,执行了新电价导致计提。另外缅甸项目因为政变而取消,产生了一些费用。第三是海外储能业务因为疫情受到影响,接受了罚款,导致增收不增利。整体加起来减掉了大概10个亿业绩。”
同时曹仁贤坦言,“2021年,公司步子迈得有点大,对芯片和疫情的估计不足,内部管理不够精细,存在上亿元汇兑损失,且人员、研发增长导致费用水平有所提升。”
现金流恶化
令外界唏嘘的是,阳光电源2022年交出的第一份业绩答卷同样差强人意。4月19日晚间,阳光电源发布一季报,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45.68亿元,同比增长36.48%,归母净利润4.11亿元,同比微增6.26%,扣非净利润3.71亿元,同比减少1.96%。
业绩面频露难色,不少机构纷纷下调阳光电源目标价。花旗指出,阳光电源2021年盈利不及预期,主要因更高的组件成本等,下调阳光电源今明两年净利润预测25.3%和23.6%,下调目标价23%至123元。中金认为,阳光电源2021年和今年一季度业绩均低于预期,考虑到供应链成本上涨对公司盈利能力影响,下调公司盈利预测,并调降目标价45%至105元。
净利下滑之外,阳光电源还暴露出诸多问题。首先是公司的现金流情况,2020年末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超30亿元,而2021年这一数据每况愈下,至2021年末,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6.39亿元,同比下降153.05%。到了2022年一季度末,这一数字为-17亿元。
其次,阳光电源存货规模飙涨,由2020年末的38.73亿元骤增至2021年末的107.68亿元,到2022年3月末高达130.32亿元。
此外,还有董事长曹仁贤提及的费用把控问题,2021年,阳光电源销售费用产生15.8亿元,同比增长62.58%;管理费用4.91亿元,同比增长23.97%;财务费用2.83亿元,同比增长8.43%;研发费用11.61亿元,同比增长44.03%。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