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合同纠纷怎么算(涉外纠纷适用法律)

时间:2023-02-09 12:59:22来源:法律常识

这个礼拜又遇到这么一起比较糟心的跨国纠纷案件:中外双方在书面合同中约定纠纷管辖机构为中企所在地法院。委托我们的是中方企业。

在我们询问管辖权这一点时,中方企业负责人还“得意”地告诉我们,“当时他们给的合同版本是要求新加坡仲裁,我们当时就不同意,强烈要求改到我们市的法院管辖。因为我们那里的法院我们关系都很熟!“

很让人无语的”小聪明“!!完全不明白国内合同和国际合同在管辖上的原则性差异。

关键问题是,这不是小概率事件,在我们执业过程中就遇到过不少坚持这种想法的企业负责人,以为将纠纷管辖机构约定在”自己家门口“的法院是多高明的决定,其实这恰恰是涉外合同的”大忌“,是我们涉外律师最不愿意见到的情况——

在涉外纠纷案件中,哪怕是证据方面有瑕疵或者欠缺,我们可以通过补充取证等方式弥补,就算麻烦一些,起码法律程序还走得下去,但是,若管辖出了问题,则基本上在就丧失了纠纷解决的主动权,起码是谈判阶段的主动权。



之前作者也写过不少这方面的东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一翻我发表在头条的前期文章。鉴于最近又接了这么一个案子,作者就再次动笔,行文尽量浅显一些,希望读到的朋友,特别是从事跨国业务的朋友,能够引以为戒:

一、涉外合同中,为什么将纠纷管辖约定在”本地法院“是大忌?

首先,向大家介绍两个国际商事法律领域的基本原则,或者叫做国际遵循的行为规范:

  1. 意思自治原则:什么意思呢?就是在涉外合同纠纷中,尊重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若合同中纠纷管辖条款约定的是某国某地法院管辖,则发生纠纷后就只能向该法院起诉,去其他法院或仲裁机构起诉的则不会被受理。
  2. 一国法院的判决书在另一国不可能被认可和执行,这是国际法上国家主权原则在司法领域的体现:这是国际公认的准则,只有少数例外,比如我国和港澳地区,在特殊情况下(事先合同约定)两地法院可以互相认可和执行对方法院的判决。

因此,根据上面两个原则,具体到我们刚接手的这个案子,因为当初书面合同中约定了中国某法院管辖,除非双方在纠纷发生后另行约定纠纷管辖机构(这个”除非“基本只存在于理论上,纠纷都法发生了,对方不太可能愿意配合你去重新约定一个对你更有利的纠纷管辖),否则这个案子只能提交该法院管辖,去别的地方人家不可能受理。那么,根据上面第2条,中国法院的判决书在外国基本等同于废纸一张(同理,外国法院的判决书也不可能在中国法院被承认和执行。注意,这里指的是商事案件的判决书,不是离婚案件,各国法院之间互相承认离婚判决是可以的)。如此以来,案件就基本上等于进入了”死胡同“。



二、这个”死胡同“有没有可能”柳暗花明“呢?

理论上是有的,但仅限于理论上。我们在过往承办的案件中遇到过,这个”柳暗花明“的契机就是”外国当事人在中国境内有可供执行的财产“。

中国法院的判决书仅在中国境内有效,若”恰好“该外国公司在中国境内有财产,那么,原则上来说,你这个案子还有救,但是实务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操作起来很难,成功的案例也寥寥无几:

  1. 该外国公司或外国自然人在中国境内有固定资产的,例如其名下有房产等,这需要中方去调查取证,然后将相应结果提交法院,操作上难度不小,而且实际上外国公司在中国境内有土地或房产的情况较少,外国自然人过去在中国买房有政策限制,所以这个实际上也不多见。
  2. 该外国公司或外国自然人在中国境内有投资,例如在中国境内设立有子公司、持有中国境内某公司股权(以下简称”中国子公司“)等等。这里还有两个重要问题:
  • 在起诉之前首先必须进行财产保全,即申请法院冻结该外方该中国子公司的股权,防止其在诉讼过程中为逃避执行而进行股权转让;这个财产保全在实务中也有一定难度,比如担保问题等等。
  • 财产保全之后还是有问题:这里要搞清楚一个概念,即法律上定义的”可执行的财产“并不是外方在该中国子公司的股权,也不是该中国子公司的盈利,而是其分红。若是该中国子公司为了逃避执行,连续几年就是不分红,盈利进行转投资(只要其决策不违法),或者做几年之后破产(财务上可以有很多安排,而这些安排外人通常都很难调查和取证),那么这个胜诉判决还是一场空。



三、涉外合同中,如何正确地约定纠纷管辖机构呢?

上文我们说了,涉外合同中,将纠纷管辖机构约定在自己”家门口“的法院是下下策,那么有没有”上上策“呢?

有的,就是约定仲裁,尽量不约定法院,不论是自己地盘上的法院还是外国的法院。

  1. 涉外合同中,中国公司若有谈判余地,就约定贸仲(即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仲裁,如今贸仲有北京总部,还有上海、深圳、武汉等8个分会,找一个离你们那里近的即可。
  2. 若外方不同意选择贸仲,可以退一步,选择国际上比较有名的仲裁机构,比如中国企业选择较多的香港国际仲裁中心(”HKIAC“)、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SIAC“)等

以上,是作者就纠纷管辖机构的选择进行的简单解析。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从事跨国业务的中国企业和企业家们,在确定合同中的纠纷管辖机构时,千万不要盲目地约定”本地法院“了,切记切记!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房屋 土地 自诉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打官司 公司 离婚协议书 债权人 找律师可靠吗 北京十大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搜狐 刑事案件 当事人 合同 甲方 律师办理建设工程法律业务操作指引二 交通 律师 最低工资标准 北京十大房产纠纷律师事务所排名 北京房产纠纷最好的律师事务所 律师自己打官司是不是不用找律师 车祸 补助费 债权 工资 鉴定 程序 北京房产纠纷律师事务所排名前十名 伤残 条件 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