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三金法律怎么规定,婚约解除后,彩礼问题如何处理

时间:2022-10-30 13:20:05来源:法律常识

法律知识要点:彩礼和嫁妆并不是法律概念,而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婚姻习俗。一般认为,彩礼是指男女双方恋爱关系确定以后,按照当地习俗男方给予女方一定数量的现金或财物,表示缔结婚姻的意思;嫁妆是指女方出嫁时带到男方家的钱财和物品,这是女方娘家人在女方出嫁时赠送的,但是由于各地婚姻习俗差别较大,个别地区如果也这样来定义,可能并不准确表述当地的彩礼和嫁妆的概念。

?婚嫁之中男方送彩礼、女方陪嫁妆,均是以缔结婚姻为目的习俗,但是男女双方一旦离婚或解除婚约的,那么彩礼、嫁妆该如何处理呢,这是广大读者经常咨询到这样的问题,为此小编依据法律规定并结合司法实务中的处理经验,就离婚或解除婚约时彩礼、嫁妆的返还问题为大家提供几点参考意见。

关于彩礼的处理规定

实务中因彩礼返还问题产生纠纷最多,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中,对彩礼的返还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规定。

该解释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2)、(3)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从条文的规定来看,主要是三种情形下彩礼应当返还: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彩礼本质上是附条件的赠与行为,以缔结婚姻为目的而赠与的财物,既然双方婚约解除或最终未缔结婚姻的,缔结婚姻的条件未成就,所赠与的财物应当返还。但是实务当中,如果未登记结婚的,但有共同一起生活的,根据在一起共同生活的长短一般酌情退还彩礼或甚至不退还,因为这种情况下双方虽然没有法律上的婚姻,但在一起同居生活,有事实上的婚姻,如果双方解除婚约后要求完全退还彩礼并不公平,所以实务中是酌情返还或不返还。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该项与第一项本质上一样的,双方虽然有法律上确认了婚姻关系,但是双方结婚后没有共同生活,无婚姻之实。在司法实务中对这一事实举证有些难度,根据举证规则,男方需要举证证明双方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在实务中男方可能自己本身无力支付大额的彩礼,但为了缔结婚姻而向他人举债支付彩礼,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双方结婚了,从公平的原则出发,参考双方婚姻时间的长短而返还或者酌情返还。

当然,双方解除婚约或离婚时对于彩礼的处理并非机械的完全按上述标准,实务中还参考一方的过错情况、公平原则、当地婚姻习俗等情况进行处理。例如,双方未登记结婚,但在一起生活了好多年并育有子女,这种情况再要求退还彩礼法院难支持。

关于嫁妆的处理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解释当中并没有特别规定嫁妆的处理问题,这是因为实务当中嫁妆的争议相对于彩礼来说并不多,因为大多婚姻纠纷当中,彩礼一般涉及的金额大,而且彩礼也是男方向女方必须支付的婚姻习俗,嫁妆一般涉及的金额比较小,并且婚姻关系缔结时嫁妆也不必须要支付的,所以关于嫁妆的争议,在实务当中主要是根据《婚姻法》第十七、十八条的规定来处理。女方亲属陪送嫁妆的性质和彩礼一样,同样属于以缔结婚姻为目的的赠与行为,所以是赠与给一方的,还是赠与给夫妻双方的,小编认为主要看赠与发生的时间。

如果是先举办结婚仪式,后登记结婚的,则嫁妆应认定为是女方家人对女方个人的赠与;如果是先登记结婚,后举办结婚仪式的,女方家人未明确表示是对一方的个人赠与,则应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该嫁妆应认定为夫妻的共同财产,但夫妻双方对该嫁妆有特别的约定,则应依约定来确认归属。

彩礼和嫁妆均带有强烈的习俗性特征,法律上有明确规定的按照规定处理,但在司法实务当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形,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的,人民法院只能依据诚实信用、公平公正、适当兼顾善良习俗等基本的法律原则进行处理。

现在律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个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的,彩礼纠纷在司法实务中具体应用的判例,以便大家更好的理解该法律条文的相关内容。

实务案例:原、被告双方订婚,原告共向被告给付彩礼34000元,后双方举办婚礼并同居生活,但未办理结婚登记。后双方分居,男方起诉要求返还彩礼,法院酌情判决被告返还20000元。

案情摘要:原告起诉称,原告李某经人介绍于2012年农历正月16日和被告陈某甲举行定亲仪式,当日应被告要求,原告李某给付被告陈某甲见面礼18000元。后原告之父李某某到被告家商量结婚事宜,给付被告陈某乙现金20000元。2012年农历9月份,原告给付被告陈某甲三金首饰一套。原、被告未办理结婚登记即举行结婚仪式并开始同居生活。2013年农历正月16日,被告借故回了娘家不再与原告共同生活。原告因此婚约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现依法具状起诉,请求判令二被告借婚约索取的现金38000元、三金首饰一套。被告答辩称,原告及家人给被告的钱都花在购买三金和嫁妆上,并且被告还花了很多钱购买嫁妆陪送,所以不应当再返还彩礼。

判决观点:原告李某与被告陈某甲经人介绍订立婚约后,被告陈某甲共计接受原告现金34000元,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本院依法予以确认。原、被告双方家人商量结婚事宜时,被告陈某乙接受20000元钱的行为,是基于原告李某与被告陈某甲存在婚约关系而做出的一种代理行为,该20000元钱仍属于彩礼的范围,故被告陈某乙在本案中不宜承担民事责任。关于购买三金的出资问题,原、被告双方均未能提供充分证据予以证明,本院对此不予确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第一项的规定,本案原、被告未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即解除婚约,原告要求被告返还彩礼,本院依法应予支持。但是,本案原、被告虽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却按照农村风俗举行了结婚仪式,并共同生活了几个月,且被告已怀孕流产。按照上述司法解释的立法本意及公平原则,结合当地对结婚的认识与理解,本案中原告要求的彩礼不宜全额返还,综合整个案情,本案酌定被告返还原告人民币20000元,对原告的其余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据此,法院判决被告陈某甲返还原告李某彩礼款人民币20000元。

律小编说案:这个案例中,原、被告双方未登记结婚,如果严格按照司法解释二第十条第一项的规定,被告作为女方应当全部返还彩礼34000元,但是法院并未判决全额返还,而是酌情返还20000元。因为这种情况下,判决既要考虑法律规定,也要考虑婚姻习俗,很多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双方是否结婚以办理婚礼为准,而不是结婚登记,原、被告双方同居较长时间,被告还曾怀孕流产。并且公平原则是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在司法实务中有最高的指引作用,试想如果判决全额返还,从一般公众的认知上都难以接受这种判决结果。实务中小编发现很多当事人在涉及到彩礼纠纷时,只是引用司法解释二第十条的规定,但是公平原则、婚姻习俗等因素,法院在判决时考虑的比重同样非常大。

好了,今天的法律知识学习就到这儿,后续还有更多精彩的法律实务文章推送,请关注我们吧!已经看到这了,顺便给小编点个赞鼓励一下,也欢迎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哦!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