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6 21:36:33来源:法律常识
从法律规定的层面来讲,并没有规定必须谅解才能判处缓刑。但是从现实层面来说,不谅解的情况下有很少被判处缓刑的。
我从事法律实务工作10多年了,我来说说这个问题。
1.驾驶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撞死人,如果承担主要责任或者全部责任的话,构成交通肇事罪,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需要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对于交通肇事罪而言,除了承担刑事责任以外,还需要承担赔偿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的民事责任。
2.不过唯一好的是,如果保险齐全的话,民事赔偿的费用都是由保险公司承担的。
然而不同于普通的民事案件,交通肇事罪是不赔偿精神抚慰金的,而普通民事侵权的话是要赔偿精神抚慰金的。
那么一旦涉及刑事案件,作为被害人或者被害人的家属而言,就少了精神抚慰金这一块的费用。而这个费用一般情况下当然需要侵权人,也就是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来补足了。
这其实也就是,为什么一般而言需要有一个谅解书才会判处缓刑的基础所在了。
3.能否判处缓刑,主要看是否符合刑法第72条所规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
显然,其中并没有关于当事人必须达成谅解或者和解的硬性要求。
4.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和解或者谅解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88条的规定,可能判处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过失犯罪案件,适用执行和解程序。显然交通肇事罪完全满足这一条件。
《刑事诉讼法》第290条规定,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可以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法院可以对被告人从宽处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根据2021年7月1日起施行的《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试行)》的规定,对于依据上述条文达成刑事和解协议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如果同时具备认罪认罚的条件,最多可以减少到60%。对于犯罪较轻的,最多可以免除处罚。
这也就是实践中为什么都努力赔偿被害人、求得被害人谅解的原因了。
5.从司法实践中而言,大多数交通肇事的案件要取得被害人谅解的话,一般情况下只需要将判处不了的精神抚慰金补足就行了,这个费用一般在3~8万元左右,各地有所不同。
当然不排除会碰上部分狮子大开口的被害人家属,比如题主所说的少了20万元不给出谅解的情况。
对被告人来说,碰到这种情况,只能是努力跟被害人协商了,因为一般情况下法院是不会在没达成谅解的时候强硬的判处缓刑的。
当然在个别的情况下,有些法院能够主动担当,也会采取一种变通的方式,就是将被害人自愿承担的、远远超出精神抚慰金的费用由法院暂存,然后判处被告人缓刑,同时通知被害人来法院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