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5 10:49:06来源:法律常识
在上一家公司里,我拿到了一个要写“搞笑短剧”的项目。
你知道吗,把人逗笑,要比把人弄哭,难了不止十倍。
所以不管我再怎么努力写,出来的效果都像是强行戳别人的咯吱窝。
有种说不出的别扭与尴尬。
上司认为,他已经把客户的需求传达得100%清晰了。
但我能接收到的只有7%,呈现的效果,只剩下5%。
在收到修改意见后,努力把那5%改进到7%。
上司看了一眼说:“这不是客户想要的,你进步得太慢了。”
过后这个项目被交给其他同事跟进。
来到杂乱以后,这种状况也没有好多少。
我提过很多明明很好,但一下笔就被我写烂的选题。
也常常因为要麻烦同事帮我为那些不合格的稿子给意见而感到歉疚。
所以时间久了我也会开始怀疑,我要面对的事实会不会已经不再是“我做得还不够好”,而是“我不行”。
当继续下去成为一种煎熬的时候,放弃就成了一个合乎情理的选择。
在“放弃”这个念头出现的时候,就代表着你不想再被这种“不够好”的状态折磨。
所以也可以解读为:其实你不想让自己再这么糟下去。
这次小长假回家,家里人除了关心你有没有对象,还会异常关心你的工作。
毕竟已经“老大不小”了,工作没起色跟大龄没对象一样有罪。
过着“没有保障”的生活,就是他们眼里的“罪”。
所以我爸妈用上了和传销人员一样的无所不用其极话术来劝我回家,想让我去找一个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单位。
饭桌上,我爸负责讲许多极端情况的坏事坏话威逼:
“在外面打工,你得为资本家创造出高于你工资好几倍的价值,当你再也创造不出价值时,老板会毫不留情一脚把你踢开;
以后要请产假的话老板会恨死你,然后把工资压缩到接近于零。”
我妈负责把语气软下来利诱:
“在镇上找个能负责你下半辈子的事业单位,回家吃住家饭,退休有保障,生活乐滋滋。”
最后他们还联手使出了“饥饿营销”里最有毒的一招——“限时令”,跟我强调:
“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过了下半年这波招人热潮,以后后悔了想回来,就没有那么好的机会了。”
换作以前,我肯定把他们的话当耳边风。
但这一次,我却动摇了。
因为我发现在工作压力大的日子里,我开始怀念起当初在珠海一家外资企业做文案的日子。
那里没有限定时间内涨粉多少的KPI指标,不用做提案见客户,上下班有班车接送,周三有下午茶,生日月有员工大食会,还有严格的打卡制度帮你记录好加班时间。
我曾经嫌弃过一眼到头的安稳生活,但是转念想想,似乎庸俗但舒适的生活,也是一种追求啊。
晚上下班约朋友出去开摩托车吹海风,虽然苟且但也很惬意。
我和家人都很清楚,我不一定非得要在外面混出个人样。
所以在我还没拼尽全力的时候,他们不断地告诉我,你还有退路。
也许踏上退路会很轻松,但同时也意味着,当你想要再重新起步时,会更加艰难。
这次假期回家,也是因为要参加一个老朋友的婚礼。
记得上上次跟她聊天时,她的烦恼还是有猎头来挖她跳槽,她要不要跳。
当时她在那家公司也是从薪水低微的实习生做起,一边学习,一边等待更合适的机遇。
试用期结束后,因为表现良好,她被调到了更有挑战性的部门,两三年后,她已经是某知名互联网公司的客户经理。
而她的副业是主持人,以前经常在周末和小长假时拖着小行李箱,珠海,中山,江门各地跑活动。
之前好几次去她家里串门时,她都在练习接下来要用的主持稿。
尽管在我们的共同好友眼里,都认为她已经算是赚钱能力很强的了。
但上一年她跟我们说,她觉得自己的本科学历含金量不够高。
所以她推掉了很多主持工作,给自己报了培训班。
白天上班,晚上复习,周末上课,最后考了上了在职MBA。
作为朋友,看着她一路走来,我知道她的努力确实让她有着值得被挖的资本。
只是我没想到,她这次回来准备婚礼时居然还在加班。
她在微信上对我说,她刚刚忙完试妆,对策划等流程,现在正打开电脑在准备做新的方案。
这也工作狂得有点不近人情了吧。我顺势问她,为什么当初不想留在老家工作。
她回答说:
“呆在节奏快的城市里收获的事物会更多。
快跟慢是相对的。这意味着,相同的时间里,在节奏快的城市里能够积累到更多资产,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
而相同的资产,也只有在大城市里,才有着更高的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节奏慢反而是种消耗。”
听完她的话,我意识到留在老家只会让我走得更慢,并不能帮我走得更远。
我也明白家人对我的劝告是基于“考虑现实”。
只不过他们考虑的是几十年后的现实。而且他们同样是把解决现实问题的希望,寄托在缥缈的未来。
真正的考虑现实,并不是想办法过上一种更轻松的生活,而是要想办法提高自己解决难题的能力。
所以那天被家人游说后,我的动摇只维持了一晚。
我现实的处境就像是在走一条吃力的上坡路,需要开足马达前进。
但如果我就这么调头的话,可能我就会从此熄火不再动弹。
不愿意放弃的原因,是因为我还是好奇自己可以走多远。
哪怕我现在的状态需要熬得比较辛苦,但我对“会变好”的这件事情仍然留有期待。
之前的我,也会因为“做得不够好”而失眠,甚至自我怀疑。但后来我渐渐明白:
如果“不够好”这件事情让你很难过,那么你要面对的,并不是那个不好的结果。
你真正需要面对的,是“变更好”这个行动。
其实我并不算一个十分努力的人,相反,我是一个常常半途而废的人。
所以在家人给我提出“调头”的选项时,我动摇了。
只是还好,我算是一个负责的人。
一个负责的人会对成果有所要求,而这种要求也让我有了坚持下去的毅力。
因为前一段时间自己工作节点安排得不好,所以假期里1号和3号我几乎都在电脑前打字。
我打了很多个字,修改了很多字,但都觉得不满意,要么内容太俗,要么落点太虚,要么文章结构有问题。
这篇稿子也是我在4号凌晨一点点敲下的。
可以说,放假的每一天我都在体验着“不容易”三个字。
但在“变更好”的过程中没有谁会特别容易。
唯一变容易的方法,只能是逼自己不断地面对它。
不断地把“会变好”的期待,转换为“变更好”的行动。
我知道“好起来”是个很困难的过程,但看着自己一点点变好,会是一个很享受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