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7 17:15:08来源:法律常识
4月29日人民公安报2版
宿迁看守所搬迁
千余在押人员安全转移
本报讯 记者赵家新、通讯员施雷、田廷江报道:日前,江苏省宿迁市公安局顺利完成看守所整体搬迁及1000余名在押人员转移任务,搬迁过程安全有序,平稳顺利。
据悉,为确保搬迁押解工作顺利完成,宿迁市公安局成立了由副市长、公安局长任总指挥的市看守所搬迁押解工作指挥部,统一组织开展搬迁押解工作。详细制定安保方案和预案,成立通信保障、交通秩序、车辆押解、外围保卫、应急机动等12个工作小组,细化职责、明确任务、夯实责任。看守所民警于2个月前就开始对在押人员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保证在押人员情绪稳定。
4月24日凌晨4时,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看守所搬迁工作正式启动。民警和武警官兵按要求到达指定岗位进行押运,引导车、押解车、指挥车、救护车等60余辆参战车辆秩序井然。车队安全到达监管中心后,押解人员对在押人员进行清点,并收监安置。至清晨6时50分,所有在押人员全部安全转移到监管中心,整个搬迁工作零差错,比预计时间提前了近1个小时。
新建成的宿迁市监管中心,位于宿迁市宿城区双庄镇境内,占地200亩,总建筑面积约6.6万平方米。该中心的启用,有效解决了原看守所用房紧张、设施陈旧等问题,提高了监所安全防范能力,对促进监所规范化建设和提高监所安全系数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宿迁公安基层基础建设奠定了基础。
4月29日人民公安报3版
无锡胡埭派出所:
“三点聚焦”工作法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
□郝晓晶
近年来,江苏省无锡市公安局滨湖分局胡埭派出所以“智慧法制”建设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执法源头管理,积极探索建立执法规范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通过“三点聚焦”工作法,进一步提高民警法律素养、执法水平、执法质量,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
聚焦执法主体建设,提升民警法律素养。胡埭派出所以提升民警履职能力为中心,建设“实战型、学习型、智慧型”民警队伍,强化担当精神和实战能力,进一步调动民警工作积极性,做好执法规范服务保障工作。该所定期采取案例分析、通报点评、专业授课等方式,围绕警情、案件、场所、人员、财物等关键执法环节对所有办案民警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民警对执法办案全流程应用能力。
聚焦执法机制建设,提升执法办案能力。结合工作职责和流程,胡埭派出所进一步完善警情、案件、办案场所、执法安全、涉案财物、卷宗管理等重点执法环节职责规范,制定派出所积分管理办法,通过细化每一个执法过程、明确每一个执法要求,引领民警规范、公正、严格、文明执法。同时,该所积极组织民警深入学习《滨湖分局办理治安类刑事案件工作机制》等流程规范,明确责任人对执法程序进行实时监督,确保各项手续合法有效、齐全完备,克服办案民警“重实体、轻程序”的痼疾。
聚焦执法流程监督,提升规范履职能力。胡埭派出所紧紧围绕“智慧警务”思路要求,于去年投入资金改建勤务指挥室、新建道路监控系统和升级执法办案场所,将重点执法环节的警务工作信息相关联,对执法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记录,从源头上规范、节点上管控、全流程监督,让民警在执法过程中时刻处在“聚光灯”下。同时,该所依托执法自查内控机制,安排专职力量每日对接处警、案件办理、涉案物品、案卷质量、执法场所进行监督检查,明确专人每周对行政、刑事案卷、涉案物品等进行检查,做到缺漏项目及时改、问题数据不过夜。去年以来,共巡查警情8700余起,审查案件1300余件,整改执法问题140余处。
4月29日人民公安报5版
司恒贵:“华东第一商圈”的调解“达人”
□本报记者 许 政 通讯员 张 鑫
为了化解坠楼纠纷,他可以陪着死者家属14小时不吃不喝,耐心斡旋化解过激隐患;面对意外死亡纠纷,他在为死者争取到尽量多的补偿后,在协议书签订后,他又为死者父亲追要了20万元养老钱……他就是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淮海路派出所治安民警司恒贵。作为“华东第一商圈”和“金陵第一窗口”的一名治安巡逻民警,16年来,司恒贵用脚步丈量着新街口商贸区76万平方米的土地,新街口的商务楼宇、商场、大街小巷都成了他的“老朋友”。
南京市新街口商贸区内有大型商场16家、商住楼24栋,日均人流量达到30万至40万人次,商贸区吸引了不少企业、中小公司的进驻,也给商贸区带来了利益诉求群体多、管控化解难度大的难题,淮海路派出所每年接纠纷类警情1100多起,也就是说日均就要调解3起以上。因此,调处纠纷矛盾也成了司恒贵最重要的工作,尤其是那些重大警情,只要“老司”出面,往往都能迎刃而解。
去年下半年,辖区某工地工人赵某从三楼坠落,经抢救无效死亡。司恒贵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施工现场和医院急救中心,在了解事故始末后,初步确定事故发生原因,将施工现场负责人带回派出所做笔录,通知刑警大队及法医现场勘查,并及时将事故及处置详情报送指挥室。事发后,赵某家属20余人到达南京,情绪激动,并多次扬言要施工现场负责人“偿命”。
“协调是第一时间要做的,我们体谅家属的心情,也会尊重风俗人情,但我们需要换位思考,最重要的是在法律上找依据,达到圆满的解决。”司恒贵会同施工方负责人安排好家属的食宿等,并对家属的过激情绪进行耐心安抚。“我们连续调解了四五次,最长的一次调解花费了14个小时,从早晨调解到深夜,家属很悲伤也吃不下饭,我们也陪着他们一起不吃饭。”司恒贵说,经过多次谈判沟通,死者家属觉得民警真的是从内心把他们当家人,什么事情都为他们着想,最后,他们什么事情都让司恒贵做主。“事故当事人当年才40岁,家里有老人,孩子还未成年,正是上有老、下有小。”司恒贵说,经多方努力不断协商,关于赔偿款项与施工方达成一致。
而另一起自杀死亡纠纷的调解更是显示了司恒贵的智慧。2017年,某公司总部办公大楼门前来了一群人,他们在门前设立灵堂,严重影响了公司正常秩序。“我们立即去了解情况,原来死者是该公司外地的员工,因为身体原因在公司的宿舍内自杀了,家属觉得公司有责任,就带着亲戚朋友到总公司闹。”司恒贵说,考虑到死者实际情况,他多次找到公司领导协商。
“自杀赔偿在法律上不支持,而且公司也不答应,我们就弄了个公司能接受的方案,就是公司在员工中发起募捐,最后由公司兜底。”募捐效果很好,既体现了公司对员工的爱心,又满足了自杀员工家属的需求,这个办法也得到了公司方面的肯定。最后,死者家属拿到了一笔赔偿,在协议签署完毕后,司恒贵又为死者父亲争取了20万元的生活费。“你把百姓当亲人,他们是会记着你一辈子的,这也鞭策我在工作中、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司恒贵说。
上期回顾 | 点击阅读
外管达人的社区“平安经”
喜欢就请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