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开口该怎么说,我如何写辩护词范文

时间:2022-11-28 09:27:58来源:法律常识

文/李岩律师

我如何写辩护词

律师,吃开口饭。所谓开口饭,是说律师靠表达吃饭。表达又分两种——口语和文字。文字表达,是律师的基本功,占半壁江山。律师写的文字,辩护词是常见的一类。一篇合格的辩护词,应该符合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观点准确,二是表达清楚。做到这两点,辩护词就能合格,得个平均分。至于是否精彩,能否体现文采,则要看律师个人的功底。

一、观点准确

我如何写辩护词

观点,是辩护词的灵魂。律师提出的观点,适用于本案,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和证据支持。这是好辩护词的基础。即便缺少足够的文字表达技巧,仅仅将正确的观点提出来,依据摆出来,它仍然是篇合格的辩护词。对于案件来讲,是观点在起作用,而不是文字修饰在起作用。文章写的花团锦簇,但观点不行,仍然没有意义。

古语讲,文如其人。文章是作者人格的外化,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文章,人的思想才是内核。好辩护词的背后一定是好律师。为什么他写的辩护词好呢?因为他执业经验丰富,饱经世事,对事物的客观规律有准确的认识,能一针见血地把正确观点提出来。思想清楚,才能做到观点准确。

从这个角度看,如何写好辩护词,实际上是如何做一个好律师的问题。平时善于思考,花时间研读法条、判例,多与人讨论,多向人请教,多参加办案实践,功夫是用时间堆积起来的。有思想底蕴,就能找准观点,这样的律师,开口不凡,写辩护词同样不凡,厚积薄发、深入浅出,因为有“厚”和“深”的底蕴在。

“功夫在诗外”,写好辩护词的根子在思想修炼上,而不在文字技巧上,这是首先要明白的一个道理。


二、表达清楚

我如何写辩护词

表达清楚是辩护词的一个底线要求。有人说,我肚子里有货,但我表达不出来,茶壶倒饺子,倒不出来。这个还是思想问题。思维、口语表达和文字表达,是三位一体的。如果一个道理,真正想明白了,那无论说出来,还是写出来,是不会变样的。

所谓大道至简,“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真正搞明白一个道理,想透彻了,讲出来,往往就一两句话,一定是简洁有力、清楚明白的。做不到这点,那还是没想明白,这是个思想根源问题。

你写出来的辩护词,别人看不明白,你首先要思考辩护词的这个观点,自己想明白了没有。自己都没整明白,别人一定不会明白。“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如果说自己想明白了,但读者仍然看不懂,这才要想一想自己是否在表达技巧上有所欠缺。


(一)表达原则

表达的基本原则,是以受众为中心。表达清楚不清楚,是受众来评价的。你要演讲,就要考虑听众是谁,要换位思考,站在听众立场上想:如果我是听众,我想听到什么内容?想看到什么演讲形式?写文章,要以读者为中心。读者喜欢什么样的文风?哪个词语拗口,哪个地方逻辑不顺,读者不容易懂?写辩护词,法官是受众。要考虑法官喜欢看什么样的辩护词架构?希望在辩护词中看到什么内容?等等。总之,要以受众为中心来思考问题。

这种换位思考能力,听起来简单,但有不少人不具备。这些人讲话好像是在自言自语,写文章好像只给自己看。毛主席讲过一个例子,说在延安的时候,看到墙上有个标语“工人农民联合起来争取抗日胜利”,内容没问题,但写标语的人,把“工”字的第二笔的一竖写成了两个弯,把“人”字右边加了三撇,变成“人彡”。毛主席就说,“这位同志是古代文人学士的学生是无疑的了,可是他却要写在抗日时期延安这地方的墙壁上,就有些莫名其妙了。大概他的意思也是发誓不要老百姓看,否则就很难得到解释。”

写文章的时候,脑子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不是想法子让对方明白,而是想法让对方不明白。只想着我把脑子里的所思所想一股脑写出来就算完成任务,至于受众怎么看,那不是他思考的问题。这样是不可能写出好文章的。


(二)文风

我如何写辩护词

选用什么样的文风,是为表达清楚服务的。我选的文风只有一种,叫“精粹的口语化”。这种文风亲切、自然,符合大众的接受习惯。

在我国的五四运动中,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是一项重要内容。守旧派们主张,要用文言文写作,认为文言文是书面语,要与口语区别开来。胡适他们就反对,提倡白话文写作。

到现在,这似乎不成为争议问题了,用白话文写作,已经得到普遍认同。很少有人用文言文,或者半文半白的方式来写文章。文言文作为古代形成的一种表达方式,放到现代就是格格不入,大众不好理解。你故意用大众不好理解的方式来写作,除了卖弄之外,找不出其他理由。

现在有争论的,不是文言文和白话文,而是在白话文之中,用书面语,还是口语来写作的问题?有不少人认为,书面语和口语就应该不一样,写到纸面上的文字,和嘴里说的话,就应该有区别。问他们为什么要有区别呢?也讲不出什么有力的道理。

口语和书面语,都是为了表达意思。哪种方式表达意思更准确、生动、形象,更容易让人理解、接受,就该选用哪种方式,这是由表意效果决定的,而不是有某种硬性规定,必须要把书面语和口语区别开来。

就我的感受而言,书面语往往表意效果不好。书面语的特点是长句多,对语法的使用过于呆板,所选用的词语不是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拗口,难懂,这样的文章不能念,一口气念下来磕磕绊绊,还容易上不来气,也没有语气语调、感受不到情绪。

而口语,短句多,对语法使用不死板,会省略一些东西,留下让人意会的空间,使用的词语生动、形象,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念起来,有语气语调,有情绪,有节奏,表意效果更好。毛主席号召我们,要向人民群众学语言。人民群众的语言,就是在生活中自然形成的口语

《一代宗师》里叶问有句话,“功夫,一横一竖,赢的站着,输的躺下。”这就是口语风格,是能念的,念出来有节奏,有语调,读者不仅能理解什么意思,还能感受到里面的情绪和气势。这就是好表达。如果把这句话换种写法,比如说,“功夫有高有低,功夫高的能胜过功夫低的”,就完全没有那个意境。

有一篇判决书,本院认为部分这么写,“原、被告从同学至夫妻,是一段美的历程: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令人欣赏和感动。人生如梦!当婚姻出现裂痕,陷于危机的时刻,男女双方均应该努力挽救,而不是轻言放弃,本院极不情愿目睹劳燕分飞之哀景,遂给出一段时间,以冀望恶化的夫妻关系随时间流逝得以缓和。”我挺奇怪,如果这个法官向领导汇报案子,或者向当事人说结果,她会这么说吗?简单两句话能表达清楚的观点,为什么要写这么一段话呢?

关于口语和书面语的风格,可以看两个人的作品。一是毛主席的文章,大多是口语化风格,文如其人,读一遍毛主席的文章,不仅知道毛主席想表达什么,甚至好像毛主席在你眼前说话一样,能看到他的表情、语气、手势,能感受到他的情绪。还有一个人是老舍先生,语言大师,“精粹的口语化”这个概念就是他提出来的,文章用的多是北京口语,京韵十足,像《茶馆》,文字精彩,作为话剧演出来,更是经典。因为它的文风和表演都是口语化的,是一致的。

老舍先生主张“精粹的口语化”,所谓“精粹”是指要对口语进行加工。口语优点很多,但缺点也明显——琐碎,逻辑性差,把口语原封不动地搬到纸面上,会影响表意效果。

我们日常说话,会有很多话佐料,“这个、那个、嗯、啊”等等,在逻辑上也不怎么注意。这些在对话中不成问题,因为对话是即时场景,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沟通,还有语气、表情、语调、肢体动作来辅助,所以表意效果不受影响。但是当口语落到文字上,无法即时沟通,也没有语言辅助系统,这就需要做裁剪、修理工作。

要把话佐料去掉,让文章简洁起来。要梳理文章内在逻辑,使之清晰。总之要在保留口语化风格的基调上,使之精粹化。大致是什么感觉呢?老舍先生写一句话,“这世上真话本就不多,一位女子的脸红胜过一大段对白。”是口语化,但又不是大白话,很精致,不俗气。


(三)框架

我如何写辩护词

文章的框架或者结构,也是为表达清楚服务的。就像看一个人一样,头、身子、脚,一目了然,框架就好像骨架一样,内容则是血肉。辩护词的框架,有大小之分。大框架是基于法律上的常见分类来确定,小框架则以三段论为基本形式。大小框架是基本固定的,因为它被大多数法律人所习惯。

大框架,是指文章整体上分为几大块。怎么分呢?法律上有常见的分类法。比如按犯罪构成要件来分——主观构成要件一块,客观构成要件一块;按定性和量刑区分——定性一块,量刑一块;要写诈骗罪的辩护词,非法占有目的一块,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一块,因果关系一块,犯罪金额一块等等。这样设立框架,会让读者一目了然,知道你哪一块是写什么内容。这些分类标准,都是法律人所习惯的,他看到你第一部分讲主观要件,就自然预期你下面要讲客观要件,因为块与块之间是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

小框架,基本是三段论的形式,这同样是法律人所习惯的推理方式。法官想在辩护词中看到什么?想看到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也就是法律依据、证据分析、逻辑推理与结论。标准的三段论是,先摆法条,然后讲事实,分析法条与证据,最后得出结论。判决书本院认为,多数是这样写的。

但我们在实际使用中,不会那么死板。多数情况下,会把结论放在最前面,而不是最后。道理很简单,可以让法官直截了当地知道你的观点。当法条人所共知,没必要再写出来的时候,就省略法条。当事实没有争议,就会省略证据分析。总之,基本架构是三段论式的,但不会那么死板。

我们来看聂树斌案判决书,是怎么立大小框架的

从大框架来看,判决书首先把论述架构分为实体部分和程序部分两块,程序部分的观点是侦查机关办案程序存在明显缺陷,严重影响相关证据证明力。实体部分的论述,又分为对缺失证据的分析和对已有证据的分析两部分

对缺失证据的论述:聂树斌到案后前五日讯问笔录缺失、案发后前五十日内的证人证言缺失、原始书证考勤表缺失,且缺少任何锁定聂树斌作案的客观证据。在已有的证据中,聂树斌的有罪供述真实性存疑,不能排除指供、诱供可能。

最终得出结论:本案证据不够确实、充分,没有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不能排除他人作案的可能性,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宣告聂树斌无罪。这篇判决书的大框架就是程序问题+实体问题,实体问题又分为对缺失证据分析和对已有证据分析,非常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小框架。判决书在具体论述分论点时,采用的是简化的三段论。其中论述聂树斌有罪供述真实性存疑,是这么写的。先摆结论:一、聂树斌有罪供述的真实性存疑,且不能排除指供、诱供可能。然后讲理由:1、聂树斌对关键事实的供述前后矛盾、反复不定;2、聂树斌关于细节的供述系先证后供,且勘查、辨认程序违法;3、办案人员曾“劝说帮助”聂树斌回忆,不能排除指供诱供可能。

这里的三段论,省略了大前提的法律规定,因为真实性存疑的供述不能作为定案依据,众所周知,不需要再列法条。其论述重点在小前提的事实和证据上。如果我们要写辩护词,论证该观点,也是采取这样的论证架构。

这里要分享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就是辩护词的标题要有信息含量。标题分两种,一种只起指示作用,如标题“主观要件分析”、“客观要件分析”。这样的标题只起指示作用,想看内容只能接着往下看;还有一种标题,本身包含丰富的信息。如聂树斌案判决,标题本身就是观点——“聂树斌有罪供述真实性存疑,不能排除指供诱供嫌疑。”这是大标题,小标题就是那三个理由,也是观点。

法官看到大标题和三个小标题,不用往下看,就知道你的观点和理由是什么。辩护词要仿照这种写法,使标题有信息含量。道理很简单——法官看着省事。但同时要注意,标题不能含有太多信息。一般一个标题只讲一个观点,不超过三句话。信息含量太多,就超出标题范畴,法官看着就不省事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在论述观点时,理由的数量问题。聂树斌判决中,论述有罪供述真实性存疑,有三点理由。我们在选理由的时候,把握一个原则,就是不要超过三点。中国有句古话,叫事不过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这个概念在中国代表着多,超过“三”就太多了。一个观点下面,有十个理由,这并不是理由充分,而往往是因为你缺少抽象总结能力,你把三点能说清楚的话,用十点来说明。

尤其是在辩护词里面,放十个理由,法官根本没耐心看下去。哪有那么多理由可讲呢?毛主席说,看问题就是两点论。黑与白,阴和阳,美与丑,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是两点论。“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最多再加个中间状态,构成三点。不要讲那么多,多了反而影响说服效果,主要矛盾能有几个呢?

还是那句话,如果一个观点,你不能用两到三个理由,把这个观点立起来,那说明悟理不透。写辩护词,如果是立论,首先摆观点,然后讲观点为什么成立,理由一二三。如果驳论,先摆要驳斥的观点,再讲观点为什么不成立,理由一二三。不要那么多理由,不是越多越好。


(四)裁剪

文章框架是骨头架子,内容就是血肉。人不胖不瘦才好看,太瘦、太胖都不符合审美。裁剪功夫,就是让文章变得线条优美、胖瘦相宜,使人赏心悦目。

裁剪的基本方法是读。读是读出声,不是默读。默读的速度太快,起不到检查文章的作用。文章是有韵律和节奏的,像古代的诗词,谱上曲子,就是歌曲。把文章写好之后读一遍,很多问题自然就能发现。凡读起来磕磕绊绊的地方,往往是逻辑不顺,句与句之间缺少逻辑联系,这就要删减、换句。还可能是选用的词语拗口,不是日常生活经常用的,要换词。读起来感觉一口气上不来,那是长句太多,应该改成长短结合。

裁剪有三个尺度。第一个尺度是文章主旨。裁剪要围绕文章主旨进行,凡与主旨无关的段、句、词、字都要去掉。主旨就像一个圆心一样,所有的材料都围绕圆心转,无关的枝枝节节都要去掉。

比如我们要写一篇诈骗罪的辩护词,文章第一部分论述“不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那么这部分内容中,凡不是谈这一要件的内容都要去掉,像隐瞒事实要件、经济损失要件、因果关系要件等等,不要放到这里面谈。

接着是小框架,讲为什么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下面三个观点,三个小标题。每个小标题下的内容,都要紧紧围绕分论点。文章整体有大圆心,各章节、各段落又各自有小圆心。段与段、标题和内容、上句和下句、圆心与圆心,统统是有机整体、彼此呼应、血脉贯通。

第二个裁剪尺度是文章态度。检查文章的时候,要反思下自己写文章时的态度是否诚恳、老实。古语讲,“修辞立其诚”。诚恳是好文章的基本要件。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就老老实实地表达出来,不要搞虚假的东西。写辩护词,里面的观点一定是自己深思熟虑想出来的,有充分依据,一定是自己真心相信的。自己都不信,但仍然写出来,那就是态度不老实,不会产生说服力。

第三个裁剪尺度是文章气质文章是有自己气质的,辩护词的气质要和律师职业形象相符。律师应该是个什么形象呢?克制、理性、包容。凡内容上影响律师职业形象的部分,都要删改掉。

比如说情绪问题。辩护词是不排斥情绪的,好文章往往通过情绪来感动人,但情绪不能过激。很多律师写东西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很多泄愤、威胁,甚至人身攻击的内容。一到结尾,就写“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今天的审判者就是明天的阶下囚”等等,完全没有必要。除了让人感觉你不理性之外,没有什么作用。

再比如驳论的问题。律师很多时候要驳斥对方观点。在驳论的时候,有的律师太极端,不克制、不包容,对抗性太强。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冷嘲热讽、尖酸刻薄,要致对方于死地。喜欢用反问句,咄咄逼人,能用语气重的词就不用轻的。这样的论理效果并不好,会给读者以咄咄逼人、强词夺理的感觉,理性上可能同意你,但情感上不接受你。

关于裁剪,还有一点,就是要舍得。我们写东西,有时候顺着思路,一气呵成,对某一部分感觉特别好。谓之思想的闪光点、火花,就不舍得去掉。这个想法要注意。好文章,一定是好在整体和谐,每一段、每一句、每一个词都恰到好处。如果某一段话,虽然很精彩,但不适合,那就一定要舍得去掉。就跟穿衣服一样,运动鞋再贵再好,也不要配西装穿,因为整体不和谐。


(五)辩护词的长度

关于辩护词篇幅。有人说,不能超过两页,否则法官没耐心看。这话既对又不对。对的地方在于,法官的耐心总是有限。不对之处则在于,辩护词长短的确定,就是一个原则: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能人为地限定页数。

如果仅就观点而言,辩护词的篇幅不会太长。因为法律上的论理没有那么复杂,大前提是确定的,要做的只是顺着大前提找小前提,组织证据。大小前提确定,自然得出结论。凡是强说理,才需要大篇幅论证;凡是道理清楚,则不需要几句话。

辩护词为什么会长呢?原因只在于证据和判例引用。我在写辩护词的时候,会将重要证据的原文引到辩护词中。为什么这么做呢?为了节省法官阅卷时间,卷宗很多,我们要把重要证据的原文直接呈现到法官面前。法官希望能到证据原文,而不喜欢看到对证据的总结概括,因为他会怀疑辩护人的这种总结概括是否曲解原意。

还有就是判例引用。第一,判例的全本应该作为辩护词附件。第二,判例的关键内容,如本院认为部分,要原文引用到辩护词中。理由同样是便利法官阅读。一份判例的有用部分,主要集中在本院查明及本院认为部分,辩护人应该把这部分摘出来。不要让法官去几十页的判例原文中找,那样不经济、不便利。

比如某辩护词,需要论述缺失笔录的危害,要用到聂树斌案判决。这篇判决几十页,不可能大篇幅引用,而要选择最精华部分。引用出来是这样的,“由于上述讯问笔录缺失,导致聂树斌讯问笔录的完整性、真实性受到严重影响。对申诉人及其代理人提出聂树斌被抓获之后前5天有讯问笔录,且缺失的笔录可能对聂树斌有利的意见,对检察机关提出缺失这5天讯问笔录存在问题的意见,本院予以采纳。”《最高人民法院聂树斌故意杀人罪一案再审刑事判决书》(2016最高法刑再3号)这几句话足以佐证我方观点。

第三,如果你需要引用好几份判例内容,那就需要制作单独的《判例汇总》,把每份判例的本院认为部分原文摘出来,形成一两页的汇总材料。此时就不要把判例原文放到辩护词中,因为你这是辩护词,不是判例分析材料,判例太多,会冲淡辩护词的主题。

总之关于辩护词篇幅,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纯观点的辩护词,篇幅不过两三页,含有证据与判例引用的辩护词,则不限篇幅


以上是我的一些经验,不一定对,抛砖引玉,希望能引发大家对辩护词写作的思考。一个律师,如果文字表达能力欠缺,这个律师就不完整,少一大块。

好律师一定是既能说,又能写,脑子还清楚。思维、口语、文字三位一体,对辩护词写作,要多思考、勤练习,文字表达能力强了,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就差不了,三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历史文章

1、从王阳明谈起,律师如何找到胜诉观点

2、律师如何做好判例检索?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刑事案件 补助费 拆迁人 兵法 期限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