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8 10:48:59来源:法律常识
在社区设立法律服务联系点、成立社区法治学校、在全市所有村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结对帮扶普法……“七五”普法以来,濮阳市将“法律进社区”作为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构建和谐法治社区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通过多种形式拓宽宣传渠道,增强普法效果,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法律服务。
制定清单 谁执法谁普法
3月30日,濮阳市举办第27个税收宣传月启动仪式,自4月起将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等
内容,推出“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暨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新闻发布会、企业大走访等多项活动,营造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除了税收宣传月,濮阳市还有安全生产宣传月、“三八”妇女维权周、“3·15”消费者权益日等集中法治宣传活动,并制定了普法责任清单,明确48家成员单位的工作责任和任务分工,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四级联动的工作机制。每个市直部门联系分包一个社区,每周两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2+2+3”法治宣传全覆盖
8月13日,南乐县司法局完成对全县12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挂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职责、制度、流程全部上墙。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采用“2+2+3”人员管理模式,即聘用2名律师、2名法律服务工作者和3名人民调解员组成法律顾问团,每名村(居)法律顾问联系3至5个行政村,每月在工作室值班两天,接受群众现场法律咨询。需要提供法律援助且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上报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及时跟踪处理。至此,南乐县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部建成。
9月15日,濮阳市在南乐县召开全市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建设现场会,推广该县“2+2+3”工作经验。之后,濮阳市开始积极探索建立“2+2+3”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全市所有村(居)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每个乡镇和街道办配备法律服务顾问团,开展相关法治宣传教育,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如今,濮阳市内所有社区均已设立法律服务工作站、联系点,定时向社区居民发放法律服务联系卡,开通法律服务热线。
创新形式 提升普法实效
2016年6月,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濮阳市组织市直、华龙区22个律师事务所、8个法律服务所、2个法律援助中心,每周到60个社区开展法治宣传,提供法律服务。22个律师事务所和60个社区结成帮扶关系,累计发放《法律进社区读本》3万余册、《社区居民常用法律知识》5万余份,举办法治讲座130余场,编发法治短信20余万条。“有了法律问题,可以及时咨询到律师,专业、高效,我们很满意!”濮阳市华龙区天合苑社区居民张兴华日前因为轻信广告遭遇诈骗,在帮扶律师的指导下顺利讨回了钱款,提起这项政策,他连连点赞。
2017年7月,濮阳市司法局组建了由17名演员组成的濮阳市龙之声普法艺术团,创作、编排了《法治观念要增强》、《一家人学宪法》、《宪法缘》、《楷模颂》等一大批法治文艺作品在社区巡演,成为居民生活的一道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