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3 01:14:08来源:法律常识
导读:
赵运恒是我们正式采访的第一位刑辩律师。为了这个"第一位",我们在采访前做了不少功课,既通读了他的新作《大辩护》,也查阅了一些网上关于他的介绍和报道。因此,在采访开始之前,一位刑辩大律师的模糊影像其实已经在我脑海里被勾勒成型。
我们通常不提倡给某个人群贴上特定的标签,但是在赵运恒身上,我们还是看到了一些刑辩律师所特有的东西。
徐某某利用信息优势操纵证券市场案、前江苏首富涉嫌单位行贿高官案、恒丰银行原董事长滥用职权和违法发放贷款案、李某某等人强奸案、女演员逃税案、中国版辛普森杀妻案……
这位代理过众多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案件的大律师,谨慎、急智、沉稳、笃定,有时又略显"狡黠"。我们愿意将这些理解为他在长期的刑辩生涯中练就的一种独有的智慧,他不愿意给人不切实际的希望,也不愿夺走他们眼底的光。
以下是我们对赵运恒律师的访谈。
本期嘉宾
赵运恒
北京星来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会议主席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律师协会智库刑事合规专家组牵头人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
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等院校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
赵运恒的语速不是很快,他仿佛总是在观察,并迅速地把看到和听到的信息在脑子里面充分汇总和分析后才会开口,这让他看起来总像是若有所思。
因为这一点,他一度认为自己"不善言谈",还特意在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到警察学院当教官来锻炼自己,这也成为他职业生涯的起点。
后来,在高校执教几年后,他选择离开体制内,去律所做一名律师。
谈到这一角色转变,赵运恒坦言,自己的选择有一部分是因为来自生活上的压力,因为那时候他的孩子刚刚出生,经济压力陡增;而更多的,则是自己的性格和一直以来的理想使然。
他为人比较感性,遇到看不惯的事情总愿意仗义执言。这样一个性情中人,相比做一名教官,每天站在三尺讲台之后教书育人而言,成为一个能够每天"战斗"在第一线,而且在各方面都相对自由的律师显然更适合他,"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帮助别人伸张正义罢了。"赵运恒说。
然而,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
初入律所的赵运恒,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工作经验,但是在律师这份职业上,比起其他刚入行的新人,他要面对的境况并没有什么差别——一样地迷茫,一样地找不到方向,也一样地迫切想要成长。
在第一家律所短暂的落脚之后,赵运恒加入了大成律师事务所的一个团队做非诉业务。可是过多的案头工作和在服务客户时所处的乙方地位和工作方式,与他当初设想的那种每天刀光剑影,进行专业对抗的律师形象完全不一样,时常让他感到兴味索然。
"有一次连续多日出差做改制的尽职调查,我在湖北荆州一家企业的招待所里实在无聊,半夜里坐小渡轮到了对岸,在一个不知名的黑灯瞎火的小镇上逛到天亮,又坐渡轮回到了企业。我在寻找什么呢?"赵运恒问自己。
最终他思索再三,在充分考虑了自己的学业特长、各方资源和个人兴趣后,毅然决定转身,离开原来的团队,去做一名独立的诉讼律师。
而这一天,距离他转行做律师,刚刚过去半年。
赵运恒成为了一名独立律师,籍籍无名,与其他独立律师一样,坐在律所特定的办公区里,整日为案源发愁。
那个时候,律所普遍处于求生阶段的生长状态,在公共案源体系和培训体系上无法顾及年轻的独立律师们。没有稳定案件和收入来源,没有师傅手把手教授如何将案件做好,赵运恒度过了他成为律师后最为艰难的一段时光。
他一度为此很是苦恼,直到有一次,他和几位同事在楼道里吸烟,保洁大姐走过来,低头打扫散落在地上的烟头。律师们感到抱歉,大姐却笑着说:"没关系啊,是我应该感谢你们,没有你们我就没有这个工作了。"
那一刻,赵运恒有醍醐灌顶的感觉,以至于二十年过去,他一直没有忘记这个场景。他觉得大姐的话不仅仅是宽容,更是一种敬业精神。"干什么就要爱什么,怀着感恩的心,把手头的工作做好,不怨天尤人,不推卸责任,这就是最珍贵的职业道德。"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赵运恒及时转变思维和态度,没有案源,就先用心把手里已有的事情做好;没有师傅,就把身边的每一个同行当成师傅,时刻请教,即使对方年龄比他小。
赵运恒发现,心态一旦转变,事情也就慢慢顺了起来。他的坚持得到了回报,在一个又一个案件的扎实累积后,赵运恒开始快速成长,做事也变得越来越游刃有余。
很快,他迎来了一个让自己很有成就感的案件。
时间回到2002年,大学生马某因为专业选择问题在升入大学后成绩滑落严重,被学校建议退学。从小到大都很优秀、被家人视为骄傲的他感到备受打击,这名幼稚的大学生想到的解决方案居然是自杀,又想到疼爱他的家人肯定受不了,遂又决定与家人同归于尽。
新学期开学那天,家人本来准备送他回学校,马某受到刺激,先是杀死了自己的奶奶,接着又杀死了父亲,在接着要杀死母亲并在之后自杀时,被母亲的话打动,清醒过来,让母亲分别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和110报警电话。
这个案件在即使还没有移动互联网的当时也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各种声音纷至沓来,给办案人员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当时死刑复核权还保留在各省市,死刑的判决惯例也基本还是"一命抵一命"。山东有一个类似案例,是一个学生杀害了自己的父亲,判决结果是死刑立即执行。
在多次跟公诉人、法官交流后,赵运恒悲观地意识到,按照当时的刑事政策,结合本案的作案手段和两人被害的后果,即便是发生在亲人之间,也有自首,但从预防犯罪角度出发,孩子还是很有可能被判处死刑。
孩子的母亲在和律师沟通之后,悲痛欲绝,救子心切的她直言,儿子在,好歹还有个亲人可以牵挂,如果儿子也死了,自己也无法再继续活下去。赵运恒已经穷尽了一位代理人所能用到的所有方式,然而见到这一幕,他决定最后做拼力一搏。
他建议委托人亲笔写一个材料,表明自己的想法和态度,最好是血书。委托人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自己在接待室里写好了材料,边写边哭,纸上滴满了身为母亲的泪水。写好后,赵运恒让她亲自去交给了公诉人和承办法官。
过了不久,判决结果出来了,马某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拿到判决书的那一刻,赵运恒十分激动,在法庭里拿着判决书不停翻看。他后来得知,正是委托人的这封"泪书",打动了合议庭,让他们改变了之前已经上报的合议结果。委托人再次来到律所,激动地要对赵运恒下跪表示感谢。
这个案件,是赵运恒逐渐摆脱执业初期的"万金油"模式,走上刑辩专业化道路的开端,也是他后来之所以重视和公开提出"大辩护"概念的重要原因。
"大辩护"这个概念,其实是赵运恒一点一点摸索着进化出来的。
在解决完最初的生计问题之后,一直停不下思考的赵运恒又开始考虑要建设一个专业化的刑辩团队。
长期以来,有不少人认为,刑辩就是个体性业务,个人的品牌发展可以决定一切。赵运恒认为,这种观点虽然有它的合理性,但是放在今天的环境里,就会有失全面和客观。
尤其是在重大复杂案件中,一个成熟、全面的刑辩团队,大家各展所长,各补所短,无疑能更好地为当事人解决问题。于是赵运恒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刑辩团队,吸纳不同领域的人才,这在后来一些案件中展示出了独特的优势。
赵运恒曾带领团队办理了青海省海西州和山西省临汾市两起重大涉黑案件。接受委托后,他们迅速组建起一支覆盖刑事、税务、民事、行政等专业,由资深合伙人和骨干青年律师组成的"梦之队"。在办案过程中,由赵运恒作为总协调,统筹各个团队制定整体辩护策略和工作方针,确保各律师步调一致、互相配合。
这种团队配置收获了良好的效果。青海案件的涉案企业在所有法人代表和高管都被拘押的情况下,通过律师在市场监管部门、银行等的协调和维权,以及参与税务复议和行政诉讼、债权债务民事诉讼等多层次努力下,维持了基本经营和稳定,并减少了逃税等罪名,保住了企业财产。在临汾案件的辩护过程中,刑辩团队和税务团队、各被告人的代理律师形成了纵向和横向的双维度配合,使辩护呈现了最优化的效果。
在感受到团队作战的优势后,赵运恒开始不满足于临时组建团队,而是要进行结构化的团队建设。2006年,他在大成所牵头成立了刑事业务部,着力打造刑辩"大团队"。
此后,这个团队因为出色的战绩屡获总部表彰,知名度逐年递增,公共案源越来越多,总部更是在之后牵头在全国推广这一模式,并在几十家刑事部基础上联合成立了全国性跨区域的刑事专业委员会,统筹开展更大规模的团队专业化建设,打造团队品牌。
回首这段经历,赵运恒颇为感慨,他从始至终一直在强调作为律师的思维问题。他认为律师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职业,不光要解决委托人个人的问题,还要解决家庭的问题、企业的问题乃至社会的问题。
而要有效解决这些错综复杂的问题,就要具备比普通法律人更为独特的思维,要在更高处看清问题,跳出法律看法律,跳出案件看案件。"因为究其根本,绝大多数问题不仅仅是法律问题,也不是仅通过法律就能解决的。"
这也是他"大辩护"概念形成的根源。"我的出发点是想向从业者们传递一个整体思维的概念。因为归根结底律师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需要从改变思维开始,从大处着眼,从全局着手。"
他把"大辩护"的概念总结成为四个词:专业过硬、交流为先、勇于坚持、适度平衡。
他认为刑辩律师除了扎实的专业功底,也要具备优秀的沟通能力,在与委托人沟通之外,也需要主动与公检法沟通,把观点、证据和工作计划开诚布公地与他们交换意见和看法;而勇于坚持,更是考验刑辩律师的韧性。
在"中国版辛普森杀妻案"中,他坚持不懈,无所畏惧,最终促使法庭排除干扰,顶住压力,适用了疑罪从无的原则;适度平衡则更体现了一种大局观,刑辩律师与公检法的对抗是其工作的日常,但不宜为了对抗而对抗,通过挑所谓的毛病显示自己的对抗,而是要抓住要害,有理有据地动摇控方的根本,有效地影响裁判人员,从而达到辩护的目的。
深耕刑辩领域二十年的赵运恒,在见惯了无数企业和企业家深陷刑事案件泥潭的无助与懊悔后,决定将业务领域向前延伸到刑事合规,希望能够帮助他们在刑事案件发生之前就识别风险并将其化解。
要在刑辩中适当运用合规,将工作效果最优化,就需要不同专业领域的律师进行稳定且高效的配合。赵运恒由此萌生了要创办一家专门以企业合规为主要业务的律师事务所的想法,并很快付诸实践,这才有了后来的北京星来律师事务所。
赵运恒认为,近年来刑辩业务的发展有了一些新的动向,可以用"合规走进刑辩,刑辩促进合规"来总结。
说"合规走进刑辩",意思是在刑辩业务中,合规已经成为一种为客户争取最大化利益的有效辩护手段,必须懂得和利用,才能让客户的利益更加得到保障。
说"刑辩促进合规",意思是不仅涉案企业要做合规,未涉案的企业也要做,而刑辩是其中的桥梁,是催化剂。刑事案件是活生生的教材,对涉案企业是一个警醒,而对还没有牵扯到刑事案件中的企业来讲,主动做规范化治理,即可以合规作为辩护事由,帮助其免除刑事责任,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是有效解决企业刑事法律风险的一个手段。
赵运恒作为刑辩大家,深谙合规与刑事辩护之间的关系。
星来所成立以来,不少当事人找上门来,希望律师运用合规方法接手他们的刑事案件;同时,也有多家企业主动来咨询事前合规,因为他们意识到,刑事律师提前介入到企业的合规治理中,能够有效帮助企业和负责人避免刑事风险和刑事责任。
赵运恒拿互联网犯罪举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虽然网络立法和监管都逐步增强,互联网企业也小心翼翼,非常注重合规审查,但现实中涉及到互联网的违规犯罪仍是花样百出、屡禁不止。
网络风险无处不在,也无时不在,有时人们甚至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行政或者刑事法规。近来引发广泛关注的河南村镇银行的线上金融平台违规,牵扯到为该银行设计能跨区域融资的APP的科技公司,导致其负责人被抓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这告诉每一个互联网平台业务的参与者,一定要具备高度的法律意识,要做与时俱进的精密合规建设,否则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触犯法律。
而对整个业务都是基于互联网的平台商家而言则更是如此,星来所前几日就刚刚接待了某慕名而来的互联网平台巨头的法务团队。
"刑辩业务有不断创新的空间,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刑辩与刑事合规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体,"赵运恒说,"而刑辩律师要掌握刑事合规的基本思路和手法,及时掌握政策动态、知识,熟练掌握并合理运用合规这种手段,其实与在某些案件中律师擅长运用媒体是一样的道理,都会有效增强案件处理的最终效果。"
这些年来,赵运恒养成了随时观察、随时归纳总结和记录的习惯。他的《大辩护》一书,其实很多素材就都来自于他日常发在星来律师事务所的公众号里的文章。他在书中所倡导的"大辩护"概念,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共鸣。
北京大学陈兴良教授认为,大辩护概念有它的独特意义,是超越于"有效辩护"的提升版。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全国律协刑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顾永忠认为,"大辩护"是形而上的辩护"软件",需要四个要素,即"大格局"、"大知识背景"、"大思维"以及"大谋略";而"有效辩护"是形而下的"硬件",要做到尽职尽责;只有把形而上的大辩护和形而下的有效辩护相结合,才能成功办案。
同为知名刑辩律师的上海靖予霖律师事务所主任徐宗新律师,在收到赵运恒的赠书后,还特意写下一篇读后感。在文章中,徐宗新写道:"赵运恒大律师提出了'大辩护'这一概念,展现了其超越现有学界正在讨论的'有效辩护’概念的大视野。赵大律师认为'有效辩护是必须做到的基本职责,是单纯的法律范围内的辩护、法庭内的尽职辩护',但一名刑辩律师仅仅做到'有效辩护'仍然是远远不够的。而'大辩护'就意味着需要跳出法律看法律,跳出案件看背后的症结,跳出刑事辩护看刑事辩护。"
巧合的是,徐宗新也刚刚在他出版的新书里细述了刑辩业务中的流程标准化与精细化操作,这被他称为是从细节着手的"小辩护"。他认为两种辩护方式并不矛盾,而是一体两面,如果"大和小"都能做好,就能无限接近辩护中的理想状态。
赵运恒曾经的同事,大成合肥分所的冉晓婕律师也对这位曾经的领路人的新作赞誉有加。崇敬之余,她在写给星来公众号的读者反馈中也对赵运恒律师在书中讲述的刑辩思维理论深有感触。
她讲述了自己所代理的一个案件。
这起由检察院审查监督立案的盗窃案,检委会一致认为当事人应予追诉,由于案件定性本身没有问题,冉晓婕决定转换思路,另辟蹊径。
案件的承办检察官也是女性,冉晓婕了解到她的孩子与当事人孩子同龄,因此,她从当事人的成长经历、一旦起诉对她及孩子可能造成的不可逆的影响,以及孩子患有罕见疾病等情理角度出发,与当事人一起和承办检察官当面沟通,争取让检察官有所触动。之后检察官破例再次将案件上报检委会,最终做出了不起诉的决定。
当在电话里听到检察官爽朗的笑声,又看到当事人泣不成声的激动时,冉晓婕真切感受到了转变思维所带来的好处,也感受到了这份职业所带来的荣耀。
律师这个职业,在某种程度上很像是演员或者导演,他们在不断做着自己的同时,也有机会经历别人的人生,体味别人的悲喜,甚至掌控别人的未来。
而他们能做的,就是对将命运托付到他们手中的当事人极尽负责。
赵运恒的微信头像是一尊泰山石敢当,从他有微信那天起,这个头像就没有换过。
石敢当,在中国人的精神文化里,被赋予了能够"压不祥,辟邪,止煞,消灾"的寓意,也许,赵运恒在心底也愿意做这样一块坚硬的石头,沉稳而又坚定,正气而又勇毅,以信仰和热情作为自己的动力,帮助更多的人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而这,是他眼里最完美的辩护。
参考资料:
1.赵运恒——《大辩护》专著;
2.新华网6月20日报道——刑辩的艺术和境界研讨会暨《大辩护》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3.法治日报6月22日第十版——刑辩的艺术和境界研讨会暨《大辩护》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4.中国律师网6月22日报道——辩护的艺术和境界;
5.靖予霖律师事务所公众号-“大辩护“与”小辩护“,哪个才是”完美辩护“?
6.星来律师公众号-冉晓婕律师:思维决定事业,也决定人生-《大辩护》读后感悟。
看完赵运恒律师的故事
你有什么想说的
在留言区和我们分享吧
采访、撰文|艾琳
编辑|张冉
排版、摄影 | 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