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找知名集资辩护律师,政府工作报告2022

时间:2022-12-04 16:55:50来源:法律常识

政府工作报告
—— 2021年2月7日在洛阳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洛阳市人民政府市长 刘宛康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工作回顾及“十三五”主要成就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洛阳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融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洛阳新发展定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大力实施“五提”行动,全面推进“9+2”工作布局,抗击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发展稳定转好。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128.4亿元,同比增长3%,高于全省1.7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在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阳绚丽篇章中又迈进了一大步。

  (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奋力夺取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市委闻令而动,迅速启动一级响应,组建高效协同指挥体系,在全省率先推出“洛康码”智能防控等硬核举措;全市上下同心协力,外控源头防输入、内断传播防蔓延,构筑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坚固防线,不到一个月实现了无新增本土病例。我们认真落实“四早”“四集中”要求,全力救治患者,5.3万医护人员奋战一线,不到一个半月实现了本土病例全部清零。在抗疫形势最为严峻的时期,我们千方百计抓好防疫物资、生活必需品、水电油气暖网等要素供应,有效保障了城市正常运转和基本民生。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我们坚持“人物同防”,加强冷链物流和口岸管理,强化疾控能力建设,实现市县两级P2实验室全覆盖,自去年2月14日以来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我们尽己所能、守望相助,先后派出5批123人医疗队赴武汉、2批13人赴新疆支援抗疫,嵩县、洛宁的蔬菜水果送到了抗疫第一线,全市党员捐款4200余万元,为全国抗疫斗争贡献了洛阳力量。

  各位代表!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战中,各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医务人员逆行出征,基层同志日夜坚守,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驻洛部队主动请缨,各行各业共克时艰,720万河洛儿女众志成城,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洛阳抗疫答卷”,生动诠释了荡气回肠的伟大抗疫精神!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为全市抗疫斗争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坚持戴着口罩抓发展,经济运行回稳向好。坚持“以防控为前提、以平稳为基石、以发展求长远”,以超常规举措和力度打好“组合拳”,经济运行快速重启、稳定恢复。纾难解困服务企业。把保市场主体作为“六稳”“六保”的重中之重,开展“联企入企惠企助企”活动,及时出台“支持实体经济20条”等一揽子政策,为企业减负68.3亿元,市场主体数量逆势增长12%。稳定运行提质增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金融运行保持稳定,截至1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长13.1%。全年规上工业利润增长11.6%、高于全省20个百分点。狠抓项目扩大投资。围绕九大体系和“两新一重”领域,强力推进“97183”合理有效投资行动计划,51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35亿元,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带动全市投资增长5.9%、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创新举措提力消费。拓展文旅消费,培育网络消费,谋划推出“古都夜八点”“古都新生活”等特色消费品牌,建成开放一批文旅商贸消费集聚地,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105.6亿元,增速居全省前列。

  (三)加快副中心城市建设,都市圈建设全面启动。省委省政府召开高规格推进会,省支持意见、31个配套政策加速落地,240余项省级权限加快下放,省政府在洛设立100亿元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金,政策红利叠加释放。市领导小组全面统筹,11个工作专班扎实推进,“1+7”工作方案落实落细,谋划实施1526个重点项目,推动副中心城市建设提速提质。重大工程捷报频传。动车组存车场整体完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全面提速。机场二期改扩建加快实施,万安通用机场具备试飞条件。济洛西、尧栾西高速尧栾段建成通车,洛吉、洛新等快速通道全线贯通。前坪水库下闸蓄水,洛宁抽水蓄能电站全面转入主体工程施工,嵩县抽水蓄能电站纳入省电力规划。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地铁1号线试运行,2号线一期单侧隧洞全线贯通,王城大道、瀍涧大道等全线贯通,翠云峰等30余座城市立交建成投用,老旧小区改造惠及4.2万户群众,中心城区集中供热率达到90.1%。在全省率先实现5G网络县城建成区全覆盖。区域联动初见成效。洛阳都市圈发展规划印发实施,洛济深度融合取得阶段性成效,洛平、洛三联动发展加快落地,谋划了1481个重大项目、总投资2.87万亿元。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纳入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

  (四)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产业支撑更加有力。传统产业加快升级。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三大改造”全覆盖,新增省级智能工厂(车间)16家、省级以上绿色工厂7家,上云企业超5000家。凯盛“新洛玻”、忠旺高端铝精深加工等项目加快推进,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推出国内首台5G+氢燃料电动拖拉机。新兴产业增势强劲。航空航天智创产业园等204个项目开工建设,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1+6”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线运营,中钢洛耐院等4家平台入选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引金入洛”签约渤海银行,即将实现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全覆盖。园区建设提速发力。银隆新能源客车、专用车批量生产。格力在洛建成国内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专业空调生产基地。大数据产业园汇聚企业超千家,入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轨道交通产业园加快建设,瀍河科技创新谷落地开工。六大产业园实现营业收入210亿元,集聚态势日益显现。企业培育再获突破。深入开展地企合作,推进企业培育“一行动三工程”,超千亿企业实现零突破,新增百亿级企业1家、“专精特新”企业8家、“小巨人”“隐形冠军”等优质中小企业57家。洛钼集团荣获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新强联成功上市。

  (五)深入推进“三力联动”,发展动能加速转换。创新活力持续释放。自创区“一区多园”加快建设。“双倍增”成果丰硕,新建创新平台(载体)374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2家。全市研发投入强度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中国船舶第七二五研究所入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信重工获国家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创客中国”全国总决赛成功举办。开放引领作用增强。自贸区累计入驻企业超3万家,7项案例入选全省最佳。新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获批。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数量居全省第一。中欧国际货运班列正式开行,东方红国际陆港中心一期建成投用。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93.1亿元、增长24.9%。成功签约307个亿元以上招商项目,开工率达到88%。重点改革精准落地。高新区“三区融合”、伊滨区“三区套合”顺利完成,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公司”改革经验全省推广。在全国率先推行“多证集成、一照通行”,自贸区企业开办1小时办结,营商环境评价全省第二。国宏集团等4家国企完成子公司层面7个混改项目。

  (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全力克服疫情影响,年度9个贫困村、2.5万贫困人口顺利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粮食总产50.4亿斤、创历史新高。53个市级沟域生态经济示范带产值超42亿元,宜阳、伊川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9家,培育“洛阳源耕”特色农产品公用品牌,“三品一标”总数居全省第一。“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成效显著,所有县(市)均通过垃圾治理省级验收,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2%,孟津县入选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嵩县三合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95%的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新安县入选全省首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

  (七)坚持不懈防治污染,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持续加强。新时代大保护大治理大提升治水兴水行动全面铺开,“四河五渠”综合治理成效显著,中心城区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国省控断面水质全部优良。全省四水同治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大气污染实现标本兼治。退城搬迁高排放企业31家,PM10、PM2.5浓度大幅下降,优良天数增加67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率居全省和汾渭平原第一,新增PM2.5二级达标县3个,三年攻坚目标全面完成。生态修复和国土绿化力度加大。完成造林43.9万亩,森林覆盖率、城市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5.5%、44.3%。整治水土流失312平方公里,省级以上绿色矿山创建数量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栾川县入选全国首批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经验在全省推广。伊河湿地公园晋升国家级。

  (八)倾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我们在财政收支矛盾增大的情况下,坚持过“紧日子”,将更多财力用于民生,民生支出占比达到76.5%,95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实现了大疫大灾之年惠民力度不减、成色更足。我们多措并举稳就业,发放稳岗补贴6.92亿元,新增城镇就业11.66万人。持续提升教育质量,新增公办幼儿园50所,新建改扩建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98所。新建城市书房39座,新建改扩建“乐养居”61个、农村老年幸福院209个。洛阳文化旅游职业学院获批建设。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成功签约,6所医院同时在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持续完善。全国人防科技创新交流和“四新”成果运用展示活动成功举办。洛阳连续四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扫黑除恶、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工作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一年砥砺奋进,一年春华秋实。一年来的不凡成就,为“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奠定了坚实基础。回顾五年奋斗历程,我们高举伟大旗帜,牢记殷殷嘱托,抢抓重大机遇,紧盯“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全面推进“9+2”工作布局,谱写了浓墨重彩的发展篇章。这五年,是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的五年。全市生产总值先后迈上4000亿元、5000亿元两大台阶,经济总量在全国城市排名由“十二五”末的第49位攀升至2019年的第45位。粮食生产稳定在45亿斤以上。特别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国家自贸区、自创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综保区等重大平台相继落地,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提速,洛阳都市圈建设全面启动,洛阳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这五年,是转型发展成效显著的五年。“565”现代产业体系立起了洛阳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产业结构由“二三一”转向“三二一”,连续两年荣获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国务院督查激励。创新主体、创新平台较“十二五”末实现“双倍增”,一系列大国重器闪耀洛阳创新力量;近1200项重点改革事项落地见效,多项改革走在全国全省前列;五年吸收外资超140亿美元、省外境内资金近4000亿元,分别是“十二五”的1.3倍和1.6倍。这五年,是攻坚战役成果辉煌的五年。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49.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绝对贫困在河洛大地成为历史。大气污染防治力度空前,国土绿化提速提质,“四河五渠”实现“水清、岸绿、路畅、惠民”,治水兴水向全域拓展,“开窗见绿、出门进园、四季常绿、三季有花”让市民尽享绿色福利。各类风险得到依法妥善化解,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这五年,是基础支撑更加坚实的五年。“四级联动”城镇总体布局基本确立,城镇化率由52.7%提高至60%以上。全市人民期盼已久的呼南高铁豫西通道开工在即,“十字型”高铁枢纽呼之欲出,地铁时代即将到来,“三纵三横三环”高速公路网络越织越密,“一中心六组团”快速路网基本建成,“十字+环线”骨干路网架构初具,省级以上“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数量居全省第一,洛阳正从交通节点城市向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迈进。水利、信息等基础网络日趋完善,城乡综合承载力显著提升。这五年,是文化优势更加彰显的五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文物保护“洛阳模式”走在全国前列,“东方博物馆之都”初具规模。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成为文旅打卡地。国家级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建设。栾川县、嵩县成功创建国家级、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央视秋晚惊艳世界、温暖华夏,全国石窟寺保护与考古工作座谈会成功举办,“两节一会一论坛”影响力持续提升。洛阳入选世界旅游联盟、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中国夜游名城,“古今辉映、诗和远方”的城市名片更加靓丽。这五年,是民生福祉全面增进的五年。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76%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0年实现翻番,增速持续高于GDP。“全面改薄”提前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实现全覆盖。“健康洛阳”建设全面推进,204座城市书房、278处小游园、800公里洛阳“乐道”惠民利民、温暖民心,中心城区集中供热率成倍提升,15分钟“阅读圈”“健身圈”“就医圈”“养老圈”基本建成,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五年来,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市政府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持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强使命、找差距、明举措、勇担当”集中学习研讨活动,克服“三种心态”,强化“三种精神”,落实力执行力穿透力进一步提升。洛阳市连续三年被省政府表彰为依法行政先进单位。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满意率达99.8%。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取得新进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统计、审计、人防、气象、地震、史志、残疾人工作、妇女儿童事业等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回顾五年成就,最根本的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为新时代洛阳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厚爱和省直部门的大力支持,持续提升洛阳发展定位,鼓舞了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干劲;得益于市委的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统筹布局、谋势蓄势,凝聚了全市人民热爱洛阳、建设洛阳的磅礴力量;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担当作为、团结奋进,得益于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驻洛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洛阳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和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必须在突出政治引领中对标定向。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五年来,市委带领全市上下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紧跟习近平总书记步伐,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结合洛阳实际,探索形成了全面推进“9+2”工作布局的思路举措,取得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突破。面向未来,只要我们时时处处向总书记看齐紧跟,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各项工作方向就明、路子就正、效果就好、前景就广阔。必须在坚持人民至上中凝心聚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五年来,我们始终聚焦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用心用情用力改善民生,把地铁、高速、立交的大事抓紧,把游园、书房、乐道的细节做实,交出了沉甸甸的民生成绩单。面向未来,只要我们始终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累在一起、乐在一起,就一定能够有效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同绘就更加壮丽的新时代画卷。必须在把握大局大势中谋篇布局。五年来,市委把洛阳发展放在“两个大局”中去考量,放在国家大战略大布局中去审视,推动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洛阳都市圈建设进入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赢得了更高的发展定位,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打造了更多的场域载体,各类资源要素正加快向洛阳集聚。面向未来,只要我们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更好地谋势蓄势乘势、识变应变求变,就一定能够抓住机遇、把握主动,增添更强动能,积蓄更大优势。必须在聚焦转型发展中提质增效。转型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五年来,我们围绕理念落地构建体系、围绕体系推进谋划专项、围绕专项实施抓好项目,调结构转方式、提质量增效益,发展的“含新量”“含金量”“含绿量”不断提升。面向未来,只要我们紧紧扭住转型发展这个路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就一定能够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必须在强化担当作为中实干争先。没有等出来的成功,只有干出来的精彩。五年来,我们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对认准的路子坚定不移,对看准的事情一抓到底,持续树牢“清新简约、务本责实、实干兴洛”的作风导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创造了一系列“洛阳速度”“洛阳质量”“洛阳品位”。面向未来,我们要继续克服“三种心态”、强化“三种精神”,不断提升落实力执行力穿透力,持续营造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

  与此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疫情带来的影响还在逐步显现,消费复苏还不够有力,外贸形势依然严峻,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产业结构不够优化,新兴产业培育仍需加力;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和薄弱环节;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领域的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同时,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三种心态”仍不同程度存在,政府效能和执行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35年远景目标及“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进入新发展阶段,统筹“两个大局”、结合洛阳实际来审视,洛阳发展呈现战略机遇叠加期、转型跨越裂变期、特色优势彰显期、风险挑战交织期“四期碰头”的鲜明特征,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必须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时”与“势”,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勇于开顶风船,致力办好自己的事,在抢抓机遇、化危为机中,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开好局起好步。根据《中共洛阳市委关于制定洛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市政府编制了《洛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议。

  《纲要草案》提出了2035年远景目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基本建成“三个强市、两个高地、一个家园”的现代化洛阳。“十四五”时期是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落实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深化提升“9+2”工作布局,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洛阳都市圈,着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开好局、起好步,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阳绚丽篇章。

  未来五年,我们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落实新发展定位,奋力实现“四强两优三争先”的发展目标。“四强”就是:经济实力更强,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增长潜力充分释放,发展优势充分彰显,经济总量实现大幅跃升,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0亿元、占全省比重明显提高,年均增速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1万元左右,建成高质量的区域经济中心。创新驱动力更强,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明显加快,全市研发投入强度显著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走在中西部前列,建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开放引领力更强,开放领域全面拓展、开放平台更加多元、开放效应持续放大,内需潜力充分释放,物流通道枢纽优势更加彰显,外贸依存度、实际吸收外资均较“十三五”末实现翻番,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水平大幅提升。人民幸福感更强,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高质量就业更加充分,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15分钟“阅读圈”“健身圈”“就医圈”“养老圈”等全面提质,社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两优”就是:生态环境更优,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更加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黄河成为岸绿景美惠民的生态河、幸福河,全市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中心城区绿地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场域载体更优,现代化洛阳都市圈吸引力、辐射力、带动力大幅提升,基础设施、产业园区等场域载体更加完善,营商环境、政策体系、人文环境等场域载体更加优化,资金、人才、技术等高端要素竞相集聚、加速裂变,一大批引领性带动性优质项目加速落地,形成中西部地区最具吸引力的“强磁场”。“三争先”就是: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奋勇争先,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产业布局更加优化、集群集聚更加明显、市场主体日益壮大,再形成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3,建成规模超万亿的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在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上奋勇争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践行,河洛文化影响力显著增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达500亿元左右,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和收入占全省比重超过20%,建成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在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提升上奋勇争先,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带动作用更加凸显,现代化洛阳都市圈建设“四梁八柱”全面构建,形成辐射豫西北、联动晋东南、支撑中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洛阳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提升。

  为实现上述奋斗目标,着眼于推动“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的洛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纲要草案》提出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围绕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洛阳都市圈、深化提升“9+2”工作布局,部署了12个方面的重点任务,集中体现了市委“十四五”时期的战略意图,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重心。实现这些目标任务,必须全面落实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扭住重点、聚力而为,牢牢把握好五个方面: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洛阳都市圈这个主战场主抓手主平台。聚焦“三区一枢纽一中心”的发展定位,围绕构建“一核一带三轴三圈”空间格局,突出生态特色,创优势、补短板、促联动,全面提升自身发展能级,加快推动都市圈内部协同发展,积极融入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建设,形成引领带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实现强自身与强辐射、强带动的有机融合,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提速提质带动现代化强市建设开局起步。要牢牢把握深化提升“9+2”工作布局这个基本路径。实践证明,“9+2”工作布局是洛阳发展的正确思路举措。市委立足新发展阶段,赋予新意新解,进行深化提升,充分体现了战略自信和定力,充分体现了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坚定和自觉。必须学深悟透、准确把握、聚焦聚力,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路子走下去,确保市委新部署新要求落地落实落细。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提高供给质量,打造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制造供应链;激发有效需求,持续扩大合理有效投资,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畅通供需循环,加快建设现代市场流通体系,着力打造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节点和支点、枢纽和平台。要牢牢把握构建“755”现代产业体系这个根本支撑。坚持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深化“四双联动”,以“6+3+X”新型产业专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培育壮大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金融、电子商务、现代物流、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七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特色新材料、高端石化、电子信息、旅游等五大主导产业,提质发展文化、科技服务、牡丹产业、健康养生、现代农业等五大特色产业,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争创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服务业基地。要牢牢把握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和场域载体这个“强磁场”。把抓项目、抓场域与实现既定目标对接起来,与创优势、补短板结合起来,既要积极围绕中心工作、大事要事接续谋划实施重点项目,又要善于围绕要素集聚、资源调配构建场域载体,实现以要素集聚带动项目落地、以项目实施吸引要素集聚,形成良性循环,提升质量效益,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竞争力。

  各位代表!“十四五”规划是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凝聚了各方智慧,承载着人民期盼。要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关键在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供坚强保证。政府各级各部门要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按照规划要求,乘势而上、砥砺前行,开拓创新、苦干实干,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新征程!

  三、2021年重点工作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洛阳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政府工作意义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大力实施“五提”行动,深化提升“9+2”工作布局,高质量推进现代化洛阳都市圈建设,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持续推进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阳绚丽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进出口总值增长12%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左右,居民收入增长9%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近2个百分点,污染防治、节能降耗完成国家和省定目标,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

  重点做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提速建设现代化洛阳都市圈,加快形成中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坚持规划先行长短结合。瞄准定位,加强对接,高质量编制都市圈各项规划,年内形成以都市圈发展规划为统领、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专项规划为支撑的一体化规划体系。争取省级层面开展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规划编制,推动洛济深度融合事项大头落地,洛平30条、洛三32条及早实施,洛焦联动发展尽快破题。推动交通设施互联互通。扎实做好洛阳至巩义、洛阳至济源、洛阳至义马市域快轨前期工作,开工建设新安至邵原、伊川至偃师至沁阳等高速,加快渑池至洛宁、新安至伊川、栾川至卢氏等高速建设,建成投用郑西高速栾川至双龙段等项目,积极谋划洛济、洛汝、偃孟、洛渑等快速通道,构建1小时通勤圈。加快产业创新协同发展。以洛平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为载体,以洛济石化产业带为突破口,加快实施61个重大产业合作项目,推进昊华特种气体等项目建设,促进洛济焦、洛汝、洛渑、洛巩高质量产业带快速形成规模。推动洛阳自创区、济源虎岭高新区联动发展,“科技创新券”跨区互用互认。

  彰显文旅融合联动优势。发展全域旅游,成立都市圈旅游联盟,探索发行都市圈旅游年票,联动建设世界级大遗址公园走廊,开展伏牛山和太行-王屋山“两山”地区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加快建设小浪底库区港航工程,打造郑汴洛黄河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推进污染治理联防联控。突出生态都市圈特色,协同黄河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推进区域环境污染共保共治,夯实黄河、伏牛山、太行-王屋山绿色基底,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带,打造一体联动的生态都市圈。

  (二)持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筑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围绕构建“755”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深化“四双联动”,推动制造业强筋壮骨、挺起“脊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实施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引进培育一批优强企业,落地实施华为“一园两中心”等示范引领项目,开工建设筑友绿色建筑科技园等项目,确保普莱柯生物制品改扩建等项目竣工投产,加快建设国家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持续实施“引金入洛”工程,积极引进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壮大洛阳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全年新增信贷700亿元以上。巩固提升优势主导产业。聚焦农机装备、石油化工等产业链条,以链长制为抓手深入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抓好新强联精密轴承智造等项目,提升关键基础件供应能力。加快中硅高科电子信息材料、中钢洛耐伊川新材料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凯盛科技“一总部三基地”,开工建设洛玻总部、汝阳特种玻璃、偃师电子玻璃项目,建成投产伊滨ITO显示玻璃项目,打造2千亿级特色新材料产业集群。推动炼化一体化发展,加快实施洛阳石化百万吨乙烯项目,确保宏兴新能60万吨工业三苯项目全面达产,高端石化产业园实现营业收入800亿元。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服务化转型。实施新一轮“三大改造”,全年完成项目300个、投资超200亿元,以5G应用为重点推进智能化改造,新增“上云”企业900家,培育省级绿色制造示范企业6家。丰富拓展“1+N”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强工业领域5G应用和标识解析节点推广应用。支持智能农业装备研究院等建立工业设计中心,推动一拖集团、中色科技等向“核心制造+综合服务”转变,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院所建立工业设计产业联盟,高水平举办中欧(洛阳)工业设计创新大赛,加快建设“工业设计之都”。打造高能级产业载体。发挥国家级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省级经济开发区、产业集聚区载体作用,加快建设“6+3+X”新型产业专业园区,大力推进航空航天智创产业园建设,加快实施格力冰箱洗衣机等项目,确保银隆新能源客车专用车稳定生产,六大产业园营业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园一期主体建成,绿色建材、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园形成规模,接续谋划打造一批县域特色园区。

  (三)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建设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深化提升现代创新体系,大力推动科教强市、人才强市,积极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突出创新龙头引领。以“三区融合”为龙头,规划建设周山科创谷、“谷水-周山-丰李”科创走廊、“洛阳高新-孟津-吉利-孟州-济源”科创走廊,推动实施四大创新中心,形成“一谷两廊四中心”科技创新空间布局。规划建设高新生物医药产业园,加强与郑州、西安都市圈创新资源共建共享。汇聚优质创新资源。实施新一轮“双倍增”行动,推进创新主体、创新平台规模效益“双提升”。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00家。加快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建设,支持中信重工、黎明院等申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洛阳LYC创建轴承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加快推进大连理工洛阳研究院建设,深化与西安交通大学、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合作,力争普莱柯P3实验室进入国家“十四五”规划,支持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年内新建创新平台300个。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持续实施“河洛英才”计划,新建中原学者工作站或院士工作站1—2家,联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3个,做大领军人才、高端人才蓄水池。依托“河洛工匠”计划,构建特色培养体系,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办好创业之星大赛、清华校友三创大赛等,争取承办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行业赛,吸引更多创新创业人才汇聚洛阳。构建良好创新生态。实施重大科技专项20个以上,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推动工业CT、高铁轴承、大马力无人驾驶拖拉机等成果应用和产业化。落实“揭榜挂帅”等机制,争取全省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试点,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建设高新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与中科院共建知识产权学院,积极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重点城市。积极推进省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建设,高效运营科技(金融)大市场、科技中介超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55亿元。

  (四)着力稳定经济增长,巩固回稳向好发展态势。坚持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深化提升现代市场流通体系,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扩大合理有效投资。大力实施“97193”合理有效投资行动计划,围绕9大体系近70个重大专项,推进实施1000多个、总投资超9000亿元的重大项目,年度完成投资3000亿元以上。突出抓好519个省市重点项目,确保中国物流洛阳物贸港等273个项目开工建设,中信新能源储变电系统等130个项目建成投用。完善项目储备库,争取更多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促进消费扩容提质。以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目标,深入实施消费提力行动,放大“古都夜八点”“古都新生活”品牌带动效应,推动文旅消费提档升级,增强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带动作用,壮大网络消费、体验式消费等新业态,加快发展农村电商,争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省级试点城市,力争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00亿元。落实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和长租房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打造伊水金街、龙门古街、关林步行街、隋唐西市等一批特色商业街区,提升广州市场步行街、西工小街等特色街区,打造独具魅力的消费“打卡地”。支持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持续深化“四企”活动,建好用好企业服务云,常态化落实企业诉求直通车制度,加强要素协调保障,全年为企业减负50亿元以上,让好政策变成企业的真实惠。拓展地企合作成果,全年签约项目300个以上。继续推进“一行动三工程”,培育“小巨人”“隐形冠军”“瞪羚”中小企业20家、百亿级企业1家,推动中钢洛耐、涧光股份2家企业上市。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倡导企业家精神,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开展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提升行动、“一联三帮”保企稳业专项行动,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力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统筹发展和安全,构建预测、预警、处置、治本闭环机制,稳妥防范和化解企业风险,依法处置非法集资,规范金融机构运营管理,维护良好信用环境。严密防范、有效应对疫情影响下各种衍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五)以更大力度深化改革开放,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深化提升现代开放体系,以全方位开放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国际化城市。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市外即域外、市外即开放”理念,打造“一带一路”双向开放新高地。放大自贸区制度创新溢出效应,推动综保区按计划封关运营,申建洛阳B型保税物流中心,提速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全年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60亿元。加密开行宁波、青岛、连云港铁海联运班列,建成东方红国际陆港二期、华晟国际物流港一期,规划建设洛阳红山多式联运中心,全年集装箱吞吐量力争实现2.5万标箱。开通洛阳至厦门、银川、柬埔寨等国内国际航线,旅客吞吐量突破150万人次。规划建设临空经济区。加快外贸基地转型升级,实施外贸企业集群培育工程和“洛企出海”行动,支持中信重工、洛钼集团等优势企业开展海外并购和直接投资。积极创建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借势河南与北京、江浙沪战略合作,紧盯“三强”企业和重点区域,强化精准定向招商,力争签约80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统筹推进重点改革。做好省级权限承接,3月底前省级下放权限全部承接到位,年底前省直部门321个支持事项全部落地。支持中钢洛耐等驻洛央(省)企改革,推动市属企业重组整合和子公司层面混改,做好“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后续工作。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全市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全覆盖、10万元以上达到80%。统筹抓好财政事权、医药卫生等领域改革任务。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对标国内一流、中西部最优,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高标准做好营商环境评价,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下大力气打通洛阳高质量发展的“命门之穴”。持续提升政务环境,强化“店小二”意识,聚焦企业的痛点难点,疏通服务的堵点卡点,让企业更有获得感。着力打造诚信政府,带动诚信洛阳建设,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构建优良金融生态,打造智慧金融服务平台,创新金融产品服务。

  (六)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四个不摘”,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重点监测收入支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强化产业帮扶和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确保群众真脱贫、不返贫。认真落实5年过渡期要求,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沟域生态经济扩面提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做好“产业、特色、生态、融合”四篇文章,提升53条、新打造10条市级沟域生态经济示范带,年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粮食总产稳定在45亿斤以上。实施“五个百万亩”行动计划,壮大特色产业和富硒农业,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发展市级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0家。建设黄河流域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叫响“洛阳源耕”特色农产品公用品牌。加快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开工建设故县水库、前坪水库灌区,确保小浪底南岸灌区大头落地。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00公里,争创全域“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建设“三农”大数据平台,开展农村电商“百村万店”行动。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深化“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统筹推进垃圾处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打造100个示范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到50%,完成农户改厕10万户。

  (七)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深化提升新型城镇体系、现代基础设施体系,落实“一中心六组团”城镇空间布局,持续补短板、厚优势,着力强基础、惠民生,让城市更有底蕴、更有品位、更有温度。优化城区空间布局。突出重点、完善提升,增强中心城区三大板块综合承载功能。洛北板块要抓好商业服务区提质升级,加快提升传统服务业,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洛南板块要突出金融、大数据、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做优泉舜、正大等核心商圈,培育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伊滨板块要加快推进中欧科创园等重大项目,年底前科技馆新馆主体完工,奥林匹克中心、会展中心、文化艺术中心主体结构建成。统筹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启动实施新一轮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提质为重点,加快老旧小区、棚户区、工业遗产区、背街小巷和城乡接合部“微改造”,加大城市有机更新力度,年底前完成老旧小区片区改造88个、83929户,改造棚户区38个,建设安置房44758套,改造背街小巷20条,做好40个老旧住宅小区物业规范化管理试点工作,努力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大力实施县城优化提升工程,谋划实施500个县域百城提质重点项目,加快县(市)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中心乡镇健康发展,打造一批精品特色小镇。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强化节点意识、统筹意识,抓好要素保障,立足民生为要,持续抓好城建重点项目建设,确保牡丹文化节前地铁1号线正式运营,厚载门街南延等项目建成投用;“七一”前唐寺门立交等项目竣工通车;国庆节前金业路改造提升等工程完工;年底前地铁2号线正式运营,1、2号线完善提升工程开工建设,汉魏大道北延等工程完工。全年新建停车场50个,新增泊位12680个,新建小游园40个、洛阳乐道300公里、充电桩3000个。实施伊川“引热入洛”工程,中心城区新增供热38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率达到95%。深化城市“五治”,打造“城市大脑”,提高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完善综合交通网络。争取地铁二期尽快获批,积极推动呼南高铁豫西通道、焦枝铁路改线、洛宜铁路改线、机场三期、新安磁涧至高新丰李至伊川鸦岭“大西环”等项目早日开工,确保万安通用机场投用。高质量推进高速公路“超千工程”和“13445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宁洛高速城区段改造、郑州至洛阳第三高速等,建成投用二广高速城区段改扩建等项目。完成沿黄生态旅游通道建设。推动洛阳汽车站迁建,确保火车站枢纽6月底前建成投用。做优做强县域经济。开展产业集聚区“百园增效”行动,推动偃师节能环保、孟津吉利高端石化等专业园区尽快成规模,壮大新安铝钛新材料、伊川铝精深加工、宜阳先进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集群,培育汝阳绿色建材、洛宁农林产品加工、栾川钨钼新材料以及嵩县、栾川、宜阳中医药等特色产业集群。抓好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创建,高水平建设新安国家级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

  (八)积极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人文交往中心。主动融入黄河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深化提升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描绘“古今辉映、诗和远方”新画卷。提高文物保护利用水平。认真落实全国石窟寺保护与考古工作座谈会精神,实施世界文化遗产创新工程、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加快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群,统筹抓好各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弘扬,积极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推进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开工建设龙门数字展示中心。积极推进正平坊、世界古都论坛永久会址等项目。建设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先行区。大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新时代洛阳的“黄河故事”。加快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建设,建成黄河非遗展示中心、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等项目,建设全国区域性石窟寺保护研究基地。加快推进二里头遗址申遗。积极申办第33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提升“东方博物馆之都”品质和影响力。开工建设汉魏洛阳故城博物馆,加快建设安菩纪念馆等项目,确保牡丹博物馆、大谷关及客家之源纪念馆等9个博物馆建成投用,推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等3个博物馆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加快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提升管理运营水平。推动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加快建设龙峪湾、木札岭、黛眉山、青要山森林康养基地,推动东方文创园二期等建成开放、4星级酒店县域全覆盖,创建5家3A级以上乡村旅游景区。叫响“研学洛阳、读懂中国”品牌,建设全国研学旅行示范城市。持续提升“两节一会一论坛”,筹备好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加快打造“会展之城”。争创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书香洛阳”建设,坚持建管并重,打造20座示范性书房。

  (九)加强全域生态保护治理,持续厚植生态优势。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进“五大行动”,深化提升生态文明体系,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深化全市域水环境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持续深入推进新时代大保护大治理大提升治水兴水行动,推动“四河五渠”综合治理任务清零,确保国省控断面水质全面达标。发挥引黄入洛等工程效益,开展24座中小型水库前期工作,争创国家节水型城市。抓好邙山渠等水系项目,实现城市区河渠水系连通。积极创建国际湿地城市,提升省级以上湿地公园10处,建成湿地公园5处。发挥小浪底工程关键性作用,确保黄河洛阳段岁岁安澜。持续改善大气质量。严格落实“六控”措施,深化“四大结构”调整,强化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治理,完成洛北重工等4家高排放企业退城搬迁、龙门煤矿等2家关闭退出,燃煤总量控制在2000万吨以内,确保“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空气质量主要指标在全省和汾渭平原排名位次前移。大力推进节能降碳。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我市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推行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推动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绿色化改造,开展多领域低碳试点创建。加快建设“无废城市”,建成投用偃师等4个静脉产业园垃圾发电项目。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加快建设森林洛阳,推行林长制,高标准实施国土绿化,建设287.5公里沿黄生态廊道和86公里黄河乐道,实施国储林、荒山荒坡绿化等项目,完成造林32万亩、森林抚育10万亩。加强土壤污染管控修复,确保重金属污染物零排放。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抓好“三山”综合整治,推进187个露天矿山综合治理。

  (十)聚焦群众所急所需所盼,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提升公共服务体系,致力保基本、着力提品质,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决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持久战,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人物同防、闭环严防、关口细防,加强口岸入境、冷链物流等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管控,持续做好境外和中高风险地区来洛人员追踪排查。把农村疫情防控作为重中之重,组织好返乡人员摸排登记,引导群众错峰返岗返学。做好服务保障,倡导市民群众就地过节。发挥好“洛康码”大数据护航作用,提升核酸检测能力,科学有序组织好疫苗接种,最大程度减少传播风险,确保群众过一个祥和安康的春节。积极稳就业促创业。继续做好援企稳岗工作,促进大学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0万人次,办理创业担保贷款15亿元以上,力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万人以上,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着力提高教育发展质量。新建公办幼儿园22所,新增公办学位3000个,让公办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幼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行动,启动实施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全年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21所、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25所,持续消除大班额,让洛阳的孩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推动驻洛高校内涵式发展,争取早日开工洛阳大学城,支持河南科技大学“双一流”建设、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双高校”建设、洛阳师范学院建设特色鲜明的师范大学、洛阳理工学院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打造一批特色职业教育品牌,确保河南林业职业学院新校区、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二期、洛阳科技职业学院二期等开工建设,河南中医药大学平乐正骨教学基地9月份新生入学。高水平打造考古勘探等实训基地。兜牢社会保障底线。进一步完善城镇困难职工帮扶救助体系,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和孤儿养育救助标准,实现全市在档城镇困难职工家庭帮扶全覆盖。落实价格补贴政策,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建、改扩建“乐养居”90个,让更多老人颐养天年。贫困重度失能残疾人托养中心入住率达到75%以上。提速提质建设健康洛阳。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建设国家中医骨伤科区域医疗中心,争取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落地,建成投用河南省第二儿童医院、豫西公共卫生中心、市中医院伊滨医院,年底前洛阳肿瘤医院、伊滨综合医院一期主体完工,在洛北城区开工建设三级综合医院,在高新、西工红山分别启动三级以上综合医院前期工作,改造提升272所村卫生室,确保国家卫生城市复审通过评估验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健全“党建引领、‘四治’并进、服务进村(社区)”基层治理体系,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推进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和风险防控,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洛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同时,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好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双拥共建等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推动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统计、审计、人防、气象、地震、史志、残疾人工作等再上新台阶。

  四、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讲担当、守规矩、转作风、重落实,加快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尽心竭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强化政治引领。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心走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确保政府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二)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积极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司法、监察、审计和社会监督。加强政务公开,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规范高效运行。

  (三)持续改进工作作风,不断增强落实力执行力穿透力。倡树“清新简约、务本责实、实干兴洛”作风导向,克服“三种心态”,强化“三种精神”,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工作,以“钉钉子”“剥洋葱”“透竹竿”的劲头抓落实、求实效。强化科技赋能,打造全市统一的“智慧洛阳云平台”,推动“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向“一次不用跑”转变,建设不打烊的“数字政府”。

  (四)全面加强廉政建设,始终保持清廉本色。扛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深化以案促改,支持纪检监察机关依规依纪依法履行职责,严肃查处腐败问题,树立清正廉洁的形象。持续做好家风建设这道“必答题”,以好家风推动好政风、带动好社风。厉行节约,严控行政性支出,以政府的“紧日子”换来群众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目标催人奋进,使命呼唤担当。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接续奋斗,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新征程、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阳绚丽篇章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洛阳日报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工资 补助费 刑事案件 债权 伤残 程序 鉴定 条件 拆迁人 期限 兵法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北京十大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搜狐 补偿金 当事人 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