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6 19:58:33来源:法律常识
我叫徐驰,是一名律师。
入行至今,已经过了 14 年了,现在我是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这家事务所现在有 41 家分所,3016 名律师,主要做的是上市、破产、投融资还有刑事领域。我自己的团队,主要做企业的常务法律顾问服务。
尽管事务所有这么多人,但由于我们所处的还是一个“看脸”的行业,我们的客户来到律所,最先想到的还是合伙人这些比较有资历的人。确实,这个行业靠的是一些“超强个体”——名气越大,客户越多。
可是,名气再大的律师,一天也只有二十四个小时,时间管理的再好,再往外挤时间,潜力终归还是有限的。
怎么办?我本科念的是工程管理专业,我觉得最好的方式,还是找个趁手的工具,提高处理项目的效率。最终我们选择了钉钉 Teambition,来解决律师行业的两个难题:时间管理和知识管理。
1
一张项目看板
将律师、案件与客户连接起来
大概两年前,我们开始用钉钉和 Teambition 来管理项目把法律顾问服务流程化、透明化、标准化、 数字化,方便我们和客户的沟通,也能让年轻律师更早、更多地参与进项目里,有更快地成长。
我们算了一下,现在仅沟通时间就省去了 80%。团队不断沉淀数字资产,年轻律师也更好地实现了价值。
之前,律师最终的工作成果可能比较简单,但背后却有着大量的努力。比如一个争议诉讼,最终给客户的只有三个:诉状、目录和代理意见。为了完成这三个成果,我跟我的团队需要有大量的文件分析和调查,也要字斟句酌地去修改、调整,但客户看不到这些努力,他们可能不确定我们是否已经开干,是否全力在干,于是在这个过程里,可能会不断打电话、发微信催促,这种不确定性造成了不信任感,和极高的沟通成本。
我还是从快递那儿得到了启发。
我们网购后,从来不会去催问快递公司东西运到哪儿了。为什么?因为他们主动实时更新动态,我们能清楚看到每一步。要是项目的服务流程能够及时更新,客户也能实时看到每一步的进展,那我们之间的信任纽带,就会大大加强了。
我们用 Teambition,也做到了类似的效果。当拿到一个代理案件时候,我们会在 Teambition 上建一个项目,据此来安排工作计划和安排。这个项目也会分享给客户,客户能够看到我们的执行进度,看到我们不断更新的各类提示,也能通过柱状图和饼状图等统计工具,直观地看到我们的工作成果。
并且,通过 Teambition 上的评论信息、任务进展、关联文档,我们可以让整个服务变得更加严谨,更少偏差。
两年前刚推出这套模式时候,客户不太接受。
但是疫情来了,大家都没办法见面,只能线上办公,钉钉等在线办公产品被大范围使用。没办法,客户只能跟我们一样,线上办公,其他一些律所不太适应,但我们提前有了准备,也在小范围里做了试点,所以我们的客户在那段时间里就发现,效果不但没打折,反而更好。
有的客户就跟我说,用 Teambition 来管理项目,把每类问题可能涉及的事项都提前考虑到了,比他们自己想得还周到。以前在电话里讲,翻来覆去讲不清楚,现在通过系统,每一步的工作记录都很清楚。
我把我的经验总结为“两少一多”:尽量少跑腿、少打电话、多线上。北京这么大,一个小时的服务,途中来回可能需要三个小时,半天时间就没有了。客户习惯打电话,法务打,业务打,老板也打,大量的重复、无效沟通,信息传递也不准确。现在,所有人都上线,都在同一个界面上交互,这些问题就都解决了沟通变得顺畅高效。
如今我们工作流程是这样子。客户在钉钉上发送消息提出需求,团队根据紧急程度定级,在项目管理中制定计划,分解任务,每完成一项子任务,都即时更新动态,客户可以主动查看,律师同时会向他推送钉钉提示消息。这样一来,每一步该干什么,怎么往下推,具体责任人是谁,需要投入多少人力,需要哪些材料等事项,都“导航”得清楚明白,常法服务就分门别类实现了标准化。
我们算了下,沟通效率提高了 80% 以上,客户也更清楚自己钱花在哪儿了。我这个团队有九个人,我经验多一些,费用也比较贵。我们在项目管理应用里开发了一个插件,每次开始在线服务,一键启动计时,这就把服务总时长有理有据地算清楚了,客户也能在线看到。
而且,因为流程化管理了,很多事情我只需要起个头,在关键节点参与,其他时候都可以交给年轻的同事,我在团队常法服务中的工时占比从最高时的接近 60%,降到了如今的 3%,客户也越来越信任这些年轻同事了,对他们的成长也有好处。
使用 Teambition,我们给客户交付的不仅是工作结果,也是透明化标准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知识得以不断积累。
2
Teambition让律师行业
从师徒制走向知识库传帮带
使用 Teambition,我们团队建立了自己的知识库。
我的客户以科技公司和医疗行业企业为主,给他们提供常年法律顾问服务,我把这些服务做了分类,每一类都有相对通用的项目流程。我还根据过往经验,做了提炼,用 Teambition 做了流程模板,固定下来,再关联上知识管理应用的条目。
现在,我们的知识库可以分为九大类,一百多个项目,关联了六千多个知识文档。
每当有任务结束,我们都会归类到相应的知识库分类当中。而有了新的项目,我们也会在知识库里检索找到与之匹配的历史工作条目,并按照标准化的指引关联起来,每一个任务要怎么操作,每一个沟通要怎么表达,都有更现成的方案可以参考,这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效率。
知识库不仅让团队工作效率提高,也让我们的年轻律师能有更快的成长速度。
现在很多人觉得,律师是个精英群体。不过,律师行业有个“三五八定律”:工作三年才算入行,苦干五年有饭吃,坚持八年才能走上一条专业化的道路,能够独当一面。在初入行时候,我们过得很一般,我当时一个月只有五百块工资。
根据行业惯例,实习律师助理的薪酬通常“一口价”,干多干少一个样,拿到执业证了再商议加薪。如今,随着法律从业者人数不断上涨,对于现阶段的年轻律师来说处境只会比原来的“三五八定律”更艰难。
我们换了一个方式,让年轻律师收入上可以更体面一些。
在我这个团队里,我在试着搭建一套薪酬算法薪资量化体系。我们有个“燃点值”,是根据执业时间、系统工时、主办项目数、非主办项目数等参数确定的,再根据“燃点值”,确定每个人的时薪,在 Teambition 上,每个人工作时长都很清晰,最终工资数也就一目了然。
知识库对律师成长帮助更大。因为我们每个项目的服务过程和相应的知识都沉淀在知识库里,所以只要律师想学,随时都可以去学。而且,每个知识条目都与项目任务关联,在明确客户需求后,大家先去知识库消化过往案例,0 成本复用实务经验,经验细致到该如何跟客户说话,实习生也能三个月就上手,并且这是在具体案例中学习,效率要更高。
传统的律师培养模式是“师徒制”,师傅干什么,徒弟就学什么;师傅不会的,徒弟可能也不会。相比之下,我们在做刻意训练,每个阶段分别重点训练什么,很体系化,可以弥补师徒制下年轻律师的知识和能力盲区。其他团队的经验和能力记在纸上,记在个人的脑子里, 我们试图通过数字化实现团队管理的自动化,把它们记在系统里,记在“云”上。
近两年我还在做一个律师培养的手册,叫“燃点阶梯”。里面包含了从秘书实习生开始,到实习律师,到职业律师,到我们的业务模块的负责人,到我们整个团队的合伙人等各个成长阶段所需要了解的事情,让他们知道分别该掌握哪些知识、积累哪些实践经验,都做明确指引和评价标准。
我们其实希望的是,让愿意加入我们团队的小伙伴,通过我们团队不断积累的资源,支持他们不断地去成长。
在我看来,用 Teambition 主要改善的,是时间管理和知识管理两个方面,借助 Teambition,我们不断去提升客户的费效比和组织里每个成员的人效比。我们不是互联网律师,我们每个环节都还是传统的那一些,但借助数字化工具,我们达到了空前的效率和成长速度。
我们还有个更宏大的目标,是希望把法律行业里所有的业务领域都可以进行流程标准化和知识管理的标准化。我希望能有越来越多领域的律师,来使用这些工具,我们也愿意在未来的十年里面,为这个行业的数字化,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