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0 10:40:18来源:法律常识
近日,工伤获赔180万律师费90万一事吵得沸沸扬扬,各路网民普遍认为律师直接拿走一半的赔偿做律师费,心太黑,下手太狠,简直没有职业底线。
风险代理在民事案件中很常见,往往是双方协商一致后订立合同开始代理,简单来说,就是代理律师先垫钱办案,律师费根据实现的债权来抽成,在这个事件中律师的抽成比例达到了50%,他到底该不该拿这么多的钱。
贵州的一名农民工在建筑工地因工受伤,全身瘫痪,在维护权益的过程中处处受限,不得已而请律师,但是巨额的律师费又让他难以先行承担,不得已同意风险代理的方式委托律师帮助维护权益。
代理律师没收费,先行垫钱办案,最终成功拿到180万元的赔偿款,可自己却拿走了其中一半,对一个农民工用命换来的血汗钱,网友纷纷于心不忍。
而律师是根据双方的委托代理合同,根据风险代理的约定内容才拿走了其中的一半,这样合理吗?
本来,民事代理合同属于一般性的合同,只要是合同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协商一致后就成立,即使是风险代理合同也一样。
但是风险代理对律师来说有风险,可能垫钱办案后,最后一分律师费也收不到,但是应该有底线,不能突破律师服务收费的指导性规定。
说起律师,社会上负面评价往往多于正面评价,因为许多律师收费贵,下手狠,让有法律需求的人肉疼,甚至不敢请律师。
这与职业不被理解,不被尊重有关,更与有的律师确实在办案过程中想把自己利益最大化有关,当然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本没什么不妥。
律师的收费,目前往往只有行业的自律准则来约束,并没有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为标准,而各省,各地也有所差别,所以收费全靠一张嘴,出现没有遵守准则和监管部门指导意见的情况。
就拿风险代理的案件来说,基本上所有地方的标准中都是要求收费比例不得超过30%,在本事件中收取50%明显过多,即使是委托人同意,也涉嫌违反规定。
而且工作案件也是特殊的案件,受损害的往往是弱势群体的劳动者,原则是是不能实行风险代理的,因为这相当于是请求抚恤金、救济金的案件,类同于支付劳动报酬的案件,按照《律师收费管理办法》的规定,并不能实行风险代理。
所以,这件事还有待有关部门的调查后,给出具体的违规之处。
工伤案件属于弱势群体案件,根据规定可以向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特别是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务的免费法律服务很多。
法律援助,是一种无偿的法律帮助行为,在实践中虽然畅通了渠道,但是提供法律援助的律师不多,经验少,或者被指定后责任心不足,这些都是影响人们申请法律援助的考量因素。
当然,有的人甚至不知道去哪里申请法律援助,法律援助通常在当地律协,或者司法局的法律援助处可以提出申请。
但是,综合考虑代理的质量会让许多人放弃无偿帮助,转向有偿委托。当然也不能说所有的法律援助都不行,只是人们会有这样的担心。
律师作为靠自己的法律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来赚取收入的群体,从本质上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本没有问题,但是把律师服务收费当成完全商业化的运营,而忽略了社会公平性,就会存在问题。
在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服务收费时,许多赔偿金就是农民工的血汗钱,律师收费如果没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出现高比例的巨额收费,必然会被人们认为不公平,形成不好的负面形象。
当然,在规范律师收费,营造更为会透明与公平的收费标准也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毕竟法律服务的需求增长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