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6 11:00:20来源:法律常识
三国小人物志0060:纷争乱世的真正清流——刘虞
【萨沙讲史堂第一千五百零七期】(历史系列第735讲)
本文作者为黄昏深处,主编为萨沙,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三国时代,是一个烽火连天,征伐不断的时代……俗话说,乱世不谈仁德。在这个群雄并起、军阀割据、诸侯逐鹿的年代里,人人都活在腥风血雨中。各种尔虞我诈、争权夺利、流氓无赖的事情,也是层出不穷。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刀头舔血,人人自危的可怕年代里,却还是出过一些以“仁义”而著称,堪称忠良谦恭的人。他们不畏强权武力,也不为自己谋私利,反而是爱民如子,天下为公,可谓是乱世中的一股清流。
这样的人是谁呢?难道是《三国演义》中所标榜的“仁德之君”刘皇叔?或者是陶谦,韩馥,刘表等,这些连自己的地盘,都可以拱手相让的“仁慈长者”?
其实,如果抛开演义小说中的加工和渲染,我们会发现。刚才提到的这些人物,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当世之枭雄。虽然不否认,他们都有着仁义的一面,但都是将这个“仁”字,作为自己的外衣,用以掩盖自己的野心和企图。
而我们纵观整个汉末年代,真正从里到外,从言语到行为,都完全称得上是“仁德”的人物,就只有我们今天要讨论到的主角——东汉宗室宰相,号称“刘室三牧”之一,位居“幽州牧”高位的刘虞!
是的,说起刘虞这个人物,很多人可能都会感到有几分陌生。因为在《三国演义》小说中,他的戏份实在是太少。仅在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中登场,被朝廷任命为幽州牧,负责征讨张举、张纯等叛军……
按照小说中的说法,刘备也曾在刘虞麾下任军职,并且在战斗中颇有功劳,此后还被刘虞推荐升为下密丞……而刘虞,也因为平叛的事情解决得好,而被朝廷升为太尉,居“三公”之列,地位与宰相无异……
然而,相对于演义中单薄的描述,和若有似无的人物形象。史书上所记录的刘虞,其人生轨迹和事件经历要复杂得多。他不仅是汉皇室宗亲,而且身居北方,威望很高,深得百姓们支持,甚至到后来,还差点有机会当上皇帝……
我们还是根据史书记载出发,去探寻一下刘虞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的真实事迹,以及后人将他评价为,汉末乱世中唯一一股“仁德清流”的原因……
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并没有刘虞的独立传记。这大概还是因为,刘虞在历史时段的划分上,被划入了“汉末人物”而非是“三国人物”。再加上在《三国志》中,主要记录的是魏蜀吴三方阵营的人物事迹,所以对于刘虞这样一位,并不属于三家之一的人物,并没有太多记载。
倒是在吴晔所著《后汉书》中,有专门关于刘虞的传记,位于《后汉书卷七十三•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第六十三》。其中详细记录了刘虞的出身,表字,以及入仕为官的过程,和在任上的各种政绩功劳等等……
前面已经说过,刘虞也是汉室宗亲,而且其家世来头还非常不小。他的先祖“东海恭王”刘强,是光武帝的长子,也曾是东汉王朝的开国太子……也就是说,刘虞和当今皇室的血缘关系,算是非常近的。如果不是因为他的先祖刘强,当年主动自废太子之位,那么皇位传承至今的,应该是他刘虞这一脉的人……
不仅如此,刘虞的祖父刘嘉,曾任光禄勋,他的父亲刘舒,也曾担任过丹阳太守,可谓是家世显赫,门楣光耀。而刘虞从小就学富五车,通晓五经,通过举孝廉入仕为官,一路担任过曹吏、郡吏,后因累积政绩,迁为幽州刺史,成为一方封疆大吏。
(《后汉书-刘虞传》记载:刘虞字伯安,东海郯人也。祖父嘉,光禄勋。虞初举孝廉,稍迁幽州刺史)
结果,就是这一段担任幽州刺史的任期,从此奠定了刘虞,在整个北方四州的名望基础。因为他在任时期的治绩,可谓是非常显赫。不仅行事有方,为政宽仁,安抚百姓,深得人心,还以怀柔政策对待当地的游牧民族,令四海归心。
原本那些嗜血好战,对中原边境经常劫掠的北方民族,如鲜卑、乌桓、夫余、濊貊等,在刘虞的“恩治”之下,都休兵勒马,绝少侵扰幽州边境,而且对中原王朝随时朝贡,对刘虞这位地方官,更是崇敬有加……
直到后来,刘虞因公事被调离幽州任上的时候,当地的百姓依然对其怀念不已。甚至都在民间传颂出各种歌谣,赞颂刘虞的各种功德……
(《后汉书-刘虞传》记载:民夷感其德化,自鲜卑、乌桓、夫余、秽貊之辈,皆随时朝贡,无敢扰边者,百姓歌悦之。公事去官)
之后的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由于汉灵帝“卖官鬻爵”的胡乱瞎搞,导致底层人民苦不堪言,不得不揭竿而起,爆发了规模浩大的黄巾起义……这时候刘虞又被任命为“甘陵国相”,前往冀州地界,为朝廷维稳。
只见刘虞来到冀州以后,一方面利用他自己以往在北方的崇高声望,稳住了灾荒过后的冀州局势;一方面,他又使出各种办法,极力安抚当地的百姓,并尽可能恢复生产,储备粮食,改善民生。
不仅如此,刘虞还以身作则,厉行节约,下面的人也都上行下效,以他为榜样。一时间,冀州官场风气大改,各级官员们几乎人人勤俭朴素,一心为政……很快,冀州的广大百姓安心,积极响应起了刘虞,至于黄巾起义的风暴,也就这样在冀州地界,失去了席卷的根基……
毫无疑问,刘虞在冀州的出色治绩,同时获得了底层人民和上层朝廷的赞赏。在这件事情以后,他在北方的声望可谓是再度攀升。朝廷也论功行赏,给他加官进爵,提升为“宗正”。
(《后汉书-刘虞传》记载:中平初,黄巾作乱,攻破冀州诸郡,拜虞甘陵相,绥抚荒余,以蔬俭率下。迁宗正)
又到了数年之后的中平四年(187年),前中山国相张纯,联合前太山太守张举、乌桓大人丘力居等人,发动武装叛乱。一路进攻到蓟下,烧毁城郭,并掠夺屠杀百姓,势力极为庞大。当地的朝廷命官,乌桓校尉箕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人,都死在他们的铁蹄之下……
眼看叛乱愈演愈烈,整个北方都有陷入战火的危险,甚至都有了割据分裂的趋势(张举和张纯都自称为天子王公)……东汉朝廷此时,不得不再次启用了刘虞,他也又一次当上了幽州牧,专门处理二张叛乱的事情。
(《后汉书-刘虞传》记载:前中山相张纯私谓前太山太守张举曰:“今乌桓既畔,皆愿为乱,凉州贼起,朝廷不能禁。又洛阳人妻生子两头,此汉祚衰尽,天下有两主之征也。子若与吾共率乌桓之觽以起兵,庶几可定大业。”举因然之)
结果,刘虞到达蓟城以后,立刻就恩威并施。一方面整编军队,提升了战斗力;另一方面广施仁惠,对于叛军中那些不坚定的跟风者,都采取宽大处理的方式……由于刘虞之前在北方的威望很高,凡事也言出必行。所以貌似强大的叛军集团,也很快在他的招降之下,从内部发生了分裂……
最终,几乎就是通过刘虞兵不血刃的“攻心战”,张举张纯二人便众叛亲离,不得不畏罪潜逃。而刘虞也继续穷追猛打,巧妙地在此时发出了对二张的通缉令,令逃到塞外的两人,先后被手下人砍掉了首级……于是一场原本声势浩大的叛乱,就这样被扼杀在了襁褓之中……
(《后汉书-刘虞传》记载:朝廷以虞威信素着,恩积北方,明年,复拜幽州牧。虞到蓟,罢省屯兵,务广恩信。遣使告峭王等以朝恩宽弘,开许善路。又设赏购举、纯。举、纯走出塞,余皆降散。纯为其客王政所杀,送首诣虞)
这一下,刘虞真正是攀上了个人声望的巅峰。远在洛阳的汉灵帝刘宏,也因为他在幽州的各种治理政绩,而封他为太尉。虽然刘虞一再推让,并举荐卫尉赵谟、益州牧刘焉、豫州牧黄琬、南阳太守羊续等人担任此职。但最终还是拗不过汉灵帝的一再邀请,答应了下来……
不仅如此,按照当时的“买官政策”,像太尉这种位列三公的官职,原本是要向朝廷缴纳一大笔费用……而汉灵帝念及刘虞的巨大功劳,以及他一贯而来的清廉名声,特意免除了他这笔“做官费”,这在卖官盛行的东汉末年,可谓是独一份……
由此我们可以看得出,刘虞确实是个“德才兼备”人才。他才能过人,做事有方,而且道德品尚,高风亮节,简直可以被尊为儒家典范式的“圣人”。尤其是在东汉末年,这个天下腐败、朝廷倾危、乱世将至的大时代环境下,还能有刘虞这样,出淤泥而不染的忠节能臣。这简直就是黑暗中的曙光,如同天下人的福音……
当然我们也知道,历史上的很多人物,都是很善于伪装的。他们之所以一开始,给自己披上“仁厚”的外衣,目的只是为了掩盖住,自己内心的真实意图。一旦到了暴露野心的时候,他们就会毫不留情地撕下伪装,原形毕露(最典型的例子:王莽谦恭未篡时)。
而刘虞呢?他之所以为后人所称颂,被尊为腐朽乱世中的唯一清流,原因就在于,他是真正高尚的人。他之前所做的一切,都从来是发自自己的内心,而绝不是为了实现什么目的,才刻意为之……
俗话说,一个人可以伪装一阵子,却绝不可能伪装一辈子……后来在刘虞身上所发生的一些事情,也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甚至于,他最后还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践行了这一切……
我们就接下来看看,关于刘虞复任幽州牧,并且位居三公以后的后续故事:
据史料记载,幽州历来就不富裕。一直以来,都是靠着相邻的青、冀两州接济,补贴各种行政开支。由于战乱(黄巾,张纯等)的影响,幽州和外界的交通基本断绝,瞬间就陷入了财政上的饥荒……
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刘虞又一次爆发出了,他在治理和道德两方面的光明力量。一方面在地方政策上追求“从宽”,以各种减税和奖励措施,劝导百姓们种地储粮;另一方面,他又积极与塞外的游牧民族部落,建立各种互惠的交易,令地方经济得以繁荣……
不仅如此,他还主持开采了渔阳地区的盐铁矿产。一方面创造出大量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又以此来增加了,州府和各郡县的财政收入……
就这样,只用了并不算太长的时间,原本贫穷荒瘠的幽州,就很快焕发出了全新的风貌。不但是财政状况大大好转,百姓的生活也很快好了起来……地方经济富足,人民安居乐业,居然引得周边那些,原本更富裕繁荣的州郡,都颇为眼红。
到头来,青州徐州的很多百姓们,都在地方战乱和横征暴敛的逼迫下,为了能吃一口饱饭,而陆续搬迁来了幽州。据史料的不完全统计,幽州地界在刘虞执政的那几年,前后流入人口,竟有超过百万之数……
可以说,短时间内能做到这样的地方治理成就,刘虞真的是很了不起。而且他也并未就此自满,而是继续身体力行,保持着以往的简朴生活不变。尽管已经是官居太尉,俸禄十分丰厚。但他天性节俭,在衣食住行方面都十分注意。每顿饭都以素菜为主,带油荤的菜绝不超过一个。平时穿衣服也十分随意,缝缝补补的旧衣服都完全不在意就穿上身……
试想,贵为三公的最高长官,生活都如此简朴,下面的人哪里还有不效仿的道理呢?于是,幽州各地的豪族门阀们,哪怕是原本大手大脚、作风奢华的人,都纷纷学着节俭了起来。整个幽州的社会风气,都由于刘虞的感化,而随之改变……
(《后汉书-刘虞传》记载:旧幽部应接荒外,资费甚广,岁常割青、冀赋调二亿有余,以给足之。时处处断绝,委输不至,而虞务存宽政,劝督农植,开上谷胡市之利,通渔阳盐铁之饶,民悦年登,谷石三十。青、徐士庶避黄巾之难归虞者百余万口,皆收视温恤,为安立生业,流民皆忘其迁徙。虞虽为上公,天性节约,敝衣绳履,食无兼肉,远近豪俊夙僭奢者,莫不改操而归心焉)
只不过,就在刘虞深治幽州,令百姓归心的时候,却还是有一股与他并不和谐,且隐隐相冲的力量,在幽州地界飘荡着……这股力量的主人不是别人,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三国人物,后来与袁绍争夺过北方四州的一代霸主——公孙瓒。
这里,我们需要先说一下公孙瓒这个人物。他原本也是贵族出身,但由于母亲出身低微,所以他入仕的过程并不顺利。后来,由于他年轻俊美,声音洪亮,才能也相当出色,被当地太守招为女婿,才开始了逐年的爬升。
再到后来,因为平定边章、韩遂等西凉人的叛乱有功,公孙瓒开始掌握了军队,并逐渐组织起了自己的亲卫骑兵——白马义从。由于他声疾色厉,作战勇敢,所以在幽州地界也是名声鹊起,堪称北方之战神,攻无不克且战无不胜……
从表面上看,公孙瓒和刘虞在一起,简直是一对最完美的组合。一个道德高尚,长于内治;一个武力过人,强于战力。文武两方面双管齐下,敢问在幽州地界,还有谁能与他们二人匹敌?
然而,事实却远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简单。刘虞和公孙瓒二人,虽然一开始是形成了很好的合作关系。一个在政治上唱白脸,一个在军事上唱黑脸,才能把幽州的各项事务,都摆平得如此顺利(比如说瓦解张纯叛乱,在刘虞政治攻势的同时,也有公孙瓒的武力压迫作后盾)。
但是,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分析过公孙瓒这个人的性格,他过于刚猛也过度尚武,凡事都喜欢用暴力来解决。不懂得政治均衡的道理,也缺乏做事的圆滑度……而且,公孙瓒和刘虞的政治思路不一样,他搞的是“先军政策”,首要追求的是军队的战斗力,对军纪方面的约束也完全不够。
据史料记载,公孙瓒经常放纵自己的人马,在驻地附近侵扰百姓,甚至是杀人抢物。就连当地的官员前来制止,他都当成耳旁风……毫无疑问,公孙瓒此举,是在大大破坏刘虞在幽州的“仁治”氛围。他们二人之间的矛盾,就这么逐渐开始升级了……
(《后汉书-刘虞传》记载:初,诏令公孙瓒讨乌桓,受虞节度。瓒但务会徒众以自强大,而纵任部曲,颇侵扰百姓,而虞为政仁爱,念利民物,由是与瓒渐不相平)
就在刘虞与公孙瓒之间,渐生罅隙的时候,天下的大势也正发生着各种巨变。远在洛阳的汉灵帝一命呜呼以后,大将军何进掌权,并拥立灵帝长子刘辩为少帝,掌握了朝中实权,开始谋划对宦官集团的打击……
然而在不久之后,何进又在和宦官们的斗争中,被张让等人以何太后的名义,诱骗进宫砍了头……随着外戚和宦官两股力量的剧斗俱伤,到头来朝廷实际的权力,却逐渐落在了外来进京的西凉军阀——董卓的手上。
董卓当然不是什么贤良忠臣。在以武力为胁迫,独揽朝中内外大权的同时,为了进一步巩固地位,提升威信,他还独断专行地废立皇帝。将原本何进拥立的少帝刘辩拉下帝位,重立灵帝的幼子刘协为新帝……
毫无疑问,董卓的倒行逆施和霸权统治,引起了天下所有人的不满。以袁绍袁术兄弟为代表的权贵大家族们,很快就以反对董卓的名义,号令天下诸侯起兵勤王,浩浩荡荡几路人马进军洛阳,与西凉军集团对峙。
眼看汉末天下大乱的序幕,已经就此拉开。此时此刻的刘虞,作为皇家宗亲,作为朝廷重臣,也作为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他是否考虑过,应该有一些什么打算呢?
答案是并没有。据史料记载,刘虞依然是尽心尽力地,在他的“幽州牧”位置上,处理着各种政务,为百姓们谋着福利。可以说,他虽然既有地盘又有名望,却一无野心二无盘算。甚至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应该在这个皇权衰微,群雄并起的时代中,可以做些什么事情……
只不过,像他这样贤良淑德、名声在外的人,也注定了在乱世之中,无法独善其身。很快,掌握朝廷大权的董卓,就给刘虞发来了委任状,任命他为朝廷的“大司马”,并进封襄贲侯。稍后还拜刘虞为太傅,让他离开益州,回朝中任职……
很明显,董卓这是想拉拢刘虞。将他这样一位恩厚而得人心,且忠节名声广播的皇族人物,收归于麾下。无疑是非常有利于,证明他在朝中统治的合法性……只不过,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导致道路交通阻塞。所以董卓以朝廷名义,给刘虞发出来的任命通知,最终还是未能抵达幽州……
同一时间,袁绍也盯上了刘虞。他作为关东诸侯联军名义上首领,联合了和时任冀州牧韩馥等人,要拥立刘虞为“皇帝”……他们的理由是,原本正统的天子刘辩,已经被董卓废除并毒杀;而董卓新立的皇帝刘协年仅九岁,完全只能被人当傀儡使唤……
所以,董卓是个恶人,他所新立的皇帝,也是非法的。当今的天下,需要的是一位,真正贤良高尚,而且才能出众的皇家人物,来成为新的皇帝。才能令天下人归心,重新令东汉王朝,回到正轨上来……
(《后汉书-刘虞传》记载:二年,冀州刺史韩馥、勃海太守袁绍及山东诸将议,以朝廷幼冲,逼于董卓,远隔关塞,不知存否,以虞宗室长者,欲立为主)
就这样,皇帝这个名号,摆到了刘虞的面前。从当时的大环境来看,他来当这个皇帝,也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我们知道,东汉至今近两百年时间,由于外戚和阉党的不断干政,导致皇权旁落,在皇位传承上也受到了不少影响。而且,东汉中期出现过好几个“娃娃皇帝”,婴儿时期就继位,不到成年就去世(被杀或生病)。这毫无疑问会带来的一个必然问题,那就是早逝的皇帝,没有嫡传的子嗣,可以继承大统……
所以,东汉从中期开始,也出现了皇位空缺,无人可传的尴尬情况。只能由宦官和外戚集团主持,从民间的刘氏宗室旁支中,选出“贤能”的人,来到京城继承大统(之前桓灵二帝均是如此)。
也就是说,在这种“继承制度”的大前提下,刘虞是完全具备上位条件的。他不仅身为皇室宗亲,而且在才能、品德、治绩等方面,都完全没得说。更何况,他的先祖刘强,原本还是汉光武帝的长子,曾经的东汉开国太子,他家这一脉的人,原本才是正统的皇家传承……
是的,只要是刘虞愿意,他立刻就可以龙袍加身……甚至连话都不用说一句,只需要点一下头,就自动有人会拥立他位尊九五。
然而,刘虞却打死不同意当这个皇帝。即便是袁绍等人后退一步,让他领尚书事,以便按照制度对众人封官,他也再次拒绝。宁可独自跑到塞外,外族的地盘上去躲,也绝对不愿意接受这个唾手可得的皇位。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只要是稍懂政治的人,都能看得出袁绍等人的意图。他们的目的不过是想将刘虞捧出来,给自己带上一顶“名正言顺”的帽子而已……说白了,不管他们如何抹黑董卓,残暴无德还是独霸朝政什么的,都改变不了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现状,导致他们在宣传口吻上,始终居于劣势。
想要扭转这个颓势,唯一的办法,就是赶紧制造一个比董卓手上的刘协,还更加有分量的皇帝出来。这样才能令他们关东诸侯联军,从此理不亏,并且在政治宣传上,占到绝对的优势……
而刘虞呢?我们之前分析过,他是深受儒家思想教育的“圣人”式人物。他的心中,只有对天下百姓的善心,而绝无为自己谋利的私心。更何况,他也根本就明白,袁绍、韩馥等人的用心,不过是想把他作为,自己争夺地盘利益的工具而已。
俗话说,天不连二。可以想象,原本就已经皇权旁落,摇摇欲坠的东汉朝廷,再这个时候,又突然再多出一个“皇帝”来分庭抗礼……敢问此后的神州大地,还会有安宁之日吗?恐怕提前就要进入东西分裂对抗,军阀割据的乱世。
所以说,别看袁绍巧舌如簧,说什么为了天下苍生,要赶走残暴的董卓,为黎民百姓造福……刘虞不是傻瓜,也并不贪图能当皇帝的诱惑,自然就不可能相信袁绍他们这套说辞。
(《后汉书-刘虞传》记载:乃遣故乐浪太守张岐等赍议,上虞尊号。虞见岐等,厉色叱之曰:“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国耻。诸君各据州郡,宜共戮力,尽心王室,而反造逆谋,以相垢误邪!”固拒之。馥等又请虞领尚书事,承制封拜,复不听。遂收斩使人)
当然,作为一个名望满天下,威信镇北方的地方大吏,刘虞也不可能在这个动荡之世里,做到独善其身。他自有一套属于他自己的,救国安民的理论,而且也参与到了,之后中原和北方之后的一些政治事件之中……
据史料记载,在汉献帝被董卓劫持至长安以后,原本想要摆脱其掌控,秘密东归。于是派了朝中的侍中刘和,偷偷潜出武关,去寻求救兵。这个刘和就是刘虞的儿子,他自然是前往幽州,去找到父亲刘虞来出主意……
然而,当刘和途经南阳地界的时候,却被南阳太守袁术所扣留。只见袁术从他身上搜出皇帝的“求救信”,却派别的人前往幽州面见刘虞,说是要一起派兵,西进去接汉献帝……
结果,如约出兵的刘虞,将数千骑兵派到袁术那里回合以后,却被袁术私自截留,从此据为己有……
(《后汉书-刘虞传》记载:奉使长安。献帝既思东归,见畴等大悦。时,虞子和为侍中,因此遣和潜从武关出,告虞将兵来迎。道由南阳,后将军袁术闻其状,遂质和,使报虞遣兵俱西。虞乃使数千骑就和奉迎天子,而术竟不遣之)
之后,刘和好不容易找到机会,从袁术那里偷偷跑了出来。结果在北上的途中,又被袁绍所扣留……看得出,袁氏兄弟作为关东联军的首脑,平日里“勤王”的口号喊得天响,在皇帝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却一个二个都在暗地里各种使坏,为自己谋利益,捞好处……
相反,积极响应起皇帝诏令,并真正派兵西进的刘虞,反而成为了被他们算计的人。儿子被扣留,军队被豪夺,完全沦为了“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的境地……
毫无疑问,刘虞非常憎恨,袁氏兄弟这种人面兽心的无赖手段。但是他却并未因此,而动摇自己内心的想法和信念。直到有一天,他甚至为此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之后的几年时间里,随着讨董联军的不欢而散,王允设计除掉董卓,又因政治短视等原因,被西凉军余党李傕郭汜等人,率部攻陷长安……关东诸侯也从此不用再理会,朝廷的各种节制,开始了各自为战的相互讨伐。
至于刘虞所在幽州,自然也免不了被卷入战火。在公孙瓒的主持下,幽州和南阳的袁术、以及徐州的陶谦结成了联盟,对抗冀州袁绍、兖州曹操、还有荆州刘表等人所组成的同盟……既然仗这么一打起来,那就免不了要扩大军队,征收粮饷。而不管是兵源,还是钱粮,都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说白了也只能向幽州的老百姓们伸手了……
是的,这时候刘虞公孙瓒之间的矛盾,已经是愈加深化。一边是刘虞还要坚持他与民为善的执政原则,不愿意过多剥削百姓;另一边又是公孙瓒的穷兵黩武,横征暴敛,誓要在战场上与袁绍分个高下。尤其是在龙凑之战惨败过后,公孙瓒更是变本加厉,不惜劫掠抢夺百姓的财产来作为军资,甚至连刘虞原本准备赏赐给游牧民族的东西,公孙瓒都照抢不误……
(《后汉书-刘虞传》记载:瓒既累为绍所败,而犹攻之不已,虞患其默武,且虑得志不可复制,固不许行,而稍节其禀假。瓒怒,屡违节度,又复侵犯百姓。虞所赉赏典当胡夷,瓒数抄夺之。积不能禁,乃遣驿使奉章陈其暴掠之罪,瓒亦上虞禀粮不周)
这一次,刘虞和公孙瓒之间,真可谓就是再无半点缓冲的余地了……更何况,公孙瓒也根本没打算掩饰,他自己的野心和企图。在完全掌控幽州军队的同时,他还别修城池,并大力培植私人势力,根本就是准备用武力的方式,来反抗刘虞这位顶头上司的命令了……
事情既然闹到了这个地步,刘虞也终于是硬气了起来。他决定要以武力的方式,来除掉公孙瓒,于是结合了十万人左右的部队,开始讨伐后者。他觉得,公孙瓒的人马,现在大多数都驻扎在幽州境外,与袁绍对峙。而自己在兵力上又有绝对的优势,所以肯定能旗开得胜,凯旋而归。
然而,幽州从事程绪却劝导刘虞说,公孙瓒虽然作恶多端,但好歹一直以来,都是幽州的军事负责人。与其这样直接出兵动武,还不如以武力为威慑手段,压迫其改邪归正,这样也算是先礼后兵,而且可以起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但要是直接出兵,那就等于是双方完全翻脸,从此再也没有缓和的余地。到时候不管输赢,双方都是势同水火,总要以一方的完全灭亡为代价。就算是打赢了,也免不了自损实力……
结果,刘虞非但没有听从程绪的建议,反而以“战前扰乱军心”之罪,将其下狱处死。接下来,他与公孙瓒之间的战争,就这么开始了……
(《后汉书-刘虞传》记载:顷之攸卒,而积忿不已。四年冬,遂自率诸屯兵从合十万人以攻瓒。将行,从事代郡程绪免胄而前曰:“公孙瓒虽有过恶,而罪名未正。明公不先告晓使得改行,而兵起萧墙,非国之利。加胜败难保,不如驻兵,以武临之,瓒必悔祸谢罪,所谓不战而服人者也。”虞以绪临事沮议,遂斩之以徇)
按道理说,既然双方的关系已经正式决裂,一切矛盾和争斗,也已经摆到了明面上来。那么下一步,就应该是尽量想办法,去赢得战场上的胜利,并且将对方彻底毁灭掉。然而这时候的刘虞,又通告全军,称有罪者仅公孙瓒一人,只需要将他绳之以法就行,切不可多伤无辜,更不可骚扰百姓,占其房屋焚烧城池等……
毫无疑问,这道命令真正是表现出了,刘虞在军事上白痴,和在思想上迂腐的一面。战争不同于文治,搞的是破坏而不是建设,目的只是不择一切手段,将对手彻底打倒而已……而刘虞却将他那种“慈悲为怀”的高尚心态,生搬硬套到了战场上。到时候会造成什么结果,几乎也是可以预料到的了……
果不其然,这一场幽州的内部战争,刘虞打得完全就像是一个笑话。一开始他仗着人多势众,令公孙瓒只能退守城池,甚至有逃命突围的想法。然而由于刘虞的命令限制,士兵们一不能滥杀无辜,二不能破坏百姓房屋,放火烧城……导致刘虞军队的攻势柔弱无力,非但打不下敌人固守的城池,反而损失不小。
而他的对手公孙瓒呢?见刘虞这种傻子一般军事指挥手段,又畏手畏脚。他立刻就打消了逃跑的念头,反而是组织了几百人的精锐勇士敢死队,趁刘虞的军队不备,突然发动反击。同时还顺风纵火,搞得刘虞军心大乱……
接着,公孙瓒又亲自带兵出城,并直接捣毁了刘虞的指挥部。原本刘虞的人马,就是仓促组建起来的,人数虽多但战力低下,作战经验和意志力也不够强大。于是在失去了指挥中枢以后,十万人之众很快就溃不成军,四散逃命……
(《后汉书-刘虞传》记载:瓒时部曲放散在外,仓卒自惧不免,乃掘东城欲走。虞兵不习战,又爱人庐舍,敕不听焚烧,急攻围不下。瓒乃简募锐士数百人,因风纵火,直冲突之)
不善军事的刘虞,当然没有处理这类惨败事件的经验。他退守至居庸县,很快又被公孙瓒率军攻破,并当了俘虏。不过,公孙瓒并没有杀他,也没有对他的家人动任何手脚,而是让他带着妻儿回到了蓟城,从此还是继续处理着幽州的政务……
(《后汉书-刘虞传》记载:虞遂大败,与官属北奔居庸县。瓒追攻之,三日城陷,遂执虞并妻、子还蓟,犹使领州文书)
当然,这并不是因为公孙瓒慈悲发善心,而是由于这时候的刘虞,对于他来说还有相当的利用价值。所以,他将刘虞囚禁并监控了起来,让他作为傀儡,为自己暂时充当门面。顺便也让他将在幽州的实权,逐渐过渡到自己手上来。
不久之后,当朝廷的使者再次到来的时候,公孙瓒借机拜为前将军,封易侯,假节督幽、并、青、冀四州,成为了名义上的北方之王……
眼见刘虞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公孙瓒又以“谋反罪”诬陷刘虞,称他之前与袁绍合谋,大逆不道想当皇帝,罪该万死当处极刑……而且他也不亲自动手,而且通过各种手段胁迫朝廷使者段训,让他以朝廷的名义将刘虞斩首,并送首级到京都……
(《后汉书-刘虞传》记载:会天子遣使者段训增虞封邑,督六州事;拜瓒前将军,封易侯,假节督幽、并、青、冀。瓒乃诬虞前与袁绍等欲称尊号,胁训斩虞于蓟市)
一代忠节能臣,爱民如子的贤良州牧,高尚亮节的皇室宗亲,就这么死在了公孙瓒的屠刀之下……尽管他在北方四州名誉漫天,在百姓们心中伟岸如山,却依然阻挡不了他战场失利,最终首身分离的下场……
写到这里,我们应该如何来评价,刘焉这个人物呢?应该说,他确实是个真君子,也是个有抱负、有才干,而且道德还非常高尚的人。他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在皇权濒危的汉末乱世中,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在史书上谱写下了一曲清流之章。
然而刘虞也很迂腐,在这个尔虞我诈、刀光剑影的动荡世道上,他却一味坚持自己那套仁义仁爱的法则。就连在战场上,都要以此来约束自己。最终惨遭敌人的毒手,成为了“刘室三牧”中最早离世,而且是唯一一个死于非命的人……
或许,大家都听过一句老话:最无赖的流氓,可以砍下最高尚君子的头颅。这大概也就是指,在乱世之中的生存法则,是容不下单纯的仁义与宽容的。
说白了,在乱世之中,人人都是凭实力说话,你就算真的有理想和抱负,那也要建立在自身武力的基础之上。像刘虞这样,对流氓讲道理,对敌人讲“武德”,到头来除了赔上自己的性命之外,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相反,真正能在乱世之中站稳脚跟,并且独领风骚的,都是那些恩威并重,宽猛并用的人,如曹操,袁绍,刘备等……
这些人固然像刘虞一样,有着文治安民的能力,和仁德宽厚的一面。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他们都是枭雄一类的人物。在需要撕下仁义伪装的时候,他们也会毫不留情地露出自己的嘴脸,甚至不惜使出十分无赖的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的……
而这些人,恰恰才是在乱世之中的真正主角……
PS:我们当然也没必要,过多去批判刘虞的那种迂腐和死板。毕竟他走的是圣人之路,而且是不管是在任期间的治理政绩,还是身上那种高尚的道德品质,都是为当时所有人称颂,也很值得后人们所纪念的。
只是,如果仅仅只有这些的话,在乱世中还是远远不够……
毕竟,生于狼群之中,就必须要学会与狼共舞。要不然,真的就会成为那个,连三集都活不过的配角……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