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6 04:28:42来源:法律常识
生活中人们对女律师的认识多源于电视剧里,她们智慧、正直、年轻、多金,但抛开剧中想象,你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女律师吗?
接下来,小编带你认识下面这位从业25年具有多重标签的女律师。
知心姐姐
“搭帮何律师给我撑腰,我才有了现在的新生活。”家住湖南湘潭市岳塘区湘纺小区的刘晓玲(音)说。
从2006年起,33岁的何琪成为岳塘区妇联的一名特约咨询律师,主要工作是为辖区妇女儿童免费提供法律咨询。何琪接受群众上门或者电话咨询,一段时间以后,她发现缺少法律常识的姐妹们还真不少,她们或遭受严重的家暴,或被婆家歧视等,却根本不知道要如何维权。何琪深深地感受到,妇女儿童普法之路任重道远。
让群众上门来找,有诸多不便,打电话咨询,一来话费开销不小,二来沟通起来并不充分。后来,何琪主动每周二上午到法律咨询室坐班。
刘晓玲来咨询室的场景,何琪至今印象深刻。“她哭哭啼啼进来的,一来就卷起衣袖裤腿,满身淤青。”
刘晓玲哭称丈夫婚后不愿上班干活,让她一个人出去赚钱,稍有不如意便对她拳脚相加。
详细了解情况后,何琪联合公安民警,找到刘晓玲的丈夫,对其家暴行为予以批评教育。后来何琪又单独两次找他谈话,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希望他善待妻子和家庭。何琪还和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联系,帮他找了份工作。“他(丈夫)现在变得勤快多了。”听到刘晓玲的回复,何琪十分欣慰。
“法律咨询,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群众往往除了咨询当前的矛盾外,还有许多复杂的情绪需要表达、倾诉。”何琪说,这要求在接受咨询的过程中,除了就事论事,提供专业解答外,更需要注意诚恳的倾听和适时反馈。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尽可能为群众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促进难题解决。
义务普法这条路,何琪今天还在走。普法形式也丰富多了,从坐班变成进社区送法、办沙龙讲法、线上普法等。她的这份执着,给众多像刘晓玲这样的弱势妇女带去了生活的曙光。何琪也因此收获了一个暖心称呼——“知心姐姐”。
暖心恩人
在何琪的家中,有一床泛黄的棉花被,这些年搬了好几次家,她却一直没舍得扔。这床棉被背后藏着一个故事。
2009年1月,过年的气息越来越浓烈。一天,何琪去湘潭县中医院帮父母拿药,顺道去看了看在骨科当护士的老同学。
见到老同学,还没寒暄几句,何琪便被“拽”到了病房,“她是律师,有什么问题可以咨询她。”老同学将何琪介绍给了一对河南老年夫妇。老人满脸沧桑,衣着破旧,猛地拉住何琪的手,像是遇到救星般说:“老妹子,请你救救我的女儿”。
老人的女儿小微(化名)才满16岁,因为家中贫困,小小年纪便南下广东打工。在乘坐河南的大客车回老家过年的路上,客车在京港澳高速湘潭段发生了事故,小微右腿被高位截肢。
“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看着病床上的女儿,两位老人整天以泪洗面。
何琪当即决定为女孩提供法律援助。在此后的5个多月里,她3次去河南周口市,在肇事司机不配合、客运公司推诿责任的情况下,通过不懈努力及法院强制措施,最终使当人事获得了47万元的赔偿款,最大限度地为截肢女孩小微争取了保障。做完这一切,何琪分文未取。
当小微的父母接过何琪转交的赔偿款后,不禁老泪纵横。
第二年秋天,地里收了棉花,两位老人弹了床10斤的大棉花被,坐了十几个小时火车来到湘潭,将被子送到何琪手上,“你是我们全家的恩人,说什么也要收下我们这点心意。
“这些年,这床棉被时刻提醒着我不要忘了初心。”何琪说。
差点失去安身之所的65岁老人王银花(化名)也将何琪视为恩人。
老人是九华征拆户。房子征收后,她和老伴用征拆款购买了唯一一套房屋,归于儿子名下。一天,老人家门口突然贴了个通知,称房屋所有权已经变更为刘某,限期他们10天之内搬出。追问之下,老人的儿子道出了实情。
原来,2017年3月,因为玩网络游戏,老人儿子欠下了4万多元债务,不敢告诉家人。根据路边的传单,他找借贷公司借了6万多元钱,后来由于无力偿还,只得拆东墙补西墙,因此步步落入借贷陷阱,到2018年3月,没有新增任何借款,老人儿子手中的欠条已达60万元。他与最后一个借款人刘某签订了还款协议,承诺在一个月内归还60万元,如果没有按时归还,就用他名下的房屋抵债,并且办理了公证。2018年4月,该房屋变更登记为刘某。
事发后,老人带着儿子去报案,可由于是职业放贷人进行操作的,出借手续及房屋抵债、过户手续齐全,公安没有立案。走投无路的老人经人介绍找到何琪寻求帮助。
何琪立即审查资料,叫上老人儿子一起到雨湖法院立案。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冻结了房屋产权,并且立即起诉确认合同无效。通过一个月搜集证据,证明对方有胁迫欺诈行为,最后在法官的主持下,王银花归还了本金6万元,自己承担房屋过户的契税,双方调解结案。这意味着老人的房屋保住了!
“能利用自己的专长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是我作为一个律师最大的满足。”何琪说。
爱心阿姨
“段考我考了第一名,可期末考试中我作文写得离了题,没考好,降到了第四名,心中有些沮丧……”
“何阿姨,告诉您一个好消息,今年5月,我参加了数学竞赛,获得了银奖。”
“阿姨,我一定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您的爱心。”
……
这些悄悄话摘自何琪珍藏的一封封信件。写信的女孩叫小林(化名),今年18岁,是湘潭县河口镇人。何琪和她结缘于2010年。
当时,小林12岁的哥哥不幸得了白血病,由于家境贫寒,无钱医治,湘潭的媒体专门为他做了一篇求助报道。看到报道后,何琪在自己伸出援助之手的同时,广泛发动湘潭市青年企业家捐款,将2万多元爱心款送到了这个贫困家庭。
遗憾的是,男孩后来没有救治过来。
可爱心还在延续。
眼见这个农村家庭为给孩子治病变得债台高筑,何琪便提出资助小林上学。这一帮,就是10年。
今年,小林上高三了。除了提供物质上的帮助之外,何琪不管工作多忙,坚持每两个月写一封信给小林,鼓励她勇敢面对困难,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小林也总是乐于和这位可亲可敬的阿姨分享生活、学习中的喜怒哀乐。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些年,何琪参加的公益活动不少,每每遇到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从农村走出来的何琪总是朴实地说:“能帮就帮,帮一点算一点。”